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2-04-11 08:03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龙华区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龙华新闻讯(记者 丁小梅)4月8日上午,龙华区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立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区长张智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并书面传达了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外宣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还对龙华区“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并部署了全区文明创建“大比武”工作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推广工作。
会议动员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敢于斗争,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区目标,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深入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就进一步做好2022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六个方面的部署:一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二是要立足打造新时代研究阐释和学习宣传思想典范,强化责任担当,抓实抓细理论学习宣传实践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龙华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三是要立足打造新时代国际传播典范,做强主流舆论,全媒体全要素实施主题宣传和对外宣传,大力营造迎接宣传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四是要立足打造新时代“两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典范,深耕文明沃土,精细化常态化开展创文攻坚治理,助力深圳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五是要立足打造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立足文化惠民,激励激发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活力,打造与龙华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六是要立足打造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典范,强化风险防控,夯实筑牢“五大阵地”“三大防线”,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相关链接: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对龙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而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围绕上级宣传部门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4月8日举行的龙华区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将通过多项扎实的举措,为“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注入最强劲动力,为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舆论支撑、文化支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打造忠诚核心、拥戴核心、本领高强、不负人民的宣传思想文化铁军。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龙华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制度,高质量举办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扎实开展理论宣传宣讲,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制定《龙华区2022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推广工作方案》,依托深圳平台推广部等市级资源,组织开展线下推广活动。
——深化理论实践成果转化,高质量推进互联网行业党建创新工程,开展互联网党建论坛、龙华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政策宣讲活动。
大力营造迎接宣传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高质量开展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充分运用区“7+4+N”全要素融媒矩阵,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权威访谈、专题节目。借助中央、省、市主要媒体放大龙华声音,展示龙华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良好氛围。
——高标准推动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强化国际化形象“3+N”IP体系,做强龙华政府在线英文网站、“脸书龙华”“线上国际化社区”三大外宣阵地以及系列地方知名文创产品和外宣品牌。
——高效能推进网络传播方式创新。实施网上IP形象建设工程,开展“网媒大V看龙华”等主题活动。探索建立“龙华短视频大V联盟”平台,孵化创作一批网络传播精品。
——高起点谋划融媒体矩阵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成全省一流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加强媒体平台建设,把《龙华新闻》办成全市一流的机关报、社区报,将《龙华十分》打造成全市一流的区级电视新闻栏目。完善优势新媒体平台。继续壮大主流新媒体矩阵。
——高站位促进良好公共关系构建。以跨界思维创新开展系列专题“媒体+”座谈会,为“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助力深圳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实施“大美龙华”计划,为中轴新城“美颜”。推进城区颜值提升工程、文明创建“大比武”工程、创文常态化巡查攻坚工程。
——实施“精神灯塔”计划,为奋斗龙华铸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五进”工程、“奋斗龙华”观念引领工程、模范领航工程。
——实施“文明实践”计划,为争创典范聚力。纵深推进“我是文明代言人”品牌工程、文明实践中心矩阵建设工程、市民素养提升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程。
打造与龙华经济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聚焦民生需求,加快场馆建设。全力加快深圳美术馆新馆等8个场馆建设速度,推动深圳市文化馆新馆等3个场馆开工建设。建立全区文体设施项目库,重点推进观湖北土地整备新项目规划落地。推进读书阵地建设,发布龙华城区阅读地图。
——依托特色文化,打造活动品牌。办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观澜河龙舟赛”“读书月”等原有品牌项目,推动引入CBA、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国内外高端体育品牌赛事。
——构建数字生态,提升城区魅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文化示范基地。构建数字文旅产业生态,着力打造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等百亿级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推进“旅游+文化+工业+科技”融合发展,用“全域+全季”方式打造立体式全年旅游推广方案。
——激发创作活力,繁荣文艺事业。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加大与国家级高水平院团的合作力度,策划创作一批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与民族精神的文艺精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组织开展“八个一”工程。
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健全“扫黄打非”工作体系。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记者 丁小梅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