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孩子说话“大舌头”可能听力出问题

编辑:陶倩2018-03-19 10:1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3月3日是“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有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耳鼻咽喉科医生说,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效预防听力残疾,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不过,耳鼻咽喉科医生也指出,对于孩子的听力问题,有些家长也存在认识误区,对于孩子说话有“大舌头”情形,误认为是舌头不灵活,耽误孩子的治疗,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耳鼻咽喉科医生指出,并不是孩子刚出生时发现的耳聋才叫遗传性耳聋,在接诊中也会常见很多小孩子属于迟发性听力损失。什么是迟发性儿耳聋?比如,一个遗传性耳聋的孩子在出生时不一定会表现出听力损失的症状,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两三岁或五岁出现,有些甚至会在十几、二十岁才发病,以至达到极重度耳聋,这类病人虽然已学会说话,但由于听力障碍,不能和别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看电影、电视,听广播、音乐,对本人和家庭都是极大的痛苦。

“所以说,即使是遗传性耳聋也可能发生在后期。”耳鼻咽喉科医生说,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新生儿出生时如果合并严重窒息、严重黄疸、重度感染等可导致听力损失,早产儿发育不成熟,引起听力损失的比例也会高于足月新生儿;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也可能会损害听力。

在日常接诊中,耳鼻咽喉科医生主任也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听力障碍存在认识误区。耳鼻咽喉科医生说,很多家长往往觉得孩子能够听见声音、能发出声音就可以了,殊不知,听力跟眼睛一样,近视的人戴眼镜不是因为像盲人一样看不到东西,而是因为视力下降了看不清东西,听力也是一样的道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一些听力轻度损失的患儿可能是有一些发音听不清(比较多见的是唇齿音),“一旦孩子听力出现损失,孩子就会发音不准,有些孩子就表现为大舌头,这时有些家长会误认为孩子舌头不灵活,而去看口腔科,耽误治疗。”

据世卫组织估算,超过6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因而,耳鼻咽喉科医生议,家长在早期要多关注儿童的听力与发音,0-6岁的儿童每年应进行一次听力筛查;如果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3岁以前每年至少进行1-2次听力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或抓耳的动作,有耳痒、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或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最好尽快到耳科或听力中心检查听力。

■相关新闻

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是目前最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当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是目前最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耳聋产前诊断

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耳聋产前诊断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发生的手段之一。何为耳聋产前诊断?耳鼻咽喉科医生解释说,耳聋产前诊断是利用耳聋基因诊断技术,明确父母所携带的致聋基因以及后代患病风险,在胎儿出生之前,根据不同妊娠期实施相应胎儿组织取材,了解胎儿耳聋基因的情况,从而做出其是否为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如果一对夫妇已经生育过耳聋孩子,准备再次怀孕前一定要对已出生的孩子进行分子诊断,明确诊断后再考虑再孕问题。

目前临床工作中开展的耳聋产前诊断主要是有创产前诊断。根据孕妇来诊时孕周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部位提取胎儿遗传物质。因耳聋不会危及生命,结合伦理学考虑,超过28周的孕妇不建议行耳聋产前诊断。随着技术的进步,无创产前诊断会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到临床。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也是预防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流程是什么?耳鼻咽喉科医生提醒家长,宝宝出生后72小时左右,应接受听力筛查(初筛)。初筛未通过应在42天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的宝宝,月龄3个月内应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确诊。出生时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如黄疸、缺氧等)、初筛未通过的宝宝,月龄3个月内直接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确诊。

若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说明当前听觉功能正常,但不能排除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风险,因此,0~6岁的宝宝每年均应接受儿童保健机构的听力筛查。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科普延伸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耳聋?常见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

如果儿童耳聋在最初的两至三年内没有及时察觉和干预,那么在今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不能获得最佳语言功能的发展潜力,出现社会交往、精神发育和学习困难等问题。那么,如何早发现儿童耳聋,耳鼻咽喉科医生指出,家长平常也可采用“行为观察”法:

0-3个月的婴幼儿:较大声音刺激时,双臂会突然向内屈曲。

4-12个月的婴幼儿:比如问“妈妈呢”,宝宝会伸手指头等。

1岁-1岁半的婴幼儿: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会回头。

1岁半后:可以通过“听声放物”的游戏观察,比如听到声音放一个积木、插个卡片等。

戴耳机听音乐记得“6060”原则

除了关注儿童听力外,耳鼻喉医生还特别提醒,要关注青少年的听力问题。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听歌不当使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还往往把音量开得特别大,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戴耳机听音乐,应参照“6060”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长时间处于电动游乐场、KTV等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听力损伤。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