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胡安坤2018-03-13 09:32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护林员凌晓华(右)与同事刘陆军(左)开着森林消防车巡山。
护林员凌晓华(右)与同事刘陆军(左)上山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在深圳,说起护林员,不少人都觉得有点陌生。事实上,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森林、自然湿地等生态资源,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为守护这一大片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深圳有一大批人在背后默默付出,而护林员就是其中一员。如果还觉得护林员这一职业距离我们日常较远,不妨将视野拉回到龙华区福城街道。在这里,同样有一群护林员,他们恪守职责,不畏严寒酷暑,坚持每日一巡,用脚步丈量着福城的大片山林,凌晓华就是其中一员。
▍驱车+徒步巡查结合 日日巡山林1.3万亩
在福城,护林员这岗位设在城管科农林组。据福城城管科农林组组长刘陆军说,“这个组就8人,要说资历最老的,当属副组长凌晓华了,从2006年的观澜镇到现今为止,他几乎每天都在各个山林地巡一遍,我这个初来乍到的组长也要跟他取经呢。”
凌晓华,1979年生,土生土长的观澜人,12年来在山林地巡查,烈日曝晒,他皮肤黝黑。护林员每天的工作内容都相差无几,用凌晓华的话来说,就是要在山路上来回巡视。具体巡视什么?“查清火灾隐患,制止盗伐树木、破坏山林等不法行为,保护野生动物,都是我们护林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对体力要求也很高,“除了例会当天外,我们每天准时9点就开始巡山,中午短暂歇一会,下午2点又出去巡查,一直到傍晚6点。巡山一般分片区来进行,大水坑片区和章阁片区的山林地一起巡视,茜坑片区和福民片区的山林地一起巡视,加起来,我们福城片区的林区总面积有13710亩,每天都要巡视一遍,这才放心。”
进山巡逻,护林员一般结伴而行,“万一在山林遇到火情等突发情况,两三个人反应、处置会更快。”这是老护林员总结出来的经验。3月初的一天下午两点整,刘陆军和凌晓华结伴巡山。凌晓华驱车从街道办出发,从龙观快速路右转进入九龙山这片山林地。九龙山,约2000亩,这片重点山林地,凌晓华近些年来走了无数遍,每棵树每块石他都了如指掌,闭上眼也能指出每一条林间小道、每一条防火线;狭小的山路陡峭、绕弯,爬坡过坎都要十分注意,要求熟悉地形。在这两点上,“护林新兵”刘陆军对“护林老兵”敬佩不已。凌晓华却很谦虚,“天天走,天天看,心里就有谱了。”
“现在交通工具好了,配备了森林消防车用于巡山,但车去不了的地方,我们就需采用人工徒步的方式巡查。”一路上,凌晓华保持1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山林中穿行。在这些人迹鲜见的山林里,偶有徒步者前来探险、游玩。但凡听到交谈声,凌晓华和刘陆军就会很警觉,立即下车,走近人旁,查问有没有带火种,确定排除了火灾隐患和进行非法行为后,叮嘱一两句注意事项,方才再进到下一个目的地巡视。
这样巡视下来,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巡山防火摆首位 12年没过过安稳节假日
山野清风沁人心脾,很容易让人沉浸于山林葱葱郁郁的美景中。然而,护林员却不看这些。巡山时,他们心里有“线路图”、眼中有“重点对象”。
巡查九龙山山林时,凌晓华和刘陆军时不时在山路边上停下来,或检查“伪装”成木桩的消防接头,或围着山林中的消防水井查看,有没有遭到损坏、水位达不达标,“这些消防水井对保护山林重要着呢,检查时一点也不能马虎。”说这话时,凌晓华围着消防水井走了一圈,眼睛紧紧地盯着水井的消防接头,动手检查水井的相关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这样的消防水井在福城山林中有十几个。“虽然我们也配备了无人机,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之一,传统的人力徒步巡查的方法不能丢,深入到内部甚至动手检查,才能巡视到位,真正到位了才能保山林安全。”这样在山林爬上爬下,凌晓华和同伴都习惯穿运动鞋或作训鞋,“这种耐磨的作训鞋,平常人能穿两三年,但我们一年可能会磨破两三双。”
作为一名护林员,凌晓华坦言“护林防火压力最大”。一年四季,一到节假日,尤其是清明节、重阳节和春节等特别防护期,个个护林员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心都会提到嗓子眼,加密巡查力度不说,还要跟到山林祭拜的市民或游玩的市民做森林防火宣传,人力徒步巡查是少不了的。12年来,凌晓华说自己曾多次参与山林灭火行动,深知日常的护林防火的重要性。与后辈巡山时,他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们护林员巡查多尽一份心,大家就会省很多心!”现在的凌晓华每天不到实地到山林巡一场,心里总会隐约感觉空落落的,不踏实。
一心扑在巡山护林工作上,凌晓华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些,“说句心里话,对家庭多有些愧疚,护林12年来,几乎没有陪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除夕当天经常是等不到一大家子团圆就赶紧先扒几口饭,就赶去值班或巡山了。”凌晓华说,福城山林地面积1.3万多亩,巡山护林的护林员就8个,节假日反而更忙碌是护林员的常态。
做护林员12年来,最让凌晓华感到自豪和开心的是,自己守住的那片山林愈发葱郁愈发美丽,偶尔还见珍稀动物出没。就在今年2月,凌晓华和刘陆军在大水坑水库巡山时救助了一只野生鼬獾,发现这种鼬獾是国家“三有”(有益处、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临物种红色名录,两人兴奋地像小孩子。凌晓华认为,“野生动物的出没,说明我们龙华、福城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不管是作为护林员还是作为本地人,我都愿意与树木为伴,把心献给山林,想方设法护好家乡山林,为留给子孙后代一份丰厚的绿色遗产出力。”
对话
龙华新闻记者:在护林员这个岗位上,您坚守了12年,也奋斗了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您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悟吗?
凌晓华:守好这片山、这片山水是我的本职工作,让更多的人自觉地守护青山绿水更是我所乐见的。最近几年,我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别人讲,“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听到时是非常高兴的,大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保护力度都是前所未有。我感到欣慰,又为自己守护这片山林十多年感到自豪。这些山水都是都是我们的“传家宝”,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护林员,我觉得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这片山林看好、保护好,让大家想看青山绿水时,也能第一时间想起来我们福城。
龙华新闻记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几乎天天围着辖区的山头山林转。觉得苦吗?是什么让您坚定了这份信念?
凌晓华:在深圳这座城市担任护林员,已经比深山里的护林员要轻松多了。过去早些年,我们是骑着摩托车在各个山林山头转,山路颠簸,常常是一天下来,感觉身体都散架了,更别提虫子、蚊子叮咬了。现在交通工具改善了,巡查难度和速度较以往都要小一点和快一点,高效多了。我们护林员坚持每日一巡,每天多看一眼,多走一圈,就能减少一分山林可能潜在的危险。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护林员的努力,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绿色遗产。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文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