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民治白石龙:红色老村曾上演惊心动魄大营救

编辑:陶倩2017-01-12 09:22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鳞次栉比的住宅楼,热闹喧哗的街巷,地铁4号线和广深港高铁环绕楼群飞驰而过,这里就是民治白石龙,曾被称为“小延安”的红色老村,如今已是一派现代化城市图景。每天,无数年轻人穿梭于街口巷道,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而如果放慢脚步,往昔革命风流、沧桑记忆会徐徐铺开,76年前抗战时期,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在此上演,邹韬奋、茅盾等800余名爱国民主人士与文化人士为躲避日军搜捕从敌占区香港逃离后,白石龙便是脱险的第一站。

清风拂过,村口相邻的三棵百年古树仿佛在低声细语,讲述着更遥远的故事。古树后方,当年村民集中居住的低矮瓦房已被绿草藤蔓覆盖,当年的“村中心”现在安静地偏于一隅。“相传南宋末帝还在这里种过皇帝田,过去的白石龙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是果树。”今年81岁的蔡启培老人不时还会讲起“过去的故事”。

村名来历故事多

白石龙村是民治片区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古老村落,全村有蔡、刘、罗、胡、吴、冯、李、简、杨、罗等姓氏。人数最多的蔡氏先祖来自福建,明末清初由东莞迁至此处,与蔡屋围的蔡氏为同一祖先。与龙华大部分原住民不同,白石龙村人以广府人为主,通用白话。

在白石龙有一个流传得很广的故事,古时在离白石龙村不远的山腰处,有一块白色的大石,其透明如雪,光亮如镜。在炎炎夏日,烈日当空之时,当辛苦劳作、汗流浃背的村民走到离大石20米远处,身上难耐的酷热感立即消失,伴随而来的是清新凉爽之气。而到了晚上,月明风清之时走近它,还会见到此石光芒四射,照得四周如同白昼,故此地得名“白石龙”。

这块奇异的白石曾引来许多文人志士游览,相传清朝时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便曾来到此地观赏,赋诗作词。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来到白石龙,看到这块白石,知道是一块价值连城的水晶石,便找来工匠,在月黑之夜,将此白石分割成块,偷运回国。

但也有史料记载,白石龙原名“金埔岭”,村边的铁流坑山有石英矿,山脊上有一条白色的石英矿矿脉,宛如一条从天上飞下来的巨龙卧于此,气象不凡,村名因而改为白石龙。又传,村民在开采石英石过程中发现一洞中有巨大天然龙形石柱,被视为祥瑞之兆,故以白石龙为名。

宋末帝曾种下“皇帝田”

蔡启培老人和记者讲起“皇帝田”的故事,至少在南宋末年白石龙就存在了——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在白石龙屯田驻兵的故事至今已经流传了700多年。

据传说,1227年,元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当朝重臣张世杰、陆秀夫扶幼主赵罡、赵昺南下入粤逃至潮州,后因元兵追捕又从潮州败走梅州一带,其间文天祥与元兵恶战被俘,赵罡暴病而亡。1278年4月,年仅7岁的赵昺被拥立为帝,也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随后由于元兵的一路追赶,赵昺一直逃到白石龙,见此地风景秀丽,怪石奇峰,山间却地平水足,问明此地为“白石龙”后,便安营扎寨,暂且安身。随后,赵昺下令在此处开荒种地,因白石龙土地肥沃,当年就大获丰收,相传一粒谷子结有两粒米,故有“皇帝田割孖米”之美传。

山环水绕,幽静古朴,在白石龙村没有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前,村民靠山吃山,以种田为主,砍柴出售为辅,而除了传统的稻米外,还有漫山遍野的果树,种植出的沙梨、方柿子、荔枝在深圳地区都是有名的。“那时不少沙梨还直接出口到香港。”说到这里,蔡启培自豪地竖起了大拇指。上个世纪90年代白石龙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修路建厂房起高楼,改变了过去靠青山绿水而居、农耕劳作的生活。

曾上演惊心动魄“大营救”

抗日战争时期,白石龙有“小延安”之誉,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40年10月至1942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武装的指挥部设于白石龙,并在村后丫髻山麓的山坑密林里建立了后方医院、兵工厂、粮站、报社和电台等,白石龙成为当时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虽然条件艰苦,但村民都很齐心,保护着游击队队员,支持抗日行动。”蔡启培谈道,那时村民会帮游击队员把枪藏在家中炉灶下,再铺上禾秆,不让日军发现。日军要抓游击队员时,有村民马上站出来,认游击队员是自己的儿子。当时,白石龙村成立抗日自卫队、妇女会等组织。

在白石龙村口,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屹然而立,自2005年9月开馆以来,纪念馆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展现这段二战历史上尤其是深圳抗战史、革命史、文化史上壮丽的史诗长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旋即攻占香港,当时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内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被困“孤岛”,处境十分危险。根据中共中央与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在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香港中共地下组织和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周密部署下,邹韬奋、茅盾、张友渔、胡绳、戈宝权、乔冠华等800多名进步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静悄悄地从日军封锁下的香港神秘“失踪”,逐批出现在白石龙村,并住进抗日群众搭建的草寮招待所。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朱赤说,历经千辛万苦从虎口脱险,文化名人在此地有了暂时安定下来的喘气时机。所以,当年的白石龙村在这些文化名人眼中,也是“希望”的代名词。

记者在白石龙走访时看到,几位亲历这段历史的村民回忆往事,虽然因为上了年纪,表达时有些含糊不清了,可言语间仍透着份自豪感。一些本地年轻人也会向记者转述曾经从父辈口中听来的故事。

去年,民治街道将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搬上舞台,打造出国内首部反映这段历史的大型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红色文化在今日依然不断释放能量,滋养着当下的民治人。

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