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又见校园欺凌!30小时7名女生轮番殴打4名女孩 !

编辑:陶倩2017-01-18 07:12内容来源:法制日报

新闻提要

17岁的陈某云加入这个群体刚刚半年左右,微信视频里并未找到她直接打人的影像,但经警方调查认定,她参与了本案中的每一次打人事件。

 

引言

7名花季少女大打出手,30个小时之内,4名女孩惨遭殴打。是什么让她们情绪失控?事发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数以万计的聊天记录,一段段充满暴力的小视频,记载了他们抱团打人的全过程。

2016年12月13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外欺凌未成年人案进行了宣判。被告人中7名女孩,犯罪时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还未满16周岁,最终法院以强制侮辱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分别判处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至八个月,缓刑一年不等。

微信群记录抱团打人视频

涉及本案的暴力欺凌视频来自于一个叫“伐木累”(意为famliy)的微信群,群内9名成员中有7人均为本案被告人,其中4人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下。从2015年10月建群后,在他们数以万计的聊天记录里,一段段的小视频记载了他们抱团打人的全过程。

  一起抱团打人的这7名女孩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还未满16周岁,他们中部分是温州本地人,也有随家人在温州打工后定居的新温州人。她们来自不同学校,年龄相仿,通常是在酒吧等地玩耍时相识的,一同组成的微信群里记录了她们集体“施暴”的过程。

  经法院审理查明,在2016年2月18日的凌晨1:30之后的30多个小时内,有四名受害者先后遭到她们的殴打。

  30多个小时内对4人“施暴”

  ① 2016年2月18日 01:32

  

这是2016年2月18日当天凌晨上传至微信群里的一段打人视频,这位不断向蜷缩在地上的女孩郭某踢踹的是本案中年龄最大的被告人,19岁的蹇某连。

近一年前,那场30个小时中发生的四场欺凌事件中的第一场据说是因徐某静开始的。

徐某静说,家里的变故,亲人的冷漠,加上身体的不适让她当晚心情烦躁。这起没有缘由的殴打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并将视频上传到了“伐木累”微信群。

17岁的陈某云加入这个群体刚刚半年左右,微信视频里并未找到她直接打人的影像,但经警方调查认定,她参与了本案中的每一次打人事件。

蹇某连 19岁 犯强制侮辱罪 非法拘禁罪 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蹇某连从小在四川跟着老人生活,到12岁才被父亲接来温州,因为方言不通,她和妹妹艰难地适应着新的学校环境。到温州后,母亲离家出走。

在她初二那年,妈妈突然回到了这个家,原本平静的生活就此打破。妈妈回来后,他们的感情并没有恢复。蹇某连说,因为家里的琐碎小事,妈妈经常和她吵起来,还打她和妹妹。

也正是那段时间,她变得不爱回家,在学校即便受了欺负,父母也不再是她愿意倾诉的对象,回家后她努力表现的更为坚强,她认为家里更小的妹妹还需要她来庇护。因此在这个群体里,她也成为了其他人的依靠。

陈某云 17岁 犯强制侮辱罪 非法拘禁罪 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在这个群体里,17岁的陈某云找到了久违的安全感。在酒吧里机缘巧合的相识,让她加入了“伐木累”这个群体,而在此之前她一直属于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在学校一直担任班长。

高一下学期,她的父母先后再婚,新妈妈的入住对于爸爸而言是新生活的开始,但对于一直跟随爸爸两人一起生活的陈某云而言,则是自己家里住进来一个陌生的女人。

因为就读的是寄宿学校,晚上出来不方便,她开始学会了向班主任撒谎。那正是陈某云最贪玩儿的一段时间,一直是学生干部的她,开始迟到早退,在课堂上打盹,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她每天交往的朋友也从同学变成了这群跟她一样有家却不愿回的同龄人,她们彼此贴心,互相藉慰,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②2016年2月18日22:00

  这一次,距离上一次打人不到20个小时。在温州市中心一间快捷酒店的房间内,年仅15岁的冰冰被6名女孩关在这里轮流殴打。

  视频里15岁的冰冰就像一只落入狼群的小羊羔,一脸恐惧到不知所措。正在拍摄视频,并加油助威的是17岁的娄某玉。这场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暴行,最终在施暴者的集体疲惫中告一段落。

 

距离上次施暴仅过去1小时18分钟,徐某静突然在群里提出继续殴打冰冰的想法。当晚的徐某静像一头失控的小野兽,在对冰冰一次次殴打后,又在南方寒冷的冬天里用冷热水交替将冰冰淋湿,并用扫把敲打其头部。

王某芬 十九岁 非法拘禁罪 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和这个群里其它女孩不同,王某芬是辍学后独自从贵州老家来温州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刚来温州时她在一家制鞋厂打工,但不到三个月,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刚开始来的时候,每天挣七八十块钱挺高兴的,那个时候很单纯。但是玩了夜场之后,100块钱我觉得是10块钱一样的。慢慢看不上以前的那种衣服,全都扔掉,整个人全都变了。

虽然已经独自在外闯荡了几年,但王某芬毕竟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从贵州小山村来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她很快便开始体验自己从未见识过的另一种人生,从此她和父母便断了联系。

曾遭受过欺凌 从被害者变成施暴者

2016年2月23日,16岁的女孩吴某因不承认自己和蹇某连的男友曾一起去过酒吧,为此被打。

2016年2月24日,吴某被打后的第二天,她在老师的陪同下前去报案,伤情鉴定结果为轻微伤,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调查,这一团伙疯狂的欺凌行为才得以遏制。

案发后,徐某静所在的学校和居委会向公安机关递交的情况说明,强调她在学校里表现良好,是班干部,在小区也是团结邻理,待人友善的好孩子,他们恳请司法机关能对她从轻量刑。

几乎群里的每个孩子都曾遭受过欺凌,时过境迁,当他们转换角色,从被害者变成施暴者时,他们甚至更为凶狠。同样在学校担任班干部的陈某云,自从加入了这个群体不久后,在学校,她曾经因为出手打人差点被开除。

专家:全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不够

今年6月,受检察院的委托,在本案的审查起诉阶段,心理咨询师林宣贤对本案中四名未成年人进行过心理问题评估以及心理干预。

林宣贤说,这些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害者,在成长过程中她们没有被呵护、被关爱过,导致她们不知道健康、正常的模式是什么样的。从人的心理发展讲,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孩子,他们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不一定能够理解的了。

除了法律以外,心理帮扶,包括家庭、社会要提供很多具体的帮扶措施。情感表达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需要通过很多外在的东西表达。目前,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孩子情感发展的关注度都不够。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