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

编辑:谭悦2022-05-24 09:53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我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再获国家通报表扬!日前,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因工作突出,获评首批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

深圳市智美汇志5G数字产业园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是我市首个以5G数字产业和电商物流为主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深圳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区-街道-社区-企业(工商业园区)、行业商协会”四级多元调解网络。

龙岗区平湖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开展普法宣传。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周雅莎 文/图)我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再获国家通报表扬!日前,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因工作突出,获评首批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深圳市充分发挥调解在处置劳动争议中的基础性、源头性、预防性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以“六个率先”深化制度机制改革,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据统计,2021年,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数为113138件,同比上升22.57%;其中调解成功案件数为85165件,同比上升39.39%;调解成功率为75.28%,同比增加9.09个百分点。

1

制定全国首个劳动争议调解地方标准

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调解能力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深圳勇开先河,率先探索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机制改革,不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调解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就具体概况来说,在深化制度机制改革上有“六个率先”,即率先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特区立法、率先制定全国首个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标准、率先建立“以案定补”激励制度、率先探索“调裁诉”一体化衔接机制改革、率先构建四级多元调解网络、率先探索重点平台企业设立调解组织。

“为更好地应对深圳劳动关系发展复杂化以及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圳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和统一化管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基层平台缺乏、调解员积极性不高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市人社局积极推动《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专节,将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企业建立调解组织、“调裁诉”一体化平台建设、调解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等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同时,坚持标准引领,出台了全国首个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标准——《深圳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范》,明确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员、调解办案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具体建设要求。

“目前全市约150家有较好基础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为标准化试点,龙岗区平湖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便是其中一家,从基本的悬挂相关调解标识,调解工作程序、工作职责和调解员行为规范均上墙公布等,到建立告知引导、调解登记、调解处理、督促履行、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调解员管理、业务学习等工作制度,全面加强规范管理。”平湖街道劳动办主任宋一凡为规范的出台叫好,他认为通过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街道调解中心实现了“五个标准化”运作:即“调解文书标准化、处理程序标准化、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报送标准化、调解员履职标准化”,有效提升了调解能力。

2

率先实施“以案定补”激励制度

激发调解员积极性提升工作效能

“以前调解员收入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想干活,把很多本可以调解的案件推到仲裁去。工作经费有了保障后,调解员的辛苦工作得到了认可,多干多得,大多数调解员就能积极主动地去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使‘抓早、抓小、抓苗头’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宋一凡切身感受到了激励制度对于调动调解员队伍积极性的作用。

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处置工作,都离不开劳动争议调解员的辛勤付出。劳动争议调解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耐心态度,为争议双方提供快捷高效的调解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圳出台《深圳市劳动争议调解办案补贴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实施了劳动争议调解“以案定补”激励制度。也就是说,建立“以案定补”激励制度,提高调解员待遇,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效能,明确案件分级补贴标准及财政支出风险防控要求。对经区人力资源部门认证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中的调解员(公职人员除外),成功调处劳动争议案件并且履行完毕或者置换仲裁调解书或民事裁定书的,按规定发放办案补贴。

调解员在调解劳动争议案件成功后,通过市劳动争议调解信息系统提出办案补贴申请。对于简单案件,案件涉及人数为1至3人,每案补贴300元;案件涉及人数为4至10人,每案补贴500元;对于疑难案件,案件涉及人数为11至29人,每案补贴1000元;对于大型群体性案件,案件涉及人数大于30人,每案补贴2000元。大型群体性案件也可根据处置要求进行分案,每件案件分案不得超过3个且每件涉案人数不得少于30人,即每宗最高补贴6000元。

“‘以案定补’就是好!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调解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一位基层调解员透露,化解矛盾纠纷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力不讨好,“以案定补”将彻底改变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状况。据统计,“以案定补”激励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21年,全市共计发放劳动争议调解办案补贴140万余元,有效提高了调解员待遇,激发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3

率先构建四级多元调解网络

从源头上妥善化解矛盾苗头

“辖区内一港资企业突然宣布结业,引发劳资纠纷。”今年元旦期间发生的一起企业纠纷让宋一凡印象深刻。年关将近,必须要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大家过个好年。宋一凡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法院法官等第一时间赶到厂区,引导工人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首要是解决欠薪问题。”宋一凡向记者介绍,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要求老板尽最大努力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经过耐心劝说,老板最终把去年12月份的工人欠薪支付过来。随后,调解中心组织劳资双方就经济补偿金进行调解,经过一整晚的耐心释法和说服教育,厂方代表与工人代表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向深圳市龙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出具了仲裁调解书,由员工代表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随后查封其对公账户及工厂相关资产,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我们始终坚持把调解作为处理劳资纠纷的第一手段,从源头上妥善化解矛盾苗头。”宋一凡介绍,平湖街道不断完善“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多元调解网络,构建街道辖区范围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夯实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基础。街道调解中心集中精力调处重大劳动争议,起到集中化解、重点突破的作用;社区承担解决人少案轻的争议,在企业与街道之间发挥协调沟通、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各级调解组织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及时有效处置,切实保障劳资双方当事人权益。

同时,调解中心加强调解与仲裁、监察执法的联动,打破内部信息壁垒,整合信息资源,把调解工作贯穿于劳动信访、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的各个环节,形成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与仲裁的准司法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外勤、执法和仲裁三支专业队伍作用,综合助力调解工作,形成劳动争议调处联动机制。特别是在重大劳资纠纷处置工作中,建立了“部门联调·协同作战”机制,依法依规妥善处置了多起易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重大劳动隐患得到有效处理。

宋一凡说:“我们还依靠科技赋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利用龙岗区劳动争议阳光调解系统,实现了劳动争议诉求统一受理,快速流转和全程管理,近三年年均调解案件1400宗,2021年调解成功率达93%,保障了辖区内劳资关系平稳可控。”

“实践证明,深圳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区-街道-社区-企业(工商业园区)、行业商协会’四级多元调解网络,同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阶段,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4

率先探索“调裁诉”一体化衔接机制改革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2021年,坪山区仲裁委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83件,同比上升6.38%,增幅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7.2%;坪山区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38宗,同比减少近10%。”自坪山区试点劳动争议“调裁诉”一体化工作机制以来,坪山区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坪山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劳动争议‘调裁诉’一体化处理工作,实现调解、仲裁、诉讼工作属地范围一体化无缝衔接,就是要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样板。”据介绍,深圳畅通调解与仲裁、诉讼的衔接机制,试点实行“引导当事人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仲裁机构委托调解组织进行案前调解、法院强化诉前调解”三结合方式,充分发挥调解柔性、快速化解争议的积极作用。

据介绍,坪山区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化调解的“四位一体”调解平台。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全区劳动争议调解、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业务规范、培育调解队伍等,依托辖区街道综治办,建立劳动争议“调裁诉”一体化服务实体平台,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站,推进建立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支撑配合调解机制,作为实现争议调解供给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在各街道成立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站,提供劳动争议诉讼服务指导、调裁审衔接枢纽服务。孵化劳动关系枢纽型社会组织——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依托促进会推进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推动辖区四大重点发展产业组建行业调解组织,建立海科兴、生物医药园等11个园区调解组织,提供纠纷调处、劳动关系和谐氛围营造等服务;建立企业调解组织,联系辖区重点企业人事高管组建劳动关系实战专家队伍,实现争议调处力量的社会化广泛分布。同时,培养专业化力量“新血”,建立特邀调解员队伍,其中辖区企业人事占比超过80%,成为区域内争议调解主力军;聘任社会化专业人员担任兼职仲裁员,缓解劳动仲裁办案压力的同时,拓宽社会化专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处的渠道。

5

探索重点平台企业设立调解组织

最大限度将争议预防化解在萌芽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维护新一代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促进包括物流、电商、外包服务等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地持续发展,深圳率先于全国探索在平台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去年我们专门出台了《深圳市重点平台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方案》,推动在重点平台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充分发挥调解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最大限度将平台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在萌芽状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重点开展“三百工程”,即打造百家重点平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培养百名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员、开展百场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新型劳动关系相关争议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推动在货拉拉、美团、顺丰、京东、跨越、圆通、申通等全市54家重点平台企业以及智美汇志5G数字产业园等平台企业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深圳市智美汇志5G数字产业园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成为深圳市首个以5G数字产业和电商物流为主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很多新业态劳动者,主要依赖平台或者手机的端口去开展业务工作或者结算,一旦遇到侵害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找谁来解决,第一是缺乏证据,第二是可能用工方也找不到。比如说,平台快递员的派件工资纠纷、小主播的提成纠纷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在园区就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帮忙进行调解和法理解释。”智美汇志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人童定国介绍,工作室为14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100多家直播企业,以及超过6万名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先后接待各类线上和线下的劳动争议问题咨询求助及调解申请6100人次,调解成功率达到90%,直接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及待遇损失等超过5206万元。与此同时,还充分利用5G网络平台和数字直播技术,开展线上调解和劳动普法工作,为更多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的调解和普法服务。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在前期,我们重点在全市平台企业设立调解组织的基础上,持续深入研究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协商调解机制,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促进平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为契机,持续打造一批制度机制全、专业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基础保障好的品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为深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谭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