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为何那么早就发现新冠肺炎“人传人”?

编辑:刘婷2020-04-08 08:21内容来源:晶报

新闻提要

依赖市疾控中心敏感的监控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以及市卫健委在非典时期总结的“五早”“四集中”防控经验,在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深圳再次先于很多城市“醒过来”。

原标题:深圳为何那么早就发现新冠肺炎“人传人”?

晶报2020年04月08日讯 2019年12月30日,风平浪静的深圳市疾控中心媒体信息监测系统突然弹出一条信息: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深圳市疾控中心立刻警觉起来。为了确认信息的可信度,他们给在武汉疾控中心的相关人员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对方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信息的真实性。“通常没有否定就代表肯定。”得到武汉方面“非否定”回复后,12月31日下午1:40,市疾控中心迅速召开了“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启动布置会”。

此时,在距离疾控中心15公里的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罗乐宣的神经也警觉起来。12月31日上午10点多,市卫健委有关处室将在微信上看到的“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于2019年12月30日下发的《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上报给他。冬季的深圳正值流感高发期,罗乐宣向有关科室做出了“处于流感季节,不要先入为主,有特殊的情况一定要做病原体检测,实验室能检测30多种病原体,要判断是什么东西,不要误诊,以为是流感”的指示。接到这个指示,抓过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俗称“非典”)防疫工作的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林,心也绷了起来。

依赖市疾控中心敏感的监控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以及市卫健委在非典时期总结的“五早”“四集中”防控经验,在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深圳再次先于很多城市“醒过来”。

2019年12月31日,深圳动了起来

2019年12月31日下午,开完会后,市疾控中心业务科迅速拟了一个行动情况通报市卫健委。当天下午,即时拟定的防控指引发到了全市各区疾控中心的工作群。“同时我们和各区疾控中心通了气,要求各区密切关注我市重症肺炎和相关死亡病例的信息,并做好检测试剂、防护用品、技术能力的准备。”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冯铁建回忆,当时他怀疑是SARS又来了。

行动情况通报到达市卫健委当天,主管卫健系统的副市长吴以环指示:“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做好联防联控工作,降低流感疫情风险。”当天晚上,市卫健委指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三医院”)为“不明原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也在这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国勇教授从其他专家处听说了“不明原因肺炎”,他将该信息立刻反馈给了香港特区政府。1月4日,香港将疫情防控级别提高到“二级(严重级别)”。

得到香港提高疫情防控级别的消息后,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兵与深圳海关领导就有关情况进行了电话沟通。1月5日上午10点半,在市卫健委的委派下,冯铁建率领疾控专家组到深圳海关大厦与相关单位商讨不明原因肺炎防控事宜。这个会上,专家组提出“加强对来自武汉的出入境旅客的健康监测评估和转诊转介”的建议。

2020年1月8日,警报拉响

1月8日晚,市疾控中心接到福田区疾控中心报告,称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发现了一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收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传防所立刻启动调查。第二天,针对该名疑似病例,疾控中心对其进行了15种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的检测。“查出来的结果全是阴性。患者有症状,结果却是阴性,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的定义。”冯铁建介绍,1月10日,该病例的亲家公、亲家母晚上9点前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发现有流行病学史,港大深圳医院很警觉,马上做隔离处理,并联系市三医院。3小时后,他们由负压救护车转诊至市三医院收治。“当时袁国勇团队已经做出了覆盖所有动物冠状病毒基因的快速测试盒。港大深圳医院把他们一家人的核酸马上送了检。”

这起家庭聚集病例拉响了深圳的警报,1月10日,市疾控中心召集各区疾控中心应急办负责人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后,深圳全市疾控系统启动应急值班。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省首个本地新冠肺炎病例须将样本和患者病历资料送报国家确诊。1月13日,国家疾控中心公布了基因序列。市三医院根据自己研发的诊断探针马上对首例疑似患者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检测结果是阳性,三院院长刘磊当即给我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后,罗乐宣指示将该病例再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市三医院马上使用自制试剂盒对首例疑似患者进行了病原体检测。1月14日,深圳市疾控中心根据国家送来的试剂盒,检测出该疑似患者的病原结果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然后将样本送至省、国家进行复核。1月19日,8日学苑社康上报病例的亲家公被国家正式确诊为深圳首例病例。在此期间,他们一家一直在市三医院隔离治疗。

警报全面响起

在等待首个疑似病例核酸初检结果的1月11日,深圳发生了另一件事: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了1名疑似重症肺炎病人(后经广东省、深圳市专家组联合会诊和病原学检测,该病例为细菌感染性肺炎)。“这位病人是印度人,病情进展得非常快。上午入院,下午进了ICU。”这个病例让李林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结合8日的病例,感觉情况不妙,当时马上就想到了非典。”

李林立刻给17年前主抓过非典的前深圳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谢若斯打了个电话。这通电话聊了1个多小时,两人在电话里回顾记忆和重新梳理了非典时期采取的各种防控、诊疗措施。谢若斯建议李林,坚持集中救治,以最快的速度把非典的资料清出来。“找资料找得很辛苦,17年前没有OA系统,办公场地搬了几次,电脑也换了。”后来在医政处档案室的一堆纸箱中,李林找到一个写着“非典相关材料”的资料盒。

用了一个下午,李林将文件过了一遍,形成了初步思路。“资料不太全,但非典过后,深圳很多的传染病监测预警、诊疗机制都延续下来了。”非典防控、诊疗最重要的思路是“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集中救治”——指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当时‘集中救治’的内涵也就是现在所指的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治疗。当然,非典时期并没有这么系统地提出‘四个集中’理论,却是这么做的。”

11日下午,市卫健委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小时内必须通过传染病直报系统进行报告,并立刻对病例进行隔离。由医疗机构在2小时内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经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按转诊流程送市第三医院隔离治疗。同一天,市疾控中心也要求各区疾控、社康、发热门诊进一步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调查溯源工作。

全国战役打响,深圳加快行动

1月14日上午10:30,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通报了武汉疫情,部署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并要求各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发布。市卫健委及下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等在深圳分会场参加了会议。当天晚上,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连夜了解情况后,作出批示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的要求。也在当天,市疾控中心获得国家下发的核酸检测试剂抗原。

当晚,市疾控中心传防所实验室的专家与检测人员干了一个通宵,给8日出现的“疑似病例”做了进一步检测。“当天傍晚6点40分,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向市卫健委和省疾控中心报告时,提出人传人的可能性。”冯铁建回忆,1月14日是深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自14日晚之后,深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就开启了24小时值班模式。

1月16日,是李林记忆中异常忙碌的一天。这天上午收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等方案的通知》后,当天中午医管处立即结合深圳的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简称《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对建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发热门诊及“五早”措施做了详细的规范与指引。《紧急通知》的附件内容还包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深圳版诊疗指引、临床医疗救治专家组名单及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设置规范。当天下午,这份《紧急通知》(第一版)在全市的工作部署会议上下发至各医疗机构。当天晚上,医管处加班对全市的医疗资源进行统计摸底,包括床位数、医护人员数,特别是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科等专业的医师和护士人数,同时向市急救中心了解全市救护车情况(包括负压救护车数量),以便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情况,统筹调配全市医疗资源。

1月17日,广东省副省长张光军和省卫健委领导与钟南山院士一起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巡查。这次巡查中,钟南山院士提出“人传人”的判断。1月20日下午2:30,在国家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出现人传人现象。当天晚上,市卫健委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深圳市49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名单》,深圳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公布发热门诊的城市。“其实在非典防控期间,深圳也向社会公布了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名单。10多年来深圳大的公立医院都坚持设置发热门诊,只是由于没有每年更新公布,发热门诊只有业内知道,没有向公众宣传。”李林介绍,这次第一时间再次公布发热门诊,是为了引导市民就近看诊,避免在过长的交通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

事实上在向市民公布之前,各大发热门诊已经按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就诊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核酸和CT筛查。“当时市领导要求卫生系统做到隔离者百分百核酸检测,密接者百分百核酸检测。”李林介绍,深圳也是全国最早实现免费核酸检测的城市之一。

“五早”“四集中”

深圳是怎样做到的?

非典过后的2004年,深圳市疾控系统建立了流行性感冒、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多个监控体系,各级社康中心及医院的发热门诊是监控体系的网底。“有异常情况,监测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冯铁建介绍,这次帮助深圳提前进入防疫状态的媒体信息监测系统,正是当年疾控中心建立的监测系统中的一环。敏感的疾控监控系统帮助深圳实现了“早发现”。

发现疑似病例后,按照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的指示,定点医疗机构会将疑似病例就地单独隔离治疗。“如果不马上找到密接者,不马上采取隔离措施,病就会传开来。在深圳,只要各级‘网底’系统发现有可疑病例,在核酸和CT结果未出来之前都会进行隔离。并且深圳有30余家医院有核酸检测与隔离条件。”冯铁建介绍,“早隔离”措施将深圳新冠肺炎患者的传染指数控制到了比较低的范围。“深圳大多数确诊患者都只在家庭内传播一至两个人。而韩国目前一个患者可以传播五六个人。”冯铁建透露,市疾控中心曾做过一个推演,若1月8日的病例没有被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只需晚一周,深圳的确诊病例数极有可能是现在的5-10倍。“新冠肺炎的传播性比SARS强,基本两天就是一代。”

1月14日后,深圳市疾控中心同时启动了三个实验室开展新冠肺炎检测工作,具备每日确诊检测600份新冠病毒核酸的能力。“这保证了尽早对疑似患者进行确诊、收治。”

对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而言,非典过后,大家心头的弦,就一直没有松过。每年临近春节,医政医管处都会处于备战状态。“每年都有流感、禽流感,也会遇到一些不明原因的病。这么多年下来,流感、不明原因的病怎样治、怎样做院感,都有一套比较规范的流程。”李林说。

“四个集中”是在非典时期总结并沿用的经验,李林解释道,集中救治的好处是可以调集全市最强医疗团队,整合全市最优医疗资源,科学高效开展患者救治工作;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护人员感染,也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按照标准的传染病医院标准建设的,该院的布局、流程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均与其他医院不同。“其他综合性医院的隔离治疗条件不太可能达到市三医院的水平,所以做好‘四个集中’是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也是对普通就诊患者的保护。”

市三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2003年的非典、2014年的登革热以及每年的流感、禽流感,市三医院都冲在防疫前线,且成绩卓著。1月17日,市三医院全员取消休假,全力投入新冠肺炎抗疫战争。

与此同时,深圳市医保局第一时间落实了医疗保障“五个全部”专项措施——全部药品和诊疗、全部疾病治疗费用、全部治疗过程费用、全部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全部医疗费用与医疗机构按项目付费并单列结算,并率先将发热门诊的核酸检测、胸部CT等筛查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为“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提供坚实经费保障。

此外,医保局还提前向收治医院拨付医保疫情防控专项预付金1.14亿元,确保疫情收治医院拥有充足的垫付资金,为战“疫”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根据预付款制度,医保局向648家定点医疗机构拨付预付金合计14.19亿元,确保各医疗机构拥有周转资金,助力定点医疗机构降低业务量下滑带来的影响。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是深圳的选择与答案

冯铁建认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深圳历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介绍,深圳市、区两级疾控机构人员构成中,公共卫生、检测相关专业的硕士与博士的比例接近30%,而市疾控中心博士、硕士的构成比例更是超过60%。且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主要领导基本都由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担任。他本人也是微生物领域的专家。作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地方疾控中心,深圳市疾控中心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广东省两个拥有确认权的疾控中心之一(另一个是广东省疾控中心)。“基于专业的力量,我们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

同样,“专业的力量”也体现在深圳市卫健委的管理当中。李林介绍,市卫健委的医管处、公卫处等业务处室负责人基本由医疗、公卫相关专业的人担任。他本人原来也是医生,后来一直从事医政医管工作。“罗乐宣主任本人也是学医出身,在医院当过医生、院长,临床和医疗管理经验均相当丰富。罗主任一直强调,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干好活。”

作为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传染性疾病控制的难度指数远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之上。这次新冠肺炎,深圳再次提前动起来,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冯铁建认为,在这些“能打”的成绩背后,除了“专业的力量”,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我觉得这次深圳能一如既往地做到‘先动’,与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开明有莫大的关系。深圳市政府愿意相信专家意见、相信专业力量。”冯铁建认为,深圳市委市政府这种基于“科学、规则、法治”的现代化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精髓。

晶报特别报道组

[编辑:刘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