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第一贸易伙伴是怎么炼成的? 深港贸易规模为回归时的10.3倍,对港贸易占深圳进出口总额超20%

编辑:刘诗瑾2022-06-30 09:24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每天凌晨,一批批新鲜出炉的面包、糕点从深圳出发,准时送到圣安娜饼屋的香港店面上,成为颇受街坊们喜爱的早点……这是深港贸易的一个缩影。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6月3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每天凌晨,一批批新鲜出炉的面包、糕点从深圳出发,准时送到圣安娜饼屋的香港店面上,成为颇受街坊们喜爱的早点……这是深港贸易的一个缩影。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进出口市场,深圳口岸是内地对香港进出口的主通道。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深港经贸齐头并进,两地经贸往来更加紧密,互补性不断加深,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排头兵。6月29日,深晚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深港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7亿元,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7225.3亿元,已达回归时的10.3倍,期间年均增长10.2%。今年前5个月,深港贸易值已超2000亿元,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企业实现“深圳产、卖全球”

程志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香港人,1986年他便来到龙岗投产建厂,建立了明辉公司,为世界各地的酒店生产洗发水、洗手液等产品,成为当时深圳众多“三来一补”企业中的一员。程志辉介绍,“当时我们生产用的绝大部分原料都是客户指定的,要从国外进口,经过我们加工后再贴上客户品牌出口到香港,再从香港发往全球,我们只能赚取加工费。”

20多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水平突飞猛进,为明辉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如今,明辉公司生产用的大部分原料均采购于国内,还成功推出了自有品牌,公司也从单一的来料加工厂转型为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集团公司。“现在出口从深圳口岸就能发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深圳产、卖全球’。”程志辉介绍。

与此同时,深圳产业链更完善、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由1997年的147.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52.4亿元,年均增长9.7%,深港贸易的产业结构在25年间持续优化。

通关模式持续创新

货品出口随时报、随时出

随着深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两地的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圣安娜饼屋是享誉香港的“老字号”,该企业凭借优质管理系统、严格产品把控、高质量卫生水准,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铸就品牌形象,用美味的食品赢得海外市场的认可。圣安娜饼屋于1994年在深圳宝安开设了圣安娜饼屋(深圳)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在香港、澳门销售的面包、中西式糕点、月饼等食品。

供港食品的品质要求高,对通关时效要求很高。这些年来,深圳紧贴企业的需求,在监管模式、通关方式上不断改革创新。圣安娜饼屋关务部门负责人介绍,深圳海关的联网监管、集中报关政策为供港食品企业建立了“绿色通道”,该司进口的原料、出口的食品,直接通过互联网办理加工贸易手续,不需到海关递单。出口食品通过集中申报的方式,可以随时报、随时出。

保税物流业务蓬勃发展

原料“全球采、深圳储”

深圳市新宁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深圳加工区内的物流仓储企业,该公司货运关务副总经理邱伟介绍,以前公司大部分客户全球采购的生产物料是仓储于香港,现在可以充分利用坪山综合保税区地理以及政策优势,帮助客户提前在全球采购电子元器件等关键物料,保税仓储于坪山综合保税区,根据生产需要当天通关出区配送至生产车间组装生产。自该公司正式入驻坪山综保区以来,已累计进出口货物货值达1000多亿元。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印证了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深港两地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与深度交融,深港贸易结构变化也见证了两地经贸发展新时代的来临,深港两地互补、互惠共利、经贸融合正在形成。2021年深圳市进出口值达3.54万亿元,其中对香港贸易占深圳进出口总额超过20%,香港在深圳市贸易伙伴中稳居第一的位置。

[编辑:刘诗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