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05-23 09:1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委员名片方晓立,龙华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社会委兼职副主任。区委卫生工委专职副书记,区卫生健康局调研员。
龙华区有大船坑舞麒麟、观澜赛龙舟、永丰源红柚彩瓷“满堂红”、麦金画制作技艺等12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项目传承、生存与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项目参与者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从事非遗项目成就感差、收入低等也阻碍项目的传承。
二是发展和传承面临断代问题。非遗文化的传承接力缺乏新生力量,参与人员大多为中老年和退休人员。三是非遗项目组织资金匮乏。除了永丰源陶瓷能以产品形式销售外,目前大部分非遗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民间募集和政府保护经费。
因此,为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建议:
一是以兴趣带动传承,让非遗“活起来”。可由区、街道组织举办非遗项目的各类比赛、展演活动等,培育更多人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爱好。
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让非遗“专起来”。成立区非遗发展中心,给予一定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设立非遗项目专项保护和传承基金,对非遗项目的排练、演出、参加比赛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组织专家对全区非遗项目进行理论研究和挖掘。
三是商业化产业化运作,让非遗“红起来”。可引入商业资本,加大非遗项目衍生品开发,如开发销售麒麟衍生工艺品、小龙舟模型等。推广商业演出,寻找同非遗项目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如将麒麟舞与观澜客家山歌结合创新,打造现代舞台剧。打造走红项目,促其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推出客家嫁娶、祭祀、庙会等活动,在观澜版画基地、山水田园等地定期举办演出。
四是拓展对外交流参赛合作,让非遗“动起来”。鼓励非遗项目“走出去”,通过资助非遗项目参加省内、港澳乃至东南亚的演出活动,扩大影响。可以创新思路,把合适的外地非遗项目“请进来”在龙华落户,吸引各地优秀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来龙华做强壮大,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延续发展。
五是打造文化体验场馆,让非遗“常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如版画基地、版画博物馆等,或在观澜老街等古迹和城中村的升级改造中,建设文化体验街非遗项目展区,展现非遗项目等本地优秀文化魅力,让市民在休闲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非遗项目的韵味和风采。
龙华区政协委员 方晓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