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街道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开展“家·温暖”行动

编辑:彭桂红2017-08-29 09:29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原标题:

龙华街道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开展“家·温暖”公益行动

一顿热乎饭 送给空巢老人“小团圆”

志愿者为空巢独居老人做上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

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微信。

对于空巢、独居老人来说,众人围桌热闹吃顿饭、唠唠嗑,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而在龙华,有这么一群热心的大姐坚持走进身边老人家中,做一桌老人爱吃的饭菜,陪着聊聊天,还为老人“牵线”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她们来自龙华街道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用爱和心意为老人送上“小团圆”。

一顿热乎可口的饭菜 更是一份温暖的陪伴

孔祥玉是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的负责人,一直以来,老人都是她特别关注的群体。“从2009年起,我就一直在街道义工服务中心的助老助残组服务,对于老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比较了解。”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位于景龙社区,这个城中村与花园小区杂然而立的社区住着不少独居、空巢老人,孔祥玉留意到,这些老人由于缺少陪伴,一旦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想吃口热的饭菜都难,平常也没有什么人陪着聊个天,说说心里话,时间长了,心情容易郁闷。

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呢?孔祥玉和伙伴们心想,一顿热乎可口的饭菜或许是打开老人心门的“钥匙”。说做就做,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在对社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评估后,今年,孔祥玉成功申请了景龙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温暖”关爱空巢独居老人公益活动。

项目开展以后,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组成3个志愿服务小组,每周都会在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内做饭,邀请多位老人过来围桌,也会到老人家中下厨。每个小组有一个“主厨”,“主厨”们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孔祥玉擅长做红烧武昌鱼、粉蒸肉,志愿者李光梅擅长做啤酒鸭、手工饺子,志愿者梁文斌则擅长做清蒸鲈鱼、老鸭炖汤……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老人们喜欢吃啥——将多种菜式搭配好,还细心地为喜欢喝点小酒的老人准备点花生米做下酒菜。有时,志愿者会特别带上家里的孩子,让孩子陪爷爷奶奶们聊聊天,现场热闹得像一大家子在吃饭,有老人感慨这是“小团圆”。

独居在金侨花园的张叔是服务小组每周日的固定服务对象,张叔今年65岁,退休后因为中风导致残疾,腿脚不方便。平常周一到周六,张叔会在职康中心吃饭,周日职康中心休息,他的三餐就没着落,常是随便应付着吃点。如今每周日,志愿者来到张叔家中,送上早餐,准备好丰盛的午餐,预留了足够晚上吃的饭菜。吃完饭,大家帮张叔把家里收拾打扫干净,还手把手教他玩微信,存照片……

得到志愿者的关爱之后,另一位老人王叔也在朋友圈晒起了这份特别的关爱,配上美食图片,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晚年在深圳生活的一天”。“作为空巢老人,的确不时会感觉到孤独,但因为这样的关爱,又让我感慨,生活在这里真好。”王叔向记者说道。

牵线让老人走出家门 关爱要重在细水长流

“家·温暖”项目起于一顿饭,但不止于一顿饭。孔祥玉心里有多种打算,要继续丰富服务内容:老人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要定期组织心理体检,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老人能更好地了解身体状态,出现病痛时能及时求医。

另一方面,孔祥玉也在“牵线”协会和相关活动,让老人走出家门。她想着,空巢独居老人虽然缺少亲人在身边的温暖陪伴,但如果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能得到更多元的情感支持。比如,景龙社区有个龙之韵老年艺术协会,平常活动丰富多样,是辖区老人群体中的“品牌组织”。

“这些老人是愿意多走动和尝试,也愿意付出的。”孔祥玉告诉记者,一些服务的对象就主动提出要到可可沙龙党群服务V站值班,有些老人还把家中衣服收拾一番,送到“小衣大爱”爱心墙来挂上,让爱心和暖意在此间流动。

“家·温暖”的项目还在继续,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带来热闹温馨的氛围,发自内心的开朗笑声。孔祥玉说,“公益项目重在细水长流,每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都会有一个期限,但关爱老人的行动不会停下来,会长期坚持下去。”(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