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观湖松元厦:耕读传家办学堂 崇文重教振能兴

编辑:陶倩2017-01-18 10:1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1920年修建的坐落于松元厦向西村的特别校舍。

观湖东,松元厦,昔日陈氏家族千里跋涉,徙居于此。这是一片人文荟萃的土地。

走在村子里,古老的碉楼与现代的住宅小区相得益彰,形成了如今的松元厦。走进村子中央,一座雕梁画栋、翘檐飞角的始祖宗祠映入眼帘。“源从长乐、业创宝安”,这副镌刻在宗祠大门上的对联,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松元厦的由来。祠堂内数百年的石砖、石壁,似乎都在为后人们讲述着一个风雨沧桑的松元厦。谈起松元厦的历史,振能公的第九代后人陈仲宏如数家珍。他向记者娓娓道来一段段振能家族开基立业的创业史、崇文重教的发展史和耕读传家的辉煌史。

开基立业 自梅州五华迁徙而来

据《松元厦陈氏族谱》记载,松元厦开基邕祖振能公,原名陈王宁,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甲戌岁九月二十日辰时,终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壬岁十二月初一日巳时。享年六十九岁。振能公自幼聪敏过人,少年好学。39岁时,前往江西从名师学习堪舆,精通阴阳之术,善察未来之情,被后世称为明师。

振能公原籍长乐(今梅州五华县)栅径里,栅径里山陡地瘠、交通闭塞,振能公及其家族在这里耕作,始终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境况。乾隆十六年(1751年),振能公的长子俊儒已经28岁了,次子俊仕、三子俊科也已长大成年,但三兄弟均因贫困无法成家。近60岁高龄的振能公深感栅径里再无发展余地,于是决定举家外迁。他携妻曾氏,子俊儒、俊仕、俊科,胞弟振琮,一行人出长乐,过紫金,经惠州,抵达东莞塘头厦、龙岗新山堡等地。新山堡的风水很好,有一种说法是,振能一家如果能在那里落脚,后代会像“一斗芝麻”那么多。但是,新山堡有个强悍的寡妇,不愿意让振能公等人落脚,想方设法把他们赶走。

之后,振能公来到宝安县(原属新安县)观澜镇的七都洞,发现此处背山面水、青松遍地、人烟稀少,而且“东有梧桐(山)凤凰飞舞,西有阳台(山)龙腾虎跃”,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众人在背夫山边苍翠的松林下搭起茅寮,并在竹竿搭成的门楼上书写“松园厦”作为地名,从而演变为如今的“松元厦”。而对于“松元厦”的来历,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相传振能公到此处开荒时,发现这里种了不少松树,不时能见到有虫子沿着松树往下爬,因此得名“松沿下”,最终演变为“松元厦”。由于无从考究,这种说法也只在老一辈人之间流传。而在此之前,振能公的胞弟、堂兄弟等则分别选择了东莞牛湖、新石桥等地落户安居。

靠着辛勤的双手,开荒种地、采杂粮、摸鱼虾,一年之后,温饱有了着落,振能公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成婚。又用了六年时间用泥砖修筑了祖居正屋三栋、二面横屋十数间,还筑起了一座座门楼。

 

松元厦陈氏宗祠内摆放着旧农具。
 
 

耕读传家 子孙出洋过番闯天地

振能家族发展过程中有两件影响深远的事——过番和办学。过番闯出了新天地,也为办学积累了资金;办学则开启了民智,传播了文化。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振能家族有些生活贫困的青壮年就已经以“卖猪仔”的方式出洋过番卖苦力。多数熬不过去的人,被抛尸异邦;有些挨到契约期满的,又无其它出路,只好认命,潦倒一生;只有少数的幸运儿从“猪仔群”里突围出来,闯出了一番天地。

过番赚钱更是成为了许多族人的愿望。从二十世纪初,一批又一批的振能族人远赴重洋过番或涌入香港谋生。据粗略统计,今天振能家族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含眷属)达万人左右。获得自由身又有点积蓄的人在二十世纪前后回到故乡,或成家立室,或置田起屋。这些衣锦还乡的华侨带回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

“茅寮出状元”,在振能公看来,要想改变困境,唯有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跻身官宦行列,才有出头之日,才能光宗耀祖。于是,他抓紧了对第三代世孙文公等孙辈的教育和培养,撰联“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以勉励他们发愤苦读,获取功名,还在屋前树石旗杆,以褒奖中举登科的后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月月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背驼驼;不读书,无老婆”……田舍间、山坡上,依稀飘出的童谣传达了幼时的文山公等兄弟及其父辈、祖辈梦寐以求的美好图景。

每天公鸡初鸣,振能公则按时唤孙子们读诗背经,严寒酷暑,从未有误。随着文山公等兄弟学问日渐增长,加之田耕劳作繁忙,振能公及儒、仕、科三子均感无力亦无暇教授他们,为光耀门楣,振能公遂与三个儿子商议,决定“就是卖田卖屋,出门讨饭也要让孩子们读书”,于是便集中全家族的力量在自家设私塾,节衣缩食购置经、史、子、集图书,想方设法筹钱聘请当地名师来家教授孙辈们。

 

松元厦陈氏宗祠。
 
 

开办私塾 崇文重教世代传

在全家族的齐心努力下,从振能族的第三代起,就开办了家族私塾,以教子弟。从此,振族家人在私塾里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保存完好的“永修斋”(1914年修建,专用于开办私塾的碉楼)仍以其独特的英姿,傲立于古朴村居之间,似乎在不停地向后人诉说过去那段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振兴史。

1914年,由陈姓出资将九所私塾合并为永修小学。永修小学1917年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开创了宝安县体育、音乐教学的先河。1924年,永修小学规模扩大,另选校址新建,改名为振能学校。主要依靠侨胞捐资于1929年建成了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教学大楼、六层的宿舍楼和图书馆、礼堂、食堂、钟楼、运动场、花园等。新校舍建成后,邻近地区大批各姓青少年慕名前来就读。

1946年,振能家族侨胞再次捐资创办了振能中学。振能中学是宝安县第三所中学,当时的宝安县仅有南头、深圳两所中学(龙岗地区当时属惠阳县)。从振能学校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的,1950年前有70人,之后有上千人。1948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为办学成绩显著的振能中学题词“英才蔚起”。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振能学校,把原属东莞临时设于牛湖广培小学校舍的观澜中学迁来与振能中学合并为宝安县立第三中学(现称观澜中学)。1993年定名为“深圳市观澜中学”并沿用至今。

“‘振于无境,能而有为’,如今这两句话成了我们后人的祖训,振能公崇文重教的理念将世世代代传下去。”指着宗祠内院的一副对联,陈仲宏语气里多了几分自豪。

龙华新闻记者 徐蔚昕/文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