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袁隆平的理论遗产:从55年前的开创性论文到杂交水稻总设计师

编辑:柳娜2021-05-25 09:58内容来源:澎湃新闻

新闻提要

5月2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外,哀乐阵阵,冒雨前来献花悼念的群众络绎不绝。该中心二级研究员彭既明坐在三楼办公室内,双手掩面,悲痛难当。作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彭既明跟随袁隆平21年。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成功后,袁隆平开始进行超级杂交稻攻关。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随后袁院士设立亩产8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完成。紧跟着2007年开始进行亩产900公斤攻关,这个项目由彭既明负责实施。“通过几年的品种选育、技术积累,筛选具备超高产潜力的超级稻品种和生态区域,在湖南定点5个县,固定4个县,一个县游动,年年换一个攻关基地,探索新的高产点。”

回忆起2011年亩产900公斤攻关的验收经过,彭既明仍历历在目。

这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原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及彭既明等一行5人,从长沙出发驱车赶往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一路上,气氛沉重。当日中午抵达隆回县城后,袁隆平问彭既明:“这次,超级稻亩产过900公斤,你真有把握吗?”

彭既明答:“过不了,任凭您处置!”袁隆平立马决定行文,通过省农业厅向原农业部科教司发出申请9月18日在隆回县羊古坳现场验收超级稻的报告。

然而,现场测产的前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彭既明一晚没睡,生怕雨水过多,水稻大面积倒伏,多年的辛苦与梦想就要付诸东流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跑到田间查看,水稻没有倒伏。现场测产,彭既明交给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界的“答卷”是:108亩超级稻平均亩产926.6公斤。 

2006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粮食增产战略设想,以期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的粮食,在湖南年示范推广1500万亩,产出相当于2000万亩田产的稻谷,为农民增产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种三产四”工程实施第十一年的2017年,袁隆平的目标实现了。彭既明是该项目的执行主持人。

2016年,袁隆平提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该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成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2016年,为开拓我们国家水稻生产新的增长区域,袁隆平提出了耐盐碱水稻。通过结合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海水稻会种得更好、口感更好。

2019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实测亩产突破1000公斤。

“他就是这样,不断设立目标,不断攻关,不断完成,不断进取,矢志不渝。”彭既明说,“这是他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地方。”

袁隆平赠给彭既明的字。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编辑:柳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