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区卫生健康局:党建引领为“健康龙华”注入源头活水

编辑:陶倩2022-07-01 15:10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

做好卫生健康工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关乎群众身心健康及切身利益,离不开党旗的引领。一直以来,龙华区卫生健康系统始终高举党旗干事业,筑牢政治堡垒,驱动“红色引擎”,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卫健工作的战斗力,全面推进“健康龙华”建设,做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党建引领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动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龙华区卫生健康系统将党建工作视为“源头活水”,将其浇灌到卫生事业发展各环节、各阶段,多角度、多形式融入医疗卫生业务,发挥“党建+”的强大动力和整合力,让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点燃党建引领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医院是高质量发展卫生事业的大载体,区委卫生工委抓方向,推进政治建设从“外部要求”向“内化主动”转变:指导3家区属公立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医院党委书记与院长分设,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设置配齐党委专职副书记,专心专责抓党建,强化医院党委作用;指导区属医院完善章程和议事规则,发挥公立医院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为提升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区委卫生工委抓成效,推进党建引领从“面上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把支部建在科室上”,持续优化调整卫健系统的党支部,从2个党委、26个支部发展为3个党委、4个党总支、72个支部;实施“头雁”工程,支部书记由党员科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担任,培养一批党支部和学科“双带头人”,向“每一个科室都是坚强的战斗堡垒”迈出坚定步伐。

新冠疫情防控中,党旗一挥,“医务白”闻令而动、向疫而行!疫情防控任务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在“疫”线,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引领着全系统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绘就一幅“支部建在一线上,党旗飘在阵地上,身份亮在岗位上,党员冲在火线上,作用显在效果上”的壮丽战疫画卷。

画卷上,一批可亲可敬的防疫“大白”走入龙华人的心中,他们是被封控区患者赞誉为“超级耐心、仔细、温暖”的社康医生裴曦;在核酸采样一线偶遇儿子,为一声“妈妈”破防的护士肖丽;将“移动产检车”开入管控区为孕妈提供产检服务的医生陈禄英;即将退休但仍日夜坚守在流调消杀一线的公卫医师陈自然;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的卫生监督员杨明杰;还有奋不顾身纵身一抱挽救跳楼轻生者的心理医生陈雪莲……

疫情之下全力打好医疗服务“主动仗”

2022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卫健系统两线作战,在“疫”线前方,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开展流调、采样、消杀,在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提供医疗服务、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在医院“大本营”,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为手段,全心全意为龙华百姓提供安心、安全的医疗服务,给龙华人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做孕妇儿童的健康守护者。

今年3月,根据疫情变化,部分街道划定“三区”。正当孕产妇群体焦虑万分时,区妇幼保健院跟孕妈喊话:“别慌,我们来找你!”线上,迅速为“三区”孕产妇组建“孕产妇需求关爱群”,由产科医生、护士追踪随访管理,对怀孕37周以上、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橙色”的孕妇等进行重点一对一跟踪服务,形成专业安心陪伴服务机制。线下,开通“爱心专车”免费接送孕产妇就医,将“移动产检车”开进管控区,为“三区”孕产妇提供上门服务。灵活变通的服务与高效的行动,将“医务白”的担当值、温暖值拉满。

自划定“三区”以来,服务300多名孕产妇,孕产妇就诊9人次,4名宝宝健康顺利出生,儿童地贫输血治疗1次。

做门诊慢病群体的健康保护者。

一些居民需定期进行特定护理,去医院又不方便,怎么办?“网约护士”上门去!百岁老人刘奶奶因吞咽能力差,几年来都通过胃管注入流食维持营养,为避免胃管堵塞、局部感染,需定期到院更换胃管。3月,刘奶奶家人发愁了,胃管已到更换时间,但因疫情出门不便,老人也经不起路上颠簸。抱着试试心态,家人找到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卡,扫码,下了更换胃管的单,“嘿,一扫码,成功了!”接到订单,做好防护工作后,该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士魏艾和骆丽芳快速上门,顺利帮助老人替换胃管。家属这才松口气:“疫情形势严峻,医院还不忘上门帮忙,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太感谢了!”

疫情期间,“医务白”面向辖区300多名“两病”患者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取药困难患者等慢性病群体提供取药上门服务,保障患者的服药需求。

做急危重症群体的健康捍卫者。

彼时,一场深圳上海两地专家远程会诊也在区中心医院首次进行。一名“全血细胞减少”病患经多次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后,仍有“云雾遮月”的病情谜团。治疗耽误不得!借助新媒体手段,该院血液内科主任王素云带领科室人员,与上海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科主任李军民教授开展一场“特殊的远程会诊”,患者也参与其中,提出疑问、顾虑,咨询进一步诊治、复诊情况。不出龙华也有全国名医看病,病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期间,3家区属公立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优势,利用专科远程会诊服务为有需要的患者及时提请专科会诊协助诊治。面向急危重症、恶性肿瘤、血液透析等高风险患者群体,区属3家公立医院建立应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畅通紧急住院绿色通道,响应并处置有关患者突发事件,累计为20名高风险患者提供紧急住院治疗,开展应急处置49人次。

推出“党建引领·健康惠民工程”暖民心

党建引领护健康,惠民服务暖人心。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疫情之下,结合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和往年工作经验,区委卫生工委推出2022年“党建引领·健康惠民工程”行动计划,为居民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

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管理,这要求健康管理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推动关口前移,做到早预防、早管理,纵向来看是指贯穿于人的出生、生长、发育、衰老等全过程健康管理。

“党建引领·健康惠民工程”行动计划共包含“优生优育”“青苗护航”“安心陪伴”和“关心关爱”等4大主题健康惠民工程、20个健康子项目,每个健康惠民工程下开展若干个健康项目,覆盖、加强对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干预。比如,针对婴幼儿,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喂养与营养改善、听力筛查;针对青少年,展开近视防控、脊柱侧弯筛查、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等;针对成年人,提供两癌筛查、急救知识培训、职业病防控等;针对中老年人,着重开展“银铃安康行动”、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等。另一方面,完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机制。

区委卫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的每一项子项目均由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委督办-党委(党总支)领办-党支部经办”的工作机制,联合责任部门与街道、社区、学校等机构共同推进,提升党建引领健康治理效能。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张春燕/文 记者 陈建华/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