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致敬!坚守春运一线的守护人

编辑:陶倩2020-01-23 07:56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春运开启,南来北往的旅客川流不息,繁忙的北站迎来了春节前夕的客流高峰,许多来深打拼的人在这里踏上归途。

回家心切的你,是否留意过高铁站的工作人员?年复一年,他们在春运坚守岗位,将每一位旅客送上安全、畅通的回家路。

闸机口客运员康奇琦

送走万千旅客大年三十踏上归途

康奇琦(前排中)在进站口服务旅客。


“春运开始后,旅客流量大大增加,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前来支援的义工、大学生志愿者也相应增多了。”在北站站厅内其中一个检票口,闸机口客运员康奇琦正在引导旅客排队,在仔细检查旅客的车票是否符合车次后,她用手势将旅客引向通往站台的扶手电梯。旅客在闸口排起长队等待入闸,忙而不乱。

这时,一位旅客匆匆赶来,拿着一张车票焦急地向康奇琦求助。原来,这位旅客所乘坐的高铁已经开走,他拿着票无助地站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拿着票去前面问询台问一问,也可以去车站的改签窗口咨询。”康奇琦叹了一口气,因为在她春运值守的两年里,像这样错过返乡列车的乘客实在太多,辛辛苦苦抢到回乡的车票,却错过列车,康奇琦能感受到他们的无奈。

记者了解到,康奇琦2年前独自来深打拼,深圳北站客运员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康奇琦说,刚开始离开父母感觉很不习惯,也不能适应从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进入有着严格要求的工作环境。“读大学时还没有养成很强的守时观念,然而闸机口客运员这个岗位要求我精确遵守时间,因为列车不会等人。”来深工作以后,康奇琦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每年春运目送万千旅客踏上归途,心中很难毫无波澜。“我其实挺羡慕这些旅客,能够正常放假回家。”康奇琦说。由于高铁工作的特殊性,每年目送着一批又一批旅客回家过新年,值守在闸机口的她难免感到一丝落寞。“但一想到我能够帮助到别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又会觉得特别的骄傲。”康奇琦说。

今年春运,康奇琦要坚守到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当天下午两点交班后,她会乘高铁回老家湖南娄底,晚上七点能和家人一起吃上年夜饭,这让她认为自己非常幸运。“期待着过年回家,家人团圆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康奇琦说。

问询台工作人员刘艳君

口干舌燥没空端水杯一天假期也要回老家

刘艳君(左一)在问询台服务旅客。

年关将近,春运进行得如火如荼,深圳北站候车站厅正中间的问询台总是层层叠叠围满前来求助、问询的旅客。

“这辆车在哪个闸口进站?”“进站后还可以取票吗?”“我乘坐的高铁开走了,要去哪里改签?”……像这样复杂琐碎的问题,问询台工作人员刘艳君每天要重复解答无数遍。问询台前挤满旅客,每一个人都焦急万分,刘艳君耐心地为他们逐一解答,说得口干舌燥了,也没有空端起就放在手边的水杯喝一口水。

刘艳君告诉记者,在16日至22日春运高峰期,问询台会加班加点开放,到凌晨也可以接受旅客的咨询。这位服务北站7年的姑娘,几乎做过北站站厅内的每一个岗位,服务起旅客来已然得心应手。面对这些带着问题来求助的旅客,刘艳君直言“习惯了”,突然激增的咨询量,对她来说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值守北站,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帮助更多人。”刘艳君笑着说道。

民新派出所民警黄文静

3年春节“住”北站接父母来深却难团圆

黄文静(左一)和同事在北站坚守岗位。


从春运正式开启,到大年初二,深圳北站警务联勤室小小一间屋子,就是民新派出所冲锋队队长黄文静的“家”。2020年是黄文静连续第三年春节值守北站,三年里他平安送走了数不清的旅客回乡团圆,却一次也没能回到湖北老家跟家人团圆。

记者了解到,黄文静2002年来深,在龙华部队退伍后转业从事公安工作,现在是民新派出所冲锋队队长。春运期间,他带领队伍负责北站安保、反恐维稳工作,让旅客们平平安安踏上回家路。

“以前在部队就难得回去过年,转业从警值守北站后,更是没有回老家过过一次年。”黄文静说。相比去年独自一人守在深圳,今年春节对他来说更有“年味”,因为大年三十当天,黄文静的父母将来儿子坚守着的城市,跨越千山万水来阖家团圆。然而,父母年三十千里迢迢从湖北老家赶来,当天值守北站的黄文静却没法去接机,也不能回家吃团圆饭,甚至很难在当天见上老人一面。“年夜饭让老婆陪爸妈吃一顿,这没办法的,他们都习惯了。”黄文静说。

尽管一家人相聚深圳,却难在除夕夜团圆。这种聚少离多的日子,黄文静的妻子早就习以为常。“以前是军嫂,现在是警嫂,爱人也习惯了聚少离多的生活。”黄文静叹道,除了愧对妻子,黄文静对女儿也十分抱歉,女儿对父亲的印象是“爸爸经常不在家”。

“老百姓过节,我们就更忙,这就是一种坚守。”黄文静表示,每年送别这么多旅客返回家乡,队伍中一些新人难免心里不平衡,有的也会找些理由请假回家,这时候就需要身为队长的他坚定地守在岗位上,为队员做好表率。黄文静常常和队员说,春运值班是一种坚守、一种奉献,也是人民警察工作的“日常”。

记者 杨奕/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