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 开学在即 需警惕病菌偷袭

编辑:彭桂红2017-08-29 11:10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9月份学生开学之后,学生集中返校,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造成有利条件,尤其是开学前后一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秋季开学在即,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做好秋季开学传染病防控工作。

肠道传染病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9月仍然是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食用污染水、不洁食物或与病人接触感染,其中食物传播是最主要传播途径。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用餐单位常易发生因食用污染的食品引起食源性菌痢暴发。

其中,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已逐步进入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食用、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等都可能被传染。由于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学习生活集中,是诺如病毒重点防御区域。

●预防措施

做好疫情监测,重点做好晨午检,发现患者及时上报、隔离和救治;

加强预防诺如病毒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个人卫生行为;

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质量,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对病毒、细菌易滋生、易传播的区域进行消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常发生在幼托机构、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及以下低龄幼童。

进入9月,大中小学和幼儿园都相继开学,外地学生集中返校,人群流动性强,短时间内大量学生聚集,容易给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条件。去年秋季,龙华区报告6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甚至还包括一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今年八月份龙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710例,较去年同期上升9.91%。今年秋季开学,发生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的风险也同样加大。

●预防措施

托幼机构和家庭要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

日常做好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幼托机构、学校等应做好晨检工作,如果发现孩子手心、舌头出现有红色疱疹,一定要高度重视;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疱疹、疱疹性咽炎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切不可大意,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患病时家庭护理

饮食尽量清淡,避免酸辣油腻,难消化之品;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手足心疱疹的患儿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

保持室内或居住环境洁净。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污染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8-9月为流行高峰。学校开学后,人群密集、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在学校中传播流行。

●预防措施

一旦发现此类疾病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做好家庭隔离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类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抗原变异性最强,常引起大面积流行;乙型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等流行;丙型抗原比较稳定,仅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今年8月份,龙华区共报告流感病例496例,比上月同期(483例)上升2.69%,比去年同期(9例)上升51.11倍。2017年8月份,深圳市流感指数,3周为Ⅰ级(极易发生),2周为Ⅱ级(易发生)。开学后学生接触密切,易造成聚集性流感疫情的发生。

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至4天,同时或伴有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大便等消化道症状。

人们在患流感期间,抵抗力下降,易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原有慢性心肺病患和老年患者预后较差,可能因心衰和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教室课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污染的机会;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要随地吐痰;

加强体育锻炼,及时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秋季气候多变,要随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好饮食;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儿童、老人等身体抵抗力低的人群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亦可因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今年8月份龙华区共报告水痘237例,比去年同期(88例)上升1.69倍,病例数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痘的潜伏期长,且部分学校水痘疫情前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难以在初期及早发现。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较轻,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并伴有发热。一般自出疹前一日至出疹后五日、或至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具有传染性。本病潜伏期约2-3周。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14-25天,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不适症状。患者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不典型病例无腮腺肿胀,以单纯脑膜炎、睾丸炎症状出现,少数女性可并发卵巢炎。

●预防措施:

避免与患者接触,给适龄孩子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也有助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陈宏标 张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