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7-01-03 07:28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让我们一一细数这“十件大事”。
■大事1 我市出台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人才发展及高等教育、人才安居五大政策,大空港新城、华星光电G11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
供给侧改革为深圳注入新动能
四大未来产业成增长新引擎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绘年轻的深圳,“改革创新”当仁不让。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深圳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加大对创新的扶持力度。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通过全面深化“创新”二字,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出一片新天地。
政策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3月,深圳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三份文件,以政策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深圳出台了62条措施,从“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强化对外合作,打造开放创新引领区”、“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区”四个方面,全力打造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升级版,加速深圳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进程。
在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方面,深圳出台了八大方面共37条措施,包括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提升质量品牌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加码鼓劲,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智造”转变。
在促进人才优先发展方面,深圳共从20个方面提出了81条具体措施,通过实行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培养紧缺专业人才、强化博士后“人才战略储备库”功能、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培养载体等方面,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土壤,提升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创新人才在深圳安居乐业,深圳还于2016年9月出台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从创新和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加大人才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建立健全人才住房工作保障机制三大部分,进一步缓解人才住房困难、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增强人才吸引力。
引才留才育才构筑智力支撑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供给侧改革”做配套。在《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与人才引进、人才安居、人才培养等有关的系列文件实施背景下,深圳积极建设人才强市,提升人才宜居宜业指数。
截至2016年10月,深圳已累计引进孔雀团队和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95个,团队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医疗器械、先进制造及新能源等众多新兴产业领域。同时通过认定和评审,引进孔雀计划人才1800余人。一批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有效提升了深圳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培育本土人才方面,深圳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基础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进展顺利。2016年11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拿到了教育部的批文,2017年开始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计划2018年启动博士招生工作。一批专业化、开放式、国际化特色学院正成为深圳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
而在人才安居方面,2016年,深圳市共开工和筹集保障房和人才安居房6.12万套,竣工5.17万套,实际供应4.2万套,全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为解决领军人才后顾之忧,深圳全年共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约2.07亿元,惠及高层次专业人才共2807名。
新旧动能转化力量逐步显现
通过产业的前瞻布局,深圳以结构优化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目前,深圳已规划布局了生物、新能源和互联网产业、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并出台了相关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推动服装、钟表、眼镜、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深圳新旧动能转换力量日渐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生产总值13768.36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省全国增速。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710.05亿元,增长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74.4%。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5515.61亿元,增长11.2%。
最新出炉的2016年深圳财政年终结算数据亦显示,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超过7900亿元,比上年增长9.1%。新兴产业税收快速增长,1-11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实现税收1631.4亿元,增长21.9%,其中互联网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增长33.1%和41%,成为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6年8月,《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及去产能促转型、去库存稳市场等五大行动计划公布,明确了深圳未来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步骤。可以预见,新常态下,深圳依靠创新驱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爆发出更多令人期待的新动能。(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