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聚焦两会

龙华区重绘产业发展蓝图 打造“六个区” 为“中轴提升”贡献龙华力量

编辑:陶倩2019-01-25 15:05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新闻提要

政府工作报告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宏远,充分体现了作为深圳市中轴新城的龙华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全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规划中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的气魄和决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孙波


1月24日,龙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区委书记杜玲出席大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晓东主持大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纳沙代表龙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争当尖兵,走在前列,龙华区勇当中轴提升排头兵。图为龙华区北部片区观湖天桥夜景。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龙华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审时度势分析了龙华区所处的发展新阶段,围绕区一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建成改革开放主力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位建设示范区、民生幸福活力区、共建共治共享典范区、基层党建先进区,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努力在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中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报告详细部署了2019年九项重点工作,其中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宏远,志向远大,充分体现了作为深圳市中轴新城的龙华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全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规划中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的气魄和决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持续优服务、降成本、拓空间,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缓解“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带来的巨大压力。主要内容包括:

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落实“深圳90”改革,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报建流程,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和办理总时限再压缩。加快推出一批“秒批”事项,实现无人工干预审批。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领域。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力争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100%按时办结。上线政策查询和企业诉求分拨系统,提供智能化精准化企业服务。深化重点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机制,逐步推广预约式上门服务,新建5个园区政务分厅和4个企业服务站,千方百计让企业好办事、办好事。深化领导挂点企业服务,实地解决企业诉求。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推出降成本六大措施。严格落实全市营商环境改革“20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办法等一批降成本措施,重点降低企业用地、用房、用水用电、用工、融资、税费负担等六类经营成本。

实施产业空间“三个百万”计划。加快整合百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新增产业用房百万平方米以上;提升改造工业园区百万平方米以上;全面铺开第二批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工程,力争今年完成100万平方米。

持续推动优化升级,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

报告提出,坚持毫不动摇发展实体经济,以更强决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抓产业提质。进一步做实做细产业规划,促进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时尚创意等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内容包括: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提升和应用拓展,加快智能无人驾驶研发基地等项目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省级人工智能核心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两大基地;改造提升特色产业,支持传统制造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加快推动卡尔丹顿、柏宝龙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化,提速瓷谷产业园建设,支持大浪服饰、永丰源陶瓷、观澜红木、观澜版画等打造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等。

抓项目提速。坚持以大投资、大项目促进大开发、大建设,全年安排政府投资项目670个、总投资101亿元,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50亿元。

抓企业提效。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针对性做好特大型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贴身服务,鼓励富士康进行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智能制造高地。深入推进“百十五”计划,加快引进行业500强、独角兽企业等大企业好项目,着力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3家、十亿级企业10家、五亿级企业10家以上。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排头兵。

持续凝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发展新动能

报告指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更实举措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

做实梅观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编制梅观科技创新走廊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着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以石墨烯、燃料电池等为前瞻布局的科技产业体系。推动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启动深港合作龙华示范区、深莞智造协同示范园等前期工作等。

加快补齐原始创新短板。布局一批重大基础科研机构,推动深圳第三代半导体、数字生命研究院等市级重大研究机构加快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等基础研究机构尽快落地。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建立研发机构,启动深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建设,加快引进哈工大先进材料应用研究院。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计划,集中力量在生命健康、第三代半导体及芯片、量子信息、数据计算等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巩固放大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充分发挥龙华产业基础雄厚、配套齐全、链条完整的优势,着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三大体系,努力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内容包括: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扎实推进科技金融支持计划等。

加速集聚和培育创新人才。深入实施“龙舞华章”计划,加快人才街区、人才绿道、人才大数据平台建设,力争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50名、创新创业团队3个以上。实施“龙华工匠”培育集聚计划,力争新增技术技能等基础人才2万名以上。实施熟练产业工人培训提升计划,加大政府补贴企业自主培训力度,完成各类公益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促进普通工人向熟练工人、技术骨干转变。强化人才保障,健全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着力解决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让人才集聚龙华、扎根龙华。

持续推进区域合作,打造湾区战略重要支撑点

报告指出,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更高站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支撑点。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高标准打造“三城两镇一商圈”,有效提升对周边区域辐射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高标准打造北站新城,强化与港澳合作共赢。深入挖掘北站快速直达香港的交通优势,以“深圳新中心”的定位建设北站新城,成为深港合作的桥头堡。探索建设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港澳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一步深化与香港、澳门在人才发展、科技创新、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打造深港合作示范区域、超级总部基地。

加快北部片区开发建设,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抢抓全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机遇,推动“观塘凤”深莞协同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深圳北部科技、文化、商业中心,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鹭湖新城要加快区“四馆”和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群前期工作,推动生命健康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辐射深圳北部及周边城市的区域性科技文化中心。九龙山智能科技城要争取纳入市重点区域,着力打造深莞惠区域合作的产业创新中心。龙华现代商贸片区要加快壹城中心、海岸城等城市更新项目进度,建设商业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市级商圈。

加快两大国际化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打造两大国际化特色小镇,提升国际影响力。大浪时尚小镇要加快7个社会投资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客厅、驿站等项目落地,规划建设时尚酒店、国际时尚设计学院,高标准办好中国服装大会等特色品牌活动,打造国际知名时尚高地;观澜文化艺术小镇要完成小镇城市设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规划展厅,加快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保护性开发,筹建国际版画学院,办好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大型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小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