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一名社矫人员连获20项国家发明专利

编辑:彭桂红2018-06-08 13:4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社矫对象获得的部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组织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人员参加集中学习教育会。


“法律茶座”上,专业心理咨询治疗师为社矫人员上情绪疏导课。


社矫对象参加烹饪兴趣班。


社矫对象参加亲子沟通技巧学习沙龙。


在龙华街道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学习教育基地,有很多在管人员有着过人的一技之长。他们不仅学习掌握了各种法律知识,还学到各种生存技能,有的会茶艺茶道,有的会制作点心,更有人擅长发明,独揽20项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国家发明专利。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社区矫正其非监禁刑罚的性质,可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情况下,借助政府、社区、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亲人帮助更好地适应并回归社会。


为了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近年来,龙华街道创新社矫管理模式,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多途径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街道整合资源成立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


龙华街道办事处下辖10个社区工作站,设有22个社区居委会,管理服务人口7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4万人,外来务工人口比较多。


2015年,随着社区矫正对象从户籍地接收到户籍地、居住地均可接收,龙华街道辖区社矫对象数量激增,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数量已由2008年的4人增至2018年的242人。目前,龙华街道在管社区矫正对象72人、安置帮教对象170人。


2016年7月,龙华街道司法所针对社矫对象数量激增,而社矫管理人员较少、力量薄弱情况,想方设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让他们成为守法公民,更好地回归社会。去年,龙华街道司法所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请求设立社矫人员学习基地,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汝津高度重视,安排分管领导协调司法所、社工办和原龙华成人文化学校。经多方磋商,于2017年3月整合龙华成人文化学校和街道法律茶座资源,打造成龙华街道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学习教育基地,并于2017年6月挂牌成立。


目前,龙华街道已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过硬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队伍,工作人员也由2008年的2名增至5名,且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创新管理模式让社矫对象掌握一技之长


龙华街道司法所介绍,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成立以来,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关怀社矫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使社矫工作真正发挥将在矫人员教育成守法公民、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作用。


一年来,龙华街道积极创新社矫管理模式,组织社矫对象开展电脑智能、办公软件、中式点心制作、茶艺茶道培训、珠宝鉴定初级课程等就业技能培训讲座10场次,参加人员累计达2600多人次。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学到一技之长,掌握一项社会生存技能,使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甚至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社矫对象老李,入矫以来遵守社矫纪律,积极服从社矫管理,特别是在龙华街道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成立后,刻苦钻研自己的爱好,已获得20项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国家专利技术,另有3项国家专利技术正在申请中。如今,老李已成为其他在矫人员学习的榜样。


提高教育矫正水平助社矫人员融入社会


为了提高教育矫正水平,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邀请知名心理咨询师、检察官、警官、成校教师等举办各类培训学习及教育活动25场,其中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特征及家庭教育辅导讲座”、“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健康讲座、亲子沟通技巧沙龙活动等学习活动15场次。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心理家庭教育等,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不仅掌握了各种法律知识、提高了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了知法、守法,更加珍惜自由的来之不易,也学会了如何维护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从而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减少甚至杜绝重新犯罪。目前,在管人员无脱逃、漏管,重新犯罪率为零。


上半年,龙华街道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5人,解除社区矫正转安置帮教45人,对社矫对象进行家访360人次,接待社矫对象汇报思想工作和谈心谈话360多人次,社矫人员开展社区服务720人次。


龙华街道社矫人员学习教育基地成立以来,先后受到市司法局、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等上级部门充分肯定。据悉,近年来龙华区司法局以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为目标,强化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正确把握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属性和特征,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街道司法所结合属地实际情况,努力培育特色精品社区矫正基地,增强社区服刑人员适应社会能力,切实提高教育矫正水平。

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文 蔡维泽/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