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福城街道念好“12字经” 温暖产业奉献者

编辑:陶倩2019-03-22 09:52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福城辖区面积有29.91平方公里,5个社区承载常住人口4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近42万,人口严重倒挂,基层治理任务繁重。怎么才能让这42万人打心底将福城当成自己的家?这是福城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绕不开的问题。

如果说,福城街道是对机关单位内部提出“奋斗福城”的口号,那么对社会群众,则提出了“向产业奉献者致敬,为福城新家园努力”、“新福城,因您的文明而蝶变;新家园,有您的加入会更美”的口号,通过口号展现干部队伍奋斗姿态、树立群众家园意识。

除直白通俗的口号外,行动上,福城更是针对辖区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平衡不精准,社会组织相对缺乏,外来人员特别是青工群体人数众多且工作、生活、情感等问题比较突出,居民社区治理参与度低、途径不多等情况,努力加强“立体式、家园式”公共服务,打破“陌生人社会”的人际隔阂,提升福城社会“温度”,打造公共服务“福城样本”。

在福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瑞看来,这种实践可通俗概括为“吸粉”“黏性”“兴趣”“撬动”“自律”“尊重”,念好这“12字经”,方能寓治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吸粉

——社区聚焦外来青工,针对服务群体的所需所想,提供差异化服务,经过调研,在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水、电、气、网、租房等便民服务。在商圈市场、商业楼宇、环城绿道、富士康门口陆续建设党群服务阵地,提升服务对象“走入”“靠近”的意愿。

黏性

——针对“陌生型社会”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社区党委建立心理疏导、劳资及法律咨询的线上微信群和线下实体功能室。通过线上及时答复、线下上门解决,改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对象对社区党委的熟悉、信任,逐步养成“遇事遇难找社区党委”的习惯。

兴趣

——针对青工群体活动需求,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周边为依托,建设产业奉献者文体广场、文化长廊、休憩长廊,搭建青工交友互动平台。由社区文体指导员融入街舞、瑜伽等各类青工群体文体队伍,指导组织开展活动,推动文体活动进园区进企业,壮大队伍,扩大惠及面,在社区形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公益,发现队伍中号召力强、受信任度高的青工代表,吸收他们入党,推荐为社区好人,增强青工的荣誉感,发挥带动效应。

撬动

——用投资理念撬动共治,社区成立共建共治共享“积分银行”,参与共建共治活动者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话费、流量及小家电等用品,或用于捐赠公益、参与“社区好人”荣誉评选,鼓励不同收入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治。

自律

——社区、居委会每月、每季度评选“好人”“好家庭”“诚信经营商铺”,通过授予荣誉称号提升大家的自我约束意识,反向破解“陌生人社会”问题。

尊重

——调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开办“社区共建众创空间”,搭建社区社会组织交流互动平台,强化自治理念,尊重首创精神。通过积分鼓励,倡导契合社区实际的共建共治共享探索。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伍秋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