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打造高端文化品牌 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文产共融共生

编辑:彭桂红2018-07-10 10:34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观澜河国际龙舟赛现场。(资料图片)


“今年的龙舟赛不仅有外国队参加,还有专业女子队,规格比往年更高,而且场地也更漂亮了,央视来到这里现场直播,比赛现场堪称大片,好看极了!”前段时间落下帷幕的观澜河国际龙舟赛现场,带孩子来观赛的陈先生发出赞叹。几日后,大型端午经典诗文朗诵音乐会在龙华会堂上演,远在福田的陈女士带着两个女儿赶在诗文朗诵音乐会开场前进入会堂,感受了当晚的诗文盛宴。


今年,区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握宣传文化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截至目前,一批批文体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个个高端文化品牌正在打造,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乐享盛宴,龙华区正全面加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人文氛围的浸润,彰显出了龙华这座产业大区的蓬勃生命力,也展示了龙华区厚重的文化。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文化活力注入强心剂


今年1月,龙华区仁山智水花园的居民发现小区里出现了新事物,排放整齐的跑步机安置在小区几栋楼的1楼架空层,正待居民去“尝鲜”。


“我早想买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现在小区有共享跑步机,省了一笔钱。”家住仁山智水花园的张先生说,自从小区有了共享跑步机后,他发现每天傍晚来使用跑步机的人特别多。


如今,不仅是仁山智水花园,中航格兰郡小区、观城山庄等社区也陆续投放了共享运动器材。龙华区通过“科技共享”助力,将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投放共享健身器材、共享健身仓计划。按照计划,至今年年底,将投入共享跑步机等器材5000余套、共享健身仓500个,至2024年年底,完成45000台共享运动器材的投放。“24小时服务”“3分钟智慧健身圈”不是梦,就在不远的未来,龙华市民触手可及。


大型公共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同时也是展现现代化、国际化都市人文魅力的重要平台,但目前,龙华区尚未建成区一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还需加强。为加快形成与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中轴新城”定位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今年4月份召开的文化体育专题工作部署会上,提出了实现全区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覆盖、100%达标,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口号。


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多业态互融共生


5月10日晚,观澜版画原创基地上演了一台精彩好戏,在那个“粤韵风华融通世界”的粤剧之夜,丝竹管弦之乐,清幽婉转的唱腔,把人从现代拉进了时光隧道,心情随着剧情起伏跌宕。这台好戏不仅引来周边的居民捧场,还成功吸引了国外的艺术嘉宾。艾瑞斯来自比利时,看了这场演出后,他震惊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装扮,鼓点和传统乐器配合整个表演,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


今年的文博会,龙华区以1个主展馆、10个分会场、13项配套活动亮相,在全区共开展了125项文化活动,而这场粤剧好戏,是观澜版画原创基地分会场的其中一场活动。


这些年,龙华的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快速车道,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扶持文化企业落地生根,并发展集聚片区和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打造高端文化创新集聚区,推动全区文化业态创新升级。正因如此,龙华文化创意产业增速跑赢GDP增速,占比超过10%,一跃成为了龙华区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龙华共有文化创意企业9000多家,建成17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基地),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5个,区级10个。


今天,龙华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底蕴深厚的传统品牌,也有蜚声国际的新兴业态;有实力强劲的拳头产品,也有风采翩然的时尚设计。多种业态共融共生,丰富了龙华文化产业的层次和内容,也促成了龙华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


春风化雨文明满城爱心汇聚成璀璨银河


3月14日,龙华区第五届“闪亮龙华人”揭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个“闪亮龙华人特别奖”并不是颁给某一个人,而是颁给了一个团队——走失孩童搜救团队。时间倒回2017年10月20日下午,3岁男童在大浪走失,在最宝贵的黄金24小时搜寻期,300多名公安民警,大浪街道700多名干部群众,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工作,最终寻回男童。这就是“闪亮龙华人”的力量,这就是龙华人的精神——“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群人”。龙华人用一点一滴的爱心汇聚成璀璨银河在深圳上空发出耀眼光芒。


龙华区曾发出号召,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为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龙华力量。在重点路口,经常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不惧风吹日晒,坚持对市民进行文明劝导;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的“蓝马甲”在龙舟文化艺术节、微型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期间开展“文明观赛”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到让市民“文明守序,不留垃圾”。此外,“社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龙华“聚善日”、“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等品牌活动的举办,也大大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养,加强了人文关怀,引导市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惠民活动常态化文化浸润龙华城


6月14日,龙华市民在家门口欣赏了一台高规格的文艺演出——“龙韵·华风”大型文艺晚会,龙华会堂座无虚席。“舞台效果真绚丽,能在家门口欣赏这么好看的晚会,真是太幸福了。”前来捧场的市民由衷地发出感叹。这台晚会,是龙舟文化艺术节的一场活动,也是文化惠民活动之一。而在晚会中,大家还欣赏了龙华本土的原创文艺精品。


青春少艾的客家女,围坐着搓手中丝绳,这丝绳将被做成帽穗,挂在客家标志性的必需品凉帽上,帽穗做好了,女孩也将要嫁作人妇,从此挑起家庭乃至家族的担子,坚毅地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这一幕幕的情景,来自于龙华文体中心创作的《客家禧》舞蹈。在“龙韵·华风”晚会上,《客家禧》惊艳亮相,在场市民发出了惊叹声。近年来,龙华区基层文艺精品迭出,除了《客家禧》外,还有《客乡情缘》《阿呷嫫》等。这些基层文艺精品登上过国家、省、市级舞台并获得了奖项。它们虽然屡屡获奖,却并不高高在上,而是通过文化惠民活动,在一场一场的文化展演中,与龙华市民“亲密接触”,让市民可近距离欣赏本土原创的高水平文艺节目。


龙华区持续加大文化惠民活动的推广力度,已形成品牌效应的“五彩周末”每两个月定期便会推出文化菜单,无论是演出、讲座、阅读,还是公益电影,能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各个层次市民的文化需求。


一个又一个文化品牌被打造了出来,一张又一张文化名片走出龙华、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改变着这座中轴新城,改变了居住在这城里的人。以文化为引领,在创新中发展和前行,兼具文化传统底蕴与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龙华,此时此刻,正奋力书写着一页又一页隽美华丽的龙华新篇章。(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2017年,文化产业初步测算实现增加值213.41亿元,同比增长9.82%,创造营业收入980.9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17家,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5个,区级10个。


2018年龙华区力争实现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4.7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藏书1.9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全覆盖。


计划2018年投入共享跑步机等共享健身器材5000余套、共享健身仓500个。分7年逐步投放35000-45000台,覆盖龙华辖区50个社区,预计增加人均体育设施供给面积约0.07平方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