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2-04-26 10:05内容来源:深圳市龙华区新联会
4月21日下午,随着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今年的龙华区“两会”落下帷幕。龙华区新联会2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会议,结合各自所在行业的特点,紧扣当前发展大局,为推动龙华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诤言、谋良策。(以下摘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发言内容。)
龙华区新联会会长、区政协常委付德梅
加强产业园区创新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根据园区规模大小,设立双创服务基地或工作站,将创新创业服务下沉至园区,延伸至企业;政府牵头利用现有平台或者打造新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供企业选择,将端口开放至每一个园区。
龙华区新联会副会长、区政协委员徐迅
创新突破,优化服务,让越来越多好项目扎根龙华
强化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效率;强化技术创新学习和容错机制。
龙华区新联会理事、区政协委员陈展鸿
建设数字文娱产业基地,打造湾区亮点
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在文娱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核心运营效率;在基地定位上可以选定核心街区的一些工业厂房进行加固翻新;通过数字产能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来龙华创新创业,将个人成长与龙华发展深度融合,共同为龙华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而奋斗。
龙华区新联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区人大代表季大伟
规范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垃圾分类相关指南,对具有回收价值的垃圾进行明确的精细化分类,并对回收价格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加强垃圾分类的监督和引导,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氛围。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人大代表肖迎红
建议出台扶持龙华区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法治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民生幸福的守护神。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服务业的贡献。龙华要培养本土的公共法律服务人才为辖区基层治理服务;要健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也是为龙华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人大代表张学琴
建立“数字经济科技”协会,提升创新活力
政府帮扶企业建立“数字经济科技”协会,让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建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推动群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人大代表谭攀
加强城中村小微主体智慧监管
针对城中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薄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难度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智慧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城中村整治工作效率,大力推动实施智慧市场监管。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人大代表李娟
推动“一校一社工”实施搭建未成年人保护数字联动平台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一校一社工”的发展规划,形成龙华区自己的学校社工服务体系,为龙华区学校社区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建议搭建龙华区未成年保护数字联动平台,依托统一的数字联动平台,打造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保护大格局,创建全国未成年保护示范区的龙华样本。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人大代表彭淑贤
多措并举提高龙华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通过多种举措提高龙华区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数字赋能产业升级,优化人才引进环境;通过官方融媒体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对辖区优质企业进行推介,营造良好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算法人才落户龙华,为推动龙华高质量建设发展服务。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政协委员夏阳
加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建设
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建设,积极引进数字经济及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结合龙华自身实际和优势,打造自己的数字产业品牌,通过数字赋能产业业态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政协委员刘茂珍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儿童友好共建花园”的建设
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共建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共治作用;创新服务,以共建花园为载体,通过专业技术企业、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助,凝聚和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开展活动,提升资源共享。
龙华区新联会会员、区政协委员黄小瑶
提供经费保障,加强社区婚调室建设
争取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经费和兼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的经费来源问题,保障调解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探索妇联婚调室与区法院特聘调解员队伍复用,推动政(府)企(业)联动,共建多元渠道,补充婚调服务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