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城市更新方式转变 市场化推动变为政府主导

编辑:陶倩2017-01-05 18:16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新闻提要

2017年1月5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土委”)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新闻通气会(以下简称《暂行措施》),“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试点开展10个左右重点更新单元实施。

深圳城市更新将改变以往以市场推动为主,变成以政府主导

图为深圳市规土委办公楼规划大厦

深圳新闻网1月5日讯(记者 张玲)深圳老百姓称之为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的城市更新,从2017年开始要发生大的转变,从以往以市场化推动为主(开发商主导),变成以政府主导为主。

2016年12月29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予以印发,组织实施。

2017年1月5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土委”)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新闻通气会(以下简称《暂行措施》)。深圳新闻网记者从《暂行措施》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试点开展10个左右重点更新单元实施。

2009年以来,在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的基础上,深圳市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更新模式,城市更新工作逐步纳入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城市更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708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城市更新用地供应13.4平方公里。

2012、2014年,深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两版《暂行措施》,对推动和深化城市更新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规划国土委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情况开展了广泛调研,广泛听取市相关部门、各区政府、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新一版《暂行措施》,历经近一年时间、三十余稿次的修改后,上报市政府并通过审批。

 

深圳市城市更新局局长王策飞(中)介绍最新版《暂行措施》的变化

城市更新局局长王策飞介绍说,目前深圳市的城市更新以市场化推动为主,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往往根据权属边界和拆迁难易程序来划定拆除范围,整体统筹不足;

二是市场利益导向,选取的更新区域与我市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城市功能亟需完善区域存在一定偏差;

三是城市更新单元规模偏小,大型公共配套难以落实。

对此,《暂行措施》创新提出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重点更新单元方式,主要针对区位重要、对城市发展带动作用强但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市场动力不足或达不到现有政策要求的片区,由区政府组织进行更新计划申报、更新单元规划编制,选择市场主体进行整体实施,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方面的作用。

王策飞表示,最新版《暂行措施》以推动重点更新单元开发为契机,强化了规划统筹、区域统筹;以简化地价测算体系为突破口,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以利益共享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更新在公共配套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城市更新是城市功能提升与再造的系统工程,是消除安全隐患、治理城市顽疾的民生工程,是盘活土地资源、促进产业转型的治理工程。

记者注意到,暂行措施中提到,“申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计划的城市更新单元,拆除范围内权属清晰的合法土地面积占拆除范围用地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合法用地比例)应当不低于60%。合法用地比例不足60%但不低于50%的,拆除范围内的历史违建可按规定申请简易处理,经简易处理的历史违建及其所在用地视为权属清晰的合法建筑物及土地。”

对历史违建进行简易处理应该如何理解,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考虑到城市更新和历史违建疏导这两个政策衔接,暂行措施提出了上述做法,即历史违建经过简易处理可以纳入城市更新的范围来。简易处理并不是历史违建确权标准上的“简易”或“降低”,考虑到历史违建纳入城市更新范围时需要拆除,简易主要体现在消防等环节。

图为水贝村拆迁改造工地(资料图片)

 

深圳市规土委新闻通气会现场

 

最新版暂行措施有啥变化

【试点重点更新单元开发】

做法:《暂行措施》创新提出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重点更新单元方式,主要针对区位重要、对城市发展带动作用强但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市场动力不足或达不到现有政策要求的片区,由区政府组织进行更新计划申报、更新单元规划编制,选择市场主体进行整体实施。

意义:重点更新单元的目标是完善城市功能结构、优先落实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市各级中心和重点区域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试点开展10个左右重点更新单元实施。

 

简化城市更新地价体系

做法:针对市场普遍反映的城市更新地价体系复杂、测算繁琐的问题,《暂行措施》对城市更新地价体系进行了梳理,整合地价标准类别,简化地价测算规则,建立以公告基准地价标准为基础的城市更新地价测算体系。

意义:政策出台将有利于降低城市更新地价测算复杂度,提高地价测算效率,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参与城市更新的企业在项目前期进行经济平衡测算,保证项目在经济平衡方面的可实施性。

图为2016年年底进入拆迁重建阶段的水贝村工地外围围挡(资料图片)

【提升公共配套设施力度】

做法:考虑城市更新项目一般都位于公共配套设施较为匮乏的区域,公共配套设施的配建要求往往不能满足片区要求,《暂行措施》提出城市更新项目要在现有全市通行的规划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共配套设施的配建力度。

对于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配套用房,要求在《深标》基础上额外增配50%且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该部分增配的社区级公共配套用房具体用途可由区政府根据配套需求情况灵活确定。

对独立占地的公共配套设施,要发挥城市更新规划统筹作用,整合周边国有未出让用地,进一步扩大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规模。

《暂行措施》还要求加强对城市更新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公共空间及公共通道的有效利用和监督管理,保证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可达性与便利性。

意义:通过上述政策,预计城市更新配建的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配套用房建筑规模将由“十二五”期间的56万平方米提升至“十三”期间的105万平方米,增配49万平方米。

 

【多渠道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

做法: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定的若干措施》的文件精神,《暂行措施》提出了城市更新中多渠道、全方面加大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的筹集、建设力度。一是大幅提高城市更新项目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

其中,城中村的一、二、三类地区的基准配建比例分别由12%、10%、8%提高至20%、18%、15%;工改居的一、二、三类地区的基准配建比例分别由20%、18%、16%提高至35%、33%、30%。

创新人才公寓配建制度,将城市更新项目中一定比例的商务公寓建成后移交政府,作为人才公寓纳入全市住房保障体系管理。

鼓励轨道站点周边、符合条件的现状旧工业区调整规划功能用于建设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

意义:通过上述提高配建比例、配建人才公寓的政策举措,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更新将配建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建筑面积662万平方米,与“十二五”期间配建284万平方米相比,配建规模将提高133%。

经初步测算,通过上述现状旧工业区调整规划功能建设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途径,预计至2020年可提供300万平方米左右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