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福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编辑:陶倩2023-02-17 09:0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福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微站进驻外经工业园,受到了园区物业方的大力支持。

思民所想,解民所忧。为让公共法律服务无限接近群众,2022年12月,福城街道司法所在辖区外经工业园党群中心成立了龙华区首家公共法律服务微站。公共法律服务微站启用一段时间以来,真切发挥了大效用,把福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向群众延伸,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

微站虽小,能量不小

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共法律服务微站虽“小”,但是它为群众做的“事”却一样不少!服务内容有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协助公证、协助鉴定、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等。微站成立至今,共接待来访来电群众40人次,通过电话调研企业32家,实地走访企业10家。

同时,微站还是普法的前沿阵地,它能快速地收集园区的普法需求,再结合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让普法活动更贴近员工的生活。微站入驻以来已经开展宪法宣传日的线上及线下宣传活动,同时在园区专门设置了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下一步将开展一系列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普法活动。

主动赋能,“造福”小微企业

这家公共法律服务微站设在外经工业园内,也大有用意。

福城街道司法所介绍,外经工业园内有五十多家企业,其中小微企业占了百分之七十,因规模较小,大多没有法务人员,也没有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微站进驻园区,受到了园区物业方的大力支持。园区物业办主任说道:“你们来了,能为小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帮助他们在经营的时少吃亏,企业稳定了,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不少!”

微站进驻后,微站的服务团队——广东广和(龙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积极通过电话访问、上门走访、提供法律体检的方式了解企业需求,发现企业经营的难点痛点。微站律师再针对焦点问题,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及管理文化方面向企业提供法律建议,从源头消除经营隐患。

工业园区公共法律微站的设立,是福城街道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的新尝试,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成功地延伸到中小微企业的“家门口”,让辖区企业真正享受公共法律服务带来的便利和福祉。

面对面交流,提供有温度的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微站设在园区,服务对象也不止企业,员工和员工家属、普通市民等都能就近享有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律师,我有个离婚案件想要咨询,微信上不方便说,我们能不能见面谈?”“您好,我有一个案子想要起诉,我听别人说可以在网上操作,我年纪大了不懂这些,能不能帮帮我?”……在现实中,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当事人不愿意留下痕迹,遇到复杂案件,微信或电话往往费时耗力,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熟练地在线上交流,想要就近的咨询窗口……但上述种种现实问题,在公共法律服务微站,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不同的群众会有不同的需求,面对面交流往往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微站的建立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的便利。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康解华/文 记者 陈建华/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