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千百观澜子弟革命志士视死如归抛洒热血

编辑:彭桂红2018-07-17 13:34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巍峨的观澜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葱郁的松柏树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


烈士芳名录。


在观澜人民公园,顺着阶梯拾级而上,巍峨的观澜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葱郁的松柏树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每到节假日,特别是清明节前,游人们都会手持花环、花篮、鲜花等来缅怀革命先烈。回顾往昔,在历次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烽火中,千百观澜子弟为荡涤山河,革故鼎新,于刀光剑影之中,百折不回,赴死如归。无数英烈虽无松柏之寿,已遗百代之芬。1994年,当时的观澜镇人民政府为先烈立碑,遍搜英名刊此不磨之石,除三十七位烈士具姓名外,其他英魂皆蔓草茫茫惜无名,独留忠骨守故土。


革命战争时期:风起云涌的运动中涌现不少农运骨干


观澜,在早年就开始了革命斗争。


据《百年观澜文化丛书》记载,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随后,观澜地区也燃起革命烈火。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观澜籍共产党员陈国基等惨遭杀害。如今在观澜革命烈士纪念碑背后的烈士芳名录,可见陈国基的名字列在第一位。


在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观澜人民就积极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农民运动。当时,观澜的樟坑径、君子布、大布巷、章阁、白花洞(当时属观澜管辖)等村相继成立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耕者有其田”等口号。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运动中观澜涌现出不少农运骨干、先进分子,有陈国基(樟坑径人)、张振堂(君子布人)、钟英宏(大布巷人)、周马连(白花洞人)等,他们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惜可恨的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国民党反动派大肆破坏农运,搜捕和残害共产党人、农运骨干。1927年12月,樟坑径村的农协会长、共产党员、年仅30岁的陈国基被国民党抓捕到塘厦杀害。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地搜捕、迫害有关人员,观澜农运被迫转入低潮。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观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燃起高涨的抗日热情。


抗日救亡斗争时期:抗日救亡运动在观澜蓬勃兴起


观澜退休老干部黄木有早年开展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对发生在大观澜地区的“烽火观澜故事”了如指掌。他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广州市委于1937年12月派出“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共产党员刘向东、黄木芬任正、副团长)共青团员十几人,到宝安、东莞县交界的天堂围、观澜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发动群众抗日。


1938年初,黄木芬取得开明绅士吴盛唐、爱国民主人士陈其艳等人支持,在观澜、龙华地区征集部分民间枪支,建立抗日自卫队。同时,中共东莞中心委员会(领导东、宝、惠三县的工作)带领“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的一个政治工作队来到观澜章阁村,在章阁、白花洞、库坑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1月下旬,根据东莞中心委员会的决定,在观澜章阁村成立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东宝边区工委),领导宝安及东莞的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等地的抗日斗争。随后,在东宝边区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在章阁村成立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第二大队。


1941年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派出一批民运工作队员,到观澜大水坑、观澜古墟、白花洞、库坑、松元厦、大布巷、牛湖、樟坑径君子布等村,发动群众,建立各种抗日群众团体。抗日救亡运动在观澜蓬勃兴起。


在观澜人民历时八年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无论是援助东江纵队与敌作战,还是帮助传递情报,突破日、伪、顽封锁与迫害,运送抗日物资,打倒伪、顽恶霸势力,除奸惩恶,以及日军投降时帮助收缴枪械等,观澜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之笔。


观澜解放战争时期:76名党员和数百名群众英勇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观澜人民欢欣鼓舞,以为从此会过上好日子,谁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派宋子文来广东配合原广东行营主任张发奎,进行先后两次大规模围剿。这些反动派成立税警团,用高压政策推行“大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压迫群众、强征暴敛,观澜人民陷入艰难境地。


1945年10月,国民党周义心大队配合国民党新一军扫荡观澜路西根据地,三次包围白花洞村。1945年12月25日,他们包围昂掌坪山头时,杀害观澜革命先驱周来友和部队东流剧团副团长肖英。来年春,他们配合观澜的国民党联防大队,包围岗头仔村的麻甲山,打死游击队员六名。后来,他们在企坪和大沙河杀害观澜游击队税站站长容易初同志;牛湖村陈虎平、陈天养、陈安,大水坑村曾桂磷、曾和、何观娘等革命同志惨遭杀害。


观澜人民进行了顽强反击,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1948年,宝安路西情报站派四名情报员设法打进陈镜辉(国民党观澜地区分部书记)联防大队内部,以当兵为掩护,进行策反工作,伺机里应外合,拖枪起义。同年10月,策反工作基本完成,但因接应的情报不慎落入敌人手里,起义计划泄露,这四位同志和从中发展的一名情报人员被捕,被关进观澜墟内的一座八层炮楼。他们坚贞不屈,把楼梯烧毁,阻碍敌人上楼。他们在楼顶上坚持数天,无从逃脱,后一人跳楼身亡,四人因体力不支被害。


艰苦的解放战争中,观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流血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有76党员和数百名群众献出宝贵生命。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文 陈建华/图

■烽火观澜·真实故事

章阁游击战区两次决战


章阁村地处东宝边界的特殊位置,是游击根据地,也是东宝惠人民游击队策源地。


1942年初,广东人民游击队曾生、王作尧、尹林平和杨康华等领导人驻点章阁村发展人民武装,住在傍山炮楼,指挥东宝惠武装斗争。同年夏,国民党东莞虎门部队与宝安观澜驻军黄文光、周义心部队1000多人,由东莞霄边村路经白花洞村,到达章阁村600米高的栋旗山后山,将章阁村包围,企图摧毁曾生司令的游击指挥部,形势极为险恶。广东人民游击队王作尧率部600多人,向栋旗山挺进。敌军占据有利地势,两军展开惨烈阵地战,从上午12点开始,打了一天一夜,双方伤亡惨重。游击部队第二天撤出战斗,13人壮烈牺牲。章阁村堡垒户立即上山,将烈士遗体分两个墓穴埋葬。后来他们又发现一位烈士遗体,将其埋葬于木沟柴山顶。三处纪念石均刻下牺牲的游击队员的名字。


1948年,还是在这里,广东人民游击队东宝惠护乡团与宝安观澜国民党周义心部队进行大决战,双方各有数百人参战,游击队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部队留下数十具尸体及大量枪械仓皇逃跑。章阁村因发生两次重大战斗而被定为“章阁游击战区”。

“三条黄让敌人闻风丧胆


“三条黄”,在革命战争时期可以说是观澜革命斗争的代表人物。


“三条黄”即游击队英雄、观澜武工队骨干黄瑞粦、黄炳森、黄生。他们1942年参加革命,在广东人民游击队王作尧部队从事情报员工作。东江纵队成立后,他们被编入“观澜敌后解放区武工队”,专门对付日军,发动群众破坏敌人交通线,锄汉奸,捉特务,参与观澜自卫队夜袭天堂围和平湖日寇据点等壮举。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条黄”暂避香港。


1947年广东人民游击队护乡团重新组建,他们回到家乡,负责观澜武工队领导工作。“三条黄”机智运用游击战术,取得不少战果。他们化整为零,让武工队既是战斗队又是民运队,发动群众破坏敌人交通设施,采用消极拖兵、拖粮、拖税等办法使国民党“大三征”政策难以实施;组织“大坑龙伏击战”,以30多人战胜国民党100多人的税警连;派情报员打入联防队进行策反,说服国民党军队的黄炳带着三名士兵、三支步枪、一支冲锋枪投诚;多次化装“摸哨”,活捉国民党联防队士兵数十名……为此,观澜国民党联防大队视“三条黄”为“眼中钉、肉中刺”,到处搜捕。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