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2-03-24 10:02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助残志愿者郭梓峰抱着刘大爷准备下楼做核酸检测采样。
龙华新闻讯(记者 吴雪平 通讯员 谢泽美/文 记者 蔡维泽/图)“小伙子,辛苦你了!”近日,70多岁的刘大爷做完核酸回到家中,握紧桂香社区残协专职委员郭梓峰的手连声道谢。
刘大爷双腿残疾,家住楼梯房五楼,平时出门都由儿子抱着上下楼梯,由于儿子不在家,想下楼做核酸采样的他在屋里不知所措。当他把需求向社区反映后,郭梓峰立马来到老人家里,一路将老人抱到核酸检测采样点,做完核酸检测采样后又抱着老人回家。
郭梓峰是奋战在核酸检测采样一线的工作人员,同时还是一位24小时在线、专门服务残疾人的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为独居残疾老人送饭、为精神残疾人跑腿配送药物、协助身体不方便的残疾老人做核酸采样等,这些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残疾人面对疫情冲击时较其他人群更为脆弱,受疫情影响也更大。龙华区民政局(残联)吹响“集结号”,发动区、街道残联工作者,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康复机构康复师等,组成残联系统志愿者,在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精准服务、搭建线上平台、链接社会资源,解决残疾人就医、服药、康复等多项迫切需求,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今年1月份以来,共有173名助残志愿者深入社区一线,累计服务时长达1.3万个小时。
残疾儿童的康复需要持续性的训练,中断时间一旦过长,前阶段的努力将大打折扣。由于疫情反复,儿童康复机构无法开展线下课程。为了不让孩子的康复训练中断而影响康复效果,儿童康复机构暂停了面对面线下服务,开启了“线上课堂”,通过“网络视频+在线辅导”,对残疾儿童进行居家康复指导,做到“停课不停学,康复不停歇”。
“通过线上课堂老师的指导,孩子能照常做居家康复训练。”一名5岁自闭症儿童的妈妈为线上教学点赞,“助残志愿者还指导家长做好残疾儿童心理工作,缓解残疾儿童家长的焦虑情绪。”据统计,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儿童康复机构累计开展线上康复课程约3000小时。龙华区助残社会组织组织残疾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线上讲座,讲授残疾预防、残疾儿童照护等专业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残疾儿童心理和居家康复工作,累计开展家长线上课程50小时,共有3600余人次观看。
疫情期间,人流限制、物资配送延迟等让原本就身处黑暗的盲人除了生活更加不便以外,更增加了内心的恐慌。为了缓解盲人的焦虑情绪,增强生活信心,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等助残组织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募集扶残助残物资,为辖区35家盲人按摩机构送上口罩、酒精、米、面等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
据统计,近段时间以来,龙华区助残社会组织、区慈善会等共为辖区困难残疾人发放11万个口罩、价值6000元的橙子、500斤蔬菜以及一批衣服、轮椅、米、油、酒精等物资,惠及残疾人2300余人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