龙华新闻

做名师创名校 观澜二中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编辑:陶倩2017-10-19 09:04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龙华区班主任汇智大赛初中组第一名。

6人夺冠!9人获学科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

这是观澜二中在龙华区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傲人成绩。

本次区级大赛,观澜二中各学科参赛选手所以能脱颖而出、大获全胜,既与参赛教师的艰辛努力密不可分,也彰显了学校长期以来大力实施教师培养工程所取得的实效。

多年来,观澜二中始终坚持“做名师,创名校”的培养理念,着力搭建教师成长阶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师素质提升、专业发展搭建了高水平、高标准的广阔舞台。

厚积薄发 二中老师频拿奖

语文学科一等奖,崔丽芳,观澜二中;

化学学科一等奖,陈孝媛,观澜二中;

历史学科一等奖,郑娅,观澜二中……

近日举办的龙华区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各赛场上,“观澜二中”四个字频频出现,引起各路参赛“名师”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获得大家的由衷钦佩。

据了解,此次大赛,二中老师6人获学科第一名,2人获第二名,共斩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3个,获奖人数之多、获奖等级之优令人惊叹。

在刚刚结束的部分市级学科教学大赛中,语文崔丽芳、历史郑娅、道德与法治温丽欢、音乐陈小芳四位老师夺得一等奖。

今年7月份,龙华区评选“年度教师”,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佼佼者登台亮相,经过激烈角逐,观澜二中胡柏山老师荣获“年度教师提名奖”,该奖项全区仅有3人获得。自2015年龙华区启动“年度教师”评选以来,该校王振鑫副校长、戴蓉老师也曾获此殊荣。

4月份,龙华区首届班主任节之“锵锵三人行”汇智大赛,观澜二中“育花想容”代表队以朴实动人的育人故事、独特精细的班级管理经验、清晰流畅的现场表达夺得初中组第一名。

再往前看,2016年区首届教师综合素养大赛中,二中姚花容、谭树虹、戴芝兰三位老师包揽了个人综合奖的冠亚季军;2016年深圳市学科教学大赛中,黄英、乔莹等教师获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大赛微课比赛中,陈孝媛老师获一等奖;此外,语文科组相继获得“深圳市示范科组”和“龙华区示范科组”,思品科组荣获“深圳市特色学科组”,政史地科组荣获“龙华区示范科组”殊荣。

 

语文骨干为参赛老师打磨。
 
 

全校重视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为什么观澜二中能在一系列重要比赛中频频获奖呢?

龙华区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语文科冠军崔丽芳老师的话通俗易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各位老师们把自己所有的内力都传送给了我。”

大赛前,全校重视,从校领导到各科教师,为参赛老师出谋划策,赛前助力,赛中助阵,这是二中老师获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动因。

据了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龙华区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前夕,教学处、教研室等各部门协同作战,召集了各学科的科组长和骨干老师组建打磨团队,对各参赛选手进行集中培训。

9月25日下午,技能大赛第一轮比赛结果刚公示,王振鑫副校长就第一时间召集入围第二、三轮比赛的选手进行针对性培训,就如何上好一节比赛课、即兴演讲的准备技巧、情景答辩的应答策略等亲自指导;当天晚上,各学科组召集骨干成员为本学科参赛教师做最后把关,从课堂导入到课堂调控,从课件呈现到板书设计逐一讨论;从演讲思路到演讲语言、从站姿到语音语调等进行现场模拟,精琢细磨、精心备战。

回望7月,龙华区“年度教师”现场评选活动,同样是获得了学校领导班子和诸多教师的最大支持。张庆文校长亲自挂帅成立备战小分队,从VCR的拍摄角度、文案的策划,到演讲稿的定调、模拟答辩的指导等环节都进行了全程指导和精心打磨。最终,胡柏山老师也不负众望,克服了身体不适、时间紧、压力重等诸多困难最终载誉而归。

 

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
 
 

队伍建设 五大举措育名师

比赛拿奖固然重要,建立有效、高效的教师培养长效机制,这才是观澜二中的初衷和目标。

据了解,多年来,观澜二中始终坚持“做名师,创名校”的培养理念,着力搭建五大平台多渠道有系统地规划“新进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阶梯,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平台一:开展校本培训,提升业务素养

10月9日,王振鑫副校长以“做一个心中有数的教师”为主题向全校教职工倾囊相授了他从“青年教师——名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9月12日、9月19日、10月10日每晚整七点,二中邀请的全国知名班主任钟杰老师传授二十年工作“秘籍”,助二中的新手班主任打造优秀班集体。

9月26日,学校启动青年教师系列培训,30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

这些都是二中定期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此类培训一方面定期聘请市区学科带头人、国内知名专家到校进行讲学,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自觉;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学校内部的优质资源,由本校名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和成长感悟,向全体教师分享有灵魂、接地气的教育教学经验。

平台二:深化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

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要求每个学科组、备课组每周都抽出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或专题研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和定中心发言人,研究教法、学法、学情和新课标。同时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

平台三:青蓝工程组建成长合伙人

学校以学习、交流、竞赛、研究等方式,按照“三年成长、五年成熟、八年成名”的目标,认真落实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中,既有师傅的示范课,又有徒弟的汇报课。通过活动,不仅让徒弟们大有所获,师傅也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平台四:阅读工程为教师思想注活水

学校持续开展教师阅读工程,每学年印发《50本阅读推荐书目》,引导教师读好书、好读书;定期为教师购买阅读书籍;每月开展读书交流会;编辑《做而论道》刊物,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平台五:打造区域学习共同体

学校积极主动地承办区级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上研讨课,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打造学习共同体。学校先后承办了龙华区初中心理健康主题教研活动、初中地理主题教研活动、区初中数学教学研讨活动等等。

五大平台的搭建,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带来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扎实有效的专业发展举措,为学校打造了一支根基雄厚、结构优良、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

“学校近年来始终保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离不开这五大平台的助力。”该校校长张庆文告诉记者,“往后,学校将继续践行‘做名师,创名校’的培养理念,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速教师专业提升,办有灵魂教育,育有底气公民。”

龙华新闻记者 张瑜 通讯员 黄丽梅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