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世外桃源古村落:70多位艺术家聚集鳌湖艺术村

编辑:陶倩2017-02-21 09:3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鳌湖艺术村美术馆。

鳌湖艺术村牌匾。

在毗邻观澜版画基地的一个地方,有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客家古村落,这里不但有碉楼、客家古围屋,还有百年古校、祠堂和池塘,一幅宁静而闲适的景象。如今,在这里聚居着7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创作、交流、展示,让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变成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艺术家村。当您看到如今这多姿多彩的艺术家村,很难想象几年前这竟然是一个废品收购站、三无小作坊集聚的脏乱旧屋村。据了解,之所以能够实现蝶变,“村长”邓春儒夫妇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身

垃圾废品成堆的旧屋村

据了解,鳌湖艺术村原来是牛湖社区老一村、老二村两片古村落,邓春儒就是在牛湖土生土长的一位艺术家。“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看着家乡的百年古围屋变成了垃圾、废品成堆的旧屋村,怎能不着急?”前些年,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房租便宜,大量废品收购者聚集鳌湖老村,使这里废品成堆。2007年,在外多年的邓春儒回到家乡,当他看到鳌湖老村破败脏乱的面貌时,痛彻心扉,迫切想改变现状。

邓春儒的妻子王亭清楚地记得,2012年春节,她与丈夫邓春儒搬回了鳌湖老村。在2013年以前,这里与深圳原关外很多城中村一样破旧、脏乱,废品收购站、垃圾场、黑作坊遍布全村,村里聚居了许多城市底层的打工者,不但影响了整个牛湖片区的人居环境,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鳌湖艺术村内古建筑充满着艺术气息。

改变

呼朋唤友用艺术营造社区

“一是想改变脏乱差的现状,二是出于保护古围屋的目的,在我的启蒙恩师梁宇老师的启发下,我想到了用艺术改变现实的思路。”邓春儒1977年出生在鳌湖老村,后来他远走外地求学、工作、艺术创作,最终,故土和家人甜蜜的“牵绊”又把他彻彻底底拉了回来。

2012年回到鳌湖老村建立工作室不久,在深圳著名艺术家梁宇的指点下,邓春儒决心把鳌湖老村打造成为一个艺术家聚集区,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街道办事处和牛湖社区的大力支持。从那时起,他带着妻子和5岁的女儿在老村过上了另外一种日子,夫妻俩决定让村子好起来。

作为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的邓春儒开始利用自己的各类资源,和朋友们一起走上了用艺术营造社区的实践道路:他开办免费的公共教育课,甚至材料费他都包,一群10岁左右的学生“邓老师、邓老师”地叫他,渐渐地,村民都知道了村里多了一位会画画的艺术家叫邓春儒。

接着,邓春儒让他的艺术家朋友们也来做老师,依然免费教孩子,课程种类逐渐多了起来,雕塑、写作、音乐,或者就是来讲讲故事,润物无声地将艺术的理念渗透给孩子,再由孩子传递给大人。与此同时,邓春儒开始以参观客家老建筑的名义频繁邀约圈内好友来村里做客,“推销”老宅给他们做工作室。几百元的月租就能换来三间大瓦房和一个可以实现很多用途的院子,再加上对邓春儒的信任,大家纷纷将工作室迁入此地。

鳌湖艺术村吸引大批的艺术家进驻。

现状

聚集多名中外艺术家

“这里不但有古色古香的客家古围屋,而且租金便宜、环境幽静,是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好地方。我有不少艺术家朋友,一有机会我就和他们说鳌湖老村的好。”邓春儒说,经过观澜街道集中整治,鳌湖老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他把香港、北京、广州等地的艺术家朋友请到家乡来考察。大家看了都很满意,于是陆续在这里建立了工作室。“不但有我的朋友,还有朋友的朋友。他们有画油画的,有搞雕塑的,有搞陶艺的……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区,现在的名字就叫鳌湖艺术村。”邓春儒说。据了解,现在鳌湖艺术村已经聚集了70多位中外艺术家,而且还连续多届成为了文博会的专项活动点和举办了深圳创意十二月活动。

“我过来一看,这里确实很不错,就从F518搬过来了。”邓春儒的朋友、油画家梁古一2013年从F518搬到了鳌湖艺术村。“我也是去年过来的,这里环境的确很不错,也很幽静。”来自深圳大学的油画家邹卫也在鳌湖艺术村建立了工作室,如今他虽然仍在深大任教,但平时都住在鳌湖从事创作。“今后我们还将请国外的艺术家过来交流,也会经常组织艺术家们出去参展。”邓春儒说,接下来,他还将和大家一起努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鳌湖艺术村打造成为继观澜版画基地之后的又一个国际性的艺术部落。

目前,邓春儒夫妇正在实施村商计划——用艺术项目来模糊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让艺术家与村民互动,把艺术元素注入最小级别的商业个体,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它们免于被城市化吞噬。比如,邓春儒把村里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董记修车行“搬”到了深圳美术馆,将其变为“温度——2015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作品。从没想过自己会跟艺术沾边的老董,看到自己平日的修车装备摇身一变,成了城市肌理、质感和性格的表达,觉得“挺好玩”。

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文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