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8-11-08 07:58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委员名片邹小红:龙华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深圳市龙华区直属支社委员。现任龙华区环保和水务局环境监测站站长。
健康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础,公共体育设施是促进居民户外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载体和引擎。龙华成立行政区一年多以来,城区人口不断增多,但严重匮乏的公共体育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形成新的矛盾。
受困于日益紧张的建设用地,新增大体量的公共体育场馆在短期内困难较大,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成为目前缓解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但在调研中发现,辖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校主动开放的积极性低,不少学校对于设施开放后挤占学生锻炼资源、设施设备维护困难、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存在担忧,因此持谨慎或消极态度,而且设施开放的责任划分不够明晰,导致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设施难以共享互补。据教育部门信息公开显示,截至2017年5月,全区有民治小学、玉龙学校、观澜中学等13所学校对外开放相应的体育设施,但根据群众反馈,开放程度并不理想。
为使学校体育设施实质开放成为常态,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严格落实责任。提高学校领导对开放体育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在建的及前期规划的学校建设,要兼顾考虑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管理便利程度和学校的体育教学秩序。有关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关于从2015年1月1日起非寄宿制公立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实行开放的规定,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成效纳入考核内容,并接受群众监督,对未能做到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二、完善制度规范,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开放场地使用的规章制度,通过配备安保人员、安装摄像头、合理设置安全隔离等设施,进一步规范健身设施的使用,保障对外开放的秩序和安全,消除学校的后顾之忧。同时,对设施进行相应的实用型改造,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抗损耗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做好宣传引导,强化合作交流。加强政府、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学校争取划分更多场所开放时间段,社区可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成立健身小组、健身俱乐部等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协助和引导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满足居民健身需求,共同构建良好的体育健身服务网络。
龙华区政协委员 邹小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