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7-04-19 11:02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5年来,龙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快马加鞭,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辖区环境经过“双提升”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整洁、优美、有品质,曾经脏乱差的老城区已然华丽转身。
经过“双提升”整治,龙华街道办华丽蝶变。
自“双提升”开展以来,龙华街道办坚持开展常态化城市“六乱”夜间巡查整治行动。每天晚上7点至12点,由街道办值班领导带队,组成由执法队、公安派出所、社区工作站等部门参加的百余人清拆队伍,对辖区各重点路段和城中村进行不间断清理整治,节假日也照常进行。通过“5+2”、“白加黑”重拳整治,龙华街道辖区市容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龙华实现“华丽转身”
龙华街道位于龙华区中部,东与龙岗坂田接壤,西接大浪,南邻民治,北与观湖、福城相连,总面积19.18平方公里,下辖景龙、龙园、三联、华联、清湖、油松、松和7个社区工作站,去年底对辖区部分社区工作站进行了调整分设,新设玉翠、清华、富康三个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数量从此前7个增至10个。
作为原特区外老城区,龙华街道流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辖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8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3.88万人,人口密度全市居首。辖区各类出租屋超过1.04万栋28.9万间(套),纳管面积738万平方米。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小马拉大车”等问题突出,城市管理治理压力和难度非常大。
5年来,龙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快马加鞭,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辖区环境经过“双提升”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整洁、优美、有品质,曾经脏乱差的老城区已然华丽转身。
经济转型升级
态势明显
在龙华区成立揭牌,区一届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细究龙华街道今日之产业转型形势,正是过去五年来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版。五年来,龙华街道率先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改变长期对“三来一补”的依赖。据统计,龙华街道辖区现有各类企业67649家,其中上市公司已达14家(含新三板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占全区总数的21%。清湖转型示范区初具雏形,清湖工业园、宝能科技园、广电集团龙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影响力不断提升。龙华街道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制度,近年来重点走访四类(工业、纳税、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充分利用龙华商会的平台,引导商会会员企业转型升级。
2012年以来,龙华街道进入转型升级发展加速期,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稳步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初步预测,与2012年相比,2016年全年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由487.8亿元增至760亿元,增长5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76.32亿元增至415.12亿元,增长50.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98.50亿元,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62亿元,增长34%;两税收入达到135.85亿元,增长22.1%。
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思路
城市管理治理年,龙华街道办紧紧围绕、积极落实区“双提升”工作部署,多举措、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过强力有效整治,辖区市容环境不断改善,管理秩序持续好转,辖区80多万居民切身感受到老城区新变化。
“我们认为,城市管理治理的根本立足点在基层,能否把基层治理搞活、搞好,关系到整个城市长远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固基础。”龙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办抓住基层治理这一基点、重点和难点,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局面,着力推进基层管理治理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
在创新基层治理思路方面,龙华街道办呼应基层社会需求,大胆探索、勇探新路、工于改革、亮点纷呈,书写一系列基层治理的成功样本。据悉,该街道先后探索出“全体公务员包挂点城中村”、“常态化夜间巡查整治”、“引进城中村专业物管”、“城中村‘五化’提升”、“首创‘无癣示范区’”、“首推‘门前三包’商户自治模式”、“率先打造全区首条样板路”、“推动城管进社区”、“打造一社区一特色”等新举措、新路子,以一系列创举拓展基层治理空间,打好城市管理治理攻坚战。这些生动实践,为全面推动精细化管理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作出了有益探索。
全体公务员包挂点城中村
“双提升”以来,龙华街道办280名公务员职员包点78个城中村,街道办班子成员挂点问题最复杂,最脏、最乱、最差城中村,研究制定城中村整治方案,带头解决市容“顽疾”。公职人员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城中村整治行动,帮助、指导城中村清理城市“六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城中村整治交叉评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城中村整治情况进行考核,形成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常态化夜间巡查整治
为城中村引入专业物业管理
为推动物业进城中村,龙华街道办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
第一种方式是由居民大会授权给居民委员会选聘物业企业。这种方式适合村内建筑不多,建房人既有原村民,又有外地人,且居住人群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城中村;第二种方式是建房人(业主)成立自治组织,通过自治组织引入物业企业来管理城中村。这种方式较适合建房人多为外地人,且建房人大多不居住在城中村,居住人群多为流动人口的城中村;第三种方式是建房人成立自治组织,由自治组织聘请安保、环卫、市政人员对城中村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建房人多为外地人,建房人多数居住在村内且具有管理意愿的城中村;第四种方式是由村集体股份公司设立物业管理公司对城中村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建房人多为原村民,且建房人多数仍居住在村里的城中村。
城中村“五化”提升
去年,龙华街道办投资1600万元推进油园新村、清湖新碑村、龙园新村、弓村4个城中村的“五化”整治,改善城中村市容环境、设施水平及人文气息,提升城中村品质。目前,该街道已完成项目立项,正开展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预算编制、招标代理等项目前期工作。
办案数量罚款全区第一
去年以来,龙华街道办创新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执法队共办理案件1329宗,共执行罚款1224250元,罚款数额全区第一。其中执法难度较大的泥头车整治工作卓有成效,严查违规泥头车256宗,执行罚款696000元。在执法工作中,执法队敢于执法、严格执法,以“背水之战”决心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重拳整治城中村乱堆放
几个月来,龙华街道办持续开展乱堆乱放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和查扣各类乱堆放杂物。一是充分科学利用“城中村”空地,修建绿地草坪、街心公园、便民停车场、便民晾衣区等,提升居民生活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二是多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力度清理堆积物和非法小作坊加工厂;三是对违法建筑、烂尾楼加大清拆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四是对边坡的治理加快推进,消除安全隐患;五是积极探索“城中村”管理治理新机制,实现“六乱”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首创“无癣示范区”
去年3月,龙华街道办率先启动“无癣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无癣示范区”。
一是联合各社区工作站开展“清洁龙华百日除癣”行动,清除城中村、主干道两旁乱张贴的小广告;二是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打击小广告专项行动,深挖小广告派发组织、小广告印刷点,从源头打击小广告乱张贴;三是联合电信部门对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进行追呼、停机,掐断小广告传播途径;四是在部分小广告乱张贴严重地方喷涂高科技防张贴材料,从技术上打造阻挡乱张贴的“防护墙”。
“无癣示范区”创建已取得良好示范效果。目前,“无癣示范区”创建经验正向各社区推广,“无癣示范区”正在升级为“无癣社区”。
打造“龙华版”门前三包
“门前三包”是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治理的一个重要抓手,能否用好用活体现管理能力治理水平。龙华街道办倾力打造龙华特色版“门前三包”,实现“人民城市人民治,人民城市人民管”,同时减少行政执法成本,依靠群众力量深化城市管理治理。
去年8月,全区首个“门前三包商户自治联盟”在龙园社区成立,推行商户自治管理。这个自治联盟还组建了“党员督导组”“义工宣教组”“片区网格员”“执法管理组”4支队伍,每天对划设的5个责任片区“门前三包”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进。在执法队指导下,社区还利用微信平台、广场大屏幕等,进行日常巡查、通报、监管。目前,“门前三包商户自治联盟”正在龙华街道各社区全面推广。
率先打造
全区首条样板路
龙华街道办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要求,围绕“三清、四改、五优”标准,全力打造精品样板路。目前,龙华人民路已在全区率先建成样板路,路面整洁畅通,沿路绿化花箱成为一道风景线,居民出行变得更舒心。下一步,建设路、东环一路等几条样板路也将加快建设。
推动“城管进社区”
城管进社区,服务零距离。去年以来,龙华街道办执法队大力推动“城管进社区”,将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整合社区管理力量,及时高效解决“重难点”,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执法队充分调动社区城市管理积极性,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
强力开展城中村整治
时值城市管理治理年关键时期,做好城市管理治理工作,必须着眼于探寻深层次顽疾治理方法和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必须以城中村整治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此,龙华街道办狠下决心,把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公安城管联合执法力量,全面梳理城中村各类乱象,区分任务、各个击破。执法队牵头多部门从城中村长期存在“顽疾”切入,从根源入手,“刮骨去毒”,誓要啃下城中村治理这块“硬骨头”。
共和老村顺利“空屋”
共和老村地势低洼,“逢雨必涝、逢涝必危”,已不适合居住。去年6月底龙华街道办决定,由执法队牵头对共和老村采取“空屋”行动。在“空屋”行动中,如何劝说原村民顺利搬迁,成为整个行动中最棘手的问题。执法队积极协调松和社区工作站、共和股份公司,并召开动员会和部署会,对股民代表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最终,“空屋”行动得到众多股民及业主支持。拥有20多处房产的老村民余玉峰,带头搬离并清空了危房。整个行动中,执法队启动“白+黑”工作模式,晚上7点半由公务员带队巡查,打着手电筒挨加挨户做居民思想工作。最终,共和老村843套房、1500多人全部搬离,“空屋”行动如期圆满落幕。
强力清拆大型违建群
拓空间、保发展、出实招。去年,龙华街道办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和“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以“零容忍”态度强力开展查违专项行动,敢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先后对盘踞多年的和平工业园违建群、富士康南二门和水斗富豪之间违建群、水斗新围大工地统建楼等大型违建群进行了强力清拆,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去年,龙华街道办查违成绩显著,共拆除违法建筑约224678平方米,其中拆除临时性违法建筑约167115平方米、永久性违法建筑约52735平方米、乱搭建约23148平方米。龙华街道办违法建筑拆除总量一直位于龙华新区各街道前列。
严厉打击非法办学
非法办学机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必须依法进行查处。龙华街道办执法队、公安、消防、出租屋、社区工作站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辖区非法办学机构进行统一集中查处,如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联合整治行动”等,辖区无证幼儿园已全部取缔。
同时,为防止非法办学回潮,执法队联合新区公共事业局,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儿童家长非法办学机构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劝导家长把儿童送到合法办学机构就读。同时,执法队还采取约谈办学者、现场蹲守等方式制止非法办学机构进行招生开课。
“美丽龙华”APP上线
继开通微信投诉渠道和派发“城管名片”后,龙华街道办执法系统又推出一款“城管神器”——开通深圳市首个“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该信息平台,市民可以随手上传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实现“滴滴一下马上处理”。该平台综合运用GPS、GIS、4G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还能实现人员、案件地图化、动态化精细管理和即时指挥调度,可有效解决人员动态管理难和任务派遣效率低等问题。
持续关爱环卫工人
龙华街道办积极开展关爱环卫工系列行动,去年已累计开展46次慰问一线环卫工活动;加快建设“爱心歇脚屋”,目前已完成初步选点;依托党群服务V站,打造环卫工人“暖心驿站”,为附近作业环卫工人提供遮阳避雨、“爱心”凉茶、就近更换衣服等便利服务。
打造“一社区一特色”
为了提高管理治理成效,龙华街道办指导各社区工作站结合实情、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力争让辖区10个社区工作站都能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
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 通讯员 林传源 文/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