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宣传文化:思想引领昂扬向上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编辑:杨维易2017-03-31 09:29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原标题:

思想引领昂扬向上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回眸全区五年来的宣传文化工作,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画卷徐徐展开

宣传上唱响“龙华好声音”

五年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硕果累累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回眸全区五年来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画卷徐徐舒展: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围绕中心工作唱响“龙华好声音”,文明之花美丽绽放,团结鼓劲、昂扬向上的氛围浓浓……

一个个创新举措,一串串丰硕成果,恰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响龙华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春之舞曲,为“一城四区”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理论宣传教育根深叶茂

注重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工作在大众化、通俗化方面深入拓展,这是龙华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特色。

或邀请国家、省、市专家讲解文件精神,或组织集体研讨会,或推荐好书分享心得……龙华区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数据是做好的佐证:五年来,全区创新学习方式,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围绕“四个全面”、改革创新等组织党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60余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学一做”等专题,召开党工委中心中心组扩大学习会9场;发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本》供领导干部研究学习,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除了开展系统的理论学习,龙华区还扎根群众,让理论宣传教育更具感染力。在民治街道有“图书馆之夜”享受夜读乐趣,在大浪街道可参加“大浪,因悦读而美丽”主题摄影大赛,在观澜能走进“我开心、我快乐”亲子阅读绘本堂,在龙华街道可参加“我的梦”修身齐家演讲大赛……每年的读书月都是一场文化盛宴,“全民读书、人人‘悦’读”的书香氛围”浓厚。

一间宽敞的教室里,摆放着一块写满英语单词的书写板,一名北大在读学生正为30多名青工授课,这是外来青工在“清湖学堂”努力学习的一幕。据悉,清湖社区学堂项目始于2011年底,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一群热心公益、关怀社会的青年学子发起,初衷是透过公益文化课堂来服务一线青工、建设基层社区。如今,清湖社区学堂依托社区公益课堂,服务外来青工数万人次,成为了青工学习、成长的好家园。

五年来,全区先后组织100多项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涌现出“清湖学堂”等市级读书月品牌,推动形成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市民素质不断提升,龙华渐渐成为满溢书香的文化之区。

唱响“龙华好声音”

过去五年,龙华在舆论引导方面持续发力,宣传舆论在鼓劲造势、凝心聚力上形成强势。实施70多次大型宣传策划,各类媒体刊发重头稿件2000多篇……围绕中心工作唱响“龙华好声音”。

特别在过去一年,是龙华不断深化“城市管理治理年”的关键年,是龙华从功能区步入行政区的转折年。把握团结鼓劲、昂扬向上主基调,龙华不断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围绕“三会一仪式”、城市管理治理年、龙舟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唱响主旋律,先后推出20余次大型宣传策划和“发现龙华之美”等2次大型图片展,省、市、区主要媒体采访团多次到龙华开展集中采访,聚焦龙华“双提升”等主题。此外,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播发)正面报道7000多篇,其中重头稿件800多篇,让“龙华好声音”唱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不断提升龙华美誉度。

时间回溯到龙华区揭牌成立的那天,一篇由“问答龙华”官方微信首推的文章《今天,龙华区来了!》在市民微信朋友圈刷屏,点击量突破40万人次。同一天,《龙华新闻》改版扩容全新亮相,广大市民了解到龙华满载着累累硕果,迈上了新的征程。而这些只是龙华不断优化全媒体宣传平台的缩影。与此同时,龙华频道正式上线,《问政龙华》电视访谈节目正式开播,区电视新闻制作基地投入使用……至此,《龙华新闻》+龙华频道+龙华网+“问答龙华”微信公众号+区电视新闻制作基地的全媒体宣传集群搭建而成。

为广听民意,龙华创新舆情应对模式,率先建立“1+44”书记信箱来信处理架构,以开放的胸怀搭建党群联系“民心桥”。从1.0版发展至3.0版,这一平台实现了“四个率先”,即在全市率先建立“书记信箱”微信版;率先构建书记信箱群,实现信件办理全覆盖;率先通过“书记信箱”构建辖区民意全方位收集、处理体系;率先构建“书记信箱”联同社区党代表及媒体代表回访机制。过去一年,在完善“书记信箱”问政平台的基础上,共收到有效信件3500封,限时办结率达94%,解决了宝龙新村脏乱差、京基混凝土搅拌厂噪音及扬尘扰民等一系列问题。

文明软实力彰显龙华魅力

文明,是一个城区最美的名片。五年来,全区精心耕耘,探索出一个具有“龙华特色”的文明建设路径,打造出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闪亮龙华人”、“社区文明周”等文明名片和品牌,开创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公益组织参与文明创建是龙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公益组织就是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全省首个以公共文明为主题的公益社团组织。这支由热心市民、义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队伍,定期走街串巷观摩文明情况,作为第三方参与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宣传。他们还推出微信公共平台,开通在线“随手拍”,督促整改不文明现象,通过“互联网+”手段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建设……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这一平台调动起更多市民在文明创建中“唱主角”,其也入选了深圳市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库,市委宣传部还专门发出通知,在全市推广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的经验做法。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公民文明素质的培育,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榜样引导与激励。自2012年开始,龙华区文明办就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闪亮龙华人”评选活动,广泛挖掘身边的榜样,深入宣传身边的“真善美”。截至目前,“闪亮龙华人”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挖掘出“托举哥”刘小贝等一批先进典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第四届“闪亮龙华人”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并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期5天的网络投票,总访问量达到了130.6万余人次。

文明精神的培育还要深入基层,落到具体细节和行动上。2015年10月,为了深入推进龙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龙华区正式在全区启动社会文明周活动。活动中,社区居民自发登台,自编自演,给龙华的文明创建工作点赞,号召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家园建设中来。社区文明周活动深入社区,走到居民身边,用丰富多样、接地气的方式为居民上了一堂堂“特别”的文明课。截至目前,社区文明周已经连续举办12期,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

此外,五年多来,龙华区还积极开展“七彩阳光·筑梦龙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市民文明素养提升60天专项行动等活动。五年的精心耕耘,文明理念在市民心中有了清晰的轮廓,撒下的文明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龙华人意识到作为文明创建的主体,自己是“美丽龙华”“文明龙华”的参与者和行动者。文明精神开始浸润到这座城区的每个角落,并内化为城区发展的基因和动力,让这个城区越来越有魅力。

龙华新闻记者 张爽 周德萌 徐蔚昕

 

心系民生福祉 激发文化活力

文体事业让龙华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每年举办的龙舟文化艺术节受到众多市民的关注。 龙华新闻记者 陈建华 摄

“要加快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办好重大文体活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一批反映社会主流价值、具有新区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一直以来,龙华区(原新区)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区主要领导曾多次对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自2011年龙华区(原新区)成立以来,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用,从而大幅提升了龙华全区文化硬件设施水平。区里还打造了龙舟文化艺术节、羊台山森林音乐会等一批文体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了龙华发展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在观澜湖、永丰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下,龙华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2016年度龙华全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4.32亿元,同比增长12.3%,占龙华区GDP的比重达10.5%。

文化惠民 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龙华自建区(原新区)以来,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保基本、补短板,均衡布局、差异发展,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体基础设施方面加快了建设脚步,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让辖区居民其实感受到了龙华发展带来的好处。

在软件方面,在龙华全区各类便民、惠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更是层出不穷、亮点纷呈。“观澜版画国际双年展”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工漫画大赛升级为市级比赛,委托专业协会管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远近闻名,同时还编撰了《峥嵘岁月》白石龙大营救书系。同时,龙华人创作的文艺精品获4项国家级、68项省级、163项市级奖。今年创刊的《龙华文学》季刊,至今已出版四期,深受读者好评。

在硬件方面,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大楼投入使用,中国版画博物馆的建成开馆并填补国内空白,规划建设的15项区级文体项目也正加快推进中,市美术馆等4个市级重点文化项目也落户龙华。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龙华全区已有影剧院、图书馆等各类文化设施125处,总面积10.5万平方米。包括街道一级文体中心4个,街道一级文化广场2个,街道一级图书馆4个,社区图书馆30个,劳务工图书馆3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机27台。按照建设标准,龙华区“十分钟文化圈”已初步形成。

要精品也要快餐。五年来,龙华全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千百十”工程,区宣传文化部门在各大节日期间组织赴企业慰问演出、“送戏进社区”1000余场、“送电影下基层”5000余场、大型展览活动50余场。特别是去年,经典越剧《梨花情》首次走进龙华,客家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成功首演,首届羊台山森林音乐会成功举办,鹏城金秋文艺活动等深受市民欢迎。

文体活动 各类赛事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文化陶冶精神,体育强健体魄。在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龙华全区不忘体育设施、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的推广普及。5年来,龙华区(原新区)成功打造起“十分钟体育服务圈”,完善“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目前,观澜体育活动中心、观澜大布巷运动场已成为全市镇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典范,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连续多年举办高尔夫世界杯、“高尔夫奥林匹克”高尔夫世界杯、观澜湖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以独特的魅力与方式驰名国际。与此同时,龙华区各街道和相关单位也经常举办机关运动会、篮球赛、拔河比赛、足球赛等等系列传统赛事,掀起了新一轮的全民健身热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连续3年举办的龙舟赛更是成为了龙华一项文体活动品牌。据介绍,龙华龙舟文化艺术节是在原来的“观澜杯”龙舟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每年端午期间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该项活动是由区宣传文化部门精心打造的一项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全市的一项品牌文体盛会。

其中,2016年龙舟文化艺术节活动以“传承端午情·共建新龙华”为主题,共设一个主会场和和六个分会场。其中主会场包括十场大型文体活动,且参赛队伍达到47支(包括业余组和专业组),已成为深圳市参赛队伍最多、规模最大的龙舟赛。今年龙舟文化艺术节将更加引人注目。本届龙舟节计划邀请国际及粤港澳地区总计16支队伍进行龙舟赛专业组比赛,不超过45组队伍参加业余组,盛况空前。比赛期间,还会同时在各街道开办“龙舟之夜”—龙舟传统文化综合晚会、“品端午·展非遗”龙舟文化艺术节非遗嘉年华、百名书法家百龙长卷创作活动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扩大龙华龙舟文化的内涵、外延和辐射面,全方位、多角度、大覆盖地展示龙华区文化发展成果,为市民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化产业 蓬勃发展惠及龙华市民

近年来,作为深圳的文化大区,在一批龙华企业带领下,龙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度龙华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4.32亿元,同比增长12.3%,占龙华区GDP的比重达10.5%。

在去年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龙华文化产业能够一枝独秀实现12.3%的增长,这与龙华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密不可分。2016年,龙华文产办严格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辖区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资助,激发了企业活力。据统计,去年龙华全年文化创意专项资金预算为3650万元,实际拨付134个资助项目年度总支出3455.4万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2%,预算执行率达94.7%。

与此同时,龙华区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方面,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形态文化产业发展。根据龙华产业用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旧厂房、厂区转型升级,以特区1980文创园作为成功范本,在龙华油松片区进行旧厂房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侯宝斋文化创意园利用原有陶瓷制造业优势,结合艺术创作,形成艺术陶瓷的产业链,并通过2016年文博会专项活动亮相,极大提高其知名度和拓宽了招商渠道。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园区升级为区级文化产业园区。2016年4月29日,“2016年龙华新区文化产业活力榜”隆重发布,版画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国瓷永丰源、“至尊宝”大型原创移动游戏运营平台等龙华知名文化品牌榜上有名。与此同时,还有18个园区单位被认定为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此外,区里还积极引进新兴文化产业。目前已引进崇德动漫公司、深圳兰宇世界传媒有限公司,接下来还将引入电竞学校以及房车营地,以弥补龙华产业短板。

此外,龙华全区在深圳文博会、创意十二月两大品牌文化活动中也大放光彩。去年的十二届文博会,龙华以“1+9+10”阵容亮相,分会场数位居全市第四,举办活动多达90余项,荣获文博会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与“优秀展示奖”。文博会期间总交易额达161.13亿元,较2012年的70亿元,增长2.3倍。同时,在创意十二月活动中,龙华共有20家企业举办62项活动,丰富多彩充满创意的系列活动为深圳市民献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盛宴。

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 张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