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未来五年

升格行政区 龙华再出发

编辑:陶倩2016-12-12 16:41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新闻提要

建区之际,龙华已是深圳名副其实的产业大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出口总额两项指标均列全市十区之首,辖下人口超过200万。鲜明的产业与区位优势,让龙华新区在深圳四大功能新区中让人眼前一亮。

 

2 升级意味着什么?

管理资源将得到充实,精细化管理有望落地

从功能区到行政区,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管理资源的进一步充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望落到实处。

此前,囿于高度精简的人力资源,新区尽管持续以“5+2”、“白加黑”的高压模式投入工作。然而,相较于广袤的辖区面积、庞大的企业数量和人口规模,城市精细化管理事实上难以成行。因此,建立新区近五年,坊间对于龙华“小马拉大车”的品评,无论是社会建设与管理,还是经济发展,从未停歇过。

相比管理资源的充实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关注未来龙华区在政治生态的完善。

作为功能区的龙华,其架构设置也与行政区不同,没有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

早在四大新区并立的2012年,就有一干人大代表建言“参考内地一些地区设立人大工委的做法,在新区分别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或可称联络委)”。

时任深圳市人大代表的杨剑昌指出,“人大在四大功能区没有设立专门的活动机构,导致人大在新区的基层工作出现缺位现象,也使居住于新区的人大代表履行职能出现错位的现象,即无法对本居住区域的事务直接实施监督或建言献策。同时,新区的领导机构也无法直接获得人大代表的智力支撑。这是新区各领导班子构架的重大缺陷。”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新区只是功能区,但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实际上在本区域内行使着政府行政职权,是行政权力的延伸。同时,深圳市(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和法院、检察院相继在功能区设立派出所、工商所、国税所、人民法庭、检察室等机构。人大如何依据相关法规监督和指导这些派驻机构的工作,促进他们依法行政和高效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功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龙华片区一名区级政协委员也坦言,四大新区的人大代表人数众多,仅仅依赖于宝安区、龙岗区人大组织活动,具有难以召集和不易深入探讨问题的现实困难,更不利于对代表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对此,与人大代表多有接触的新区干部深有感触,“原关外地区多年摊大饼式粗放发展,积累诸多安全隐患,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一直强大的监督力量。”

上述观点得到一致认同。新区一名办事处负责人直言不讳,人大政协的重设,完善了龙华区的政治生态,将成为龙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