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孙逊2022-05-27 10:56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先诊疗后付费”“慢病签约服务”“大病救治”……近年来,为了切实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10多年前,郭小龙在自己家门口的一间“碎(小)房房”里开卫生室,除了日常的药品,医疗设备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样”。
“先诊疗后付费”“慢病签约服务”“大病救治”……近年来,为了切实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
家住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八里镇小山村的吴水水,是健康扶贫政策的受益者。“我们老两口都有高血压,平时吃药都有慢病卡报销,村卫生室的医生每隔一两个月还上门服务,给我们做健康指导。”细心的吴水水还注意到,近10年来,村民家庭收入在变,村容村貌在变,国家出台的医疗政策也在不断优化完善。
小山村是一个有着近4000人的大村,村医郭小龙也是这一变化历程的见证者。10多年前,郭小龙在自己家门口的一间“碎(小)房房”里开卫生室,除了日常的药品,医疗设备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样”。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我们村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15项常用设备,让村民们能实现‘小病不出村’,村里就医人数从以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4000人次。”郭小龙说,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当好村里300多名慢病患者的家庭签约医生,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上门随访服务。
记者从平凉市卫健委了解到,对照健康扶贫“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平凉市持续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开展全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和合格医生等12项重点指标动态监测,全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建设、科室设置、设备配备、人员资格全部达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同时,平凉市为87个万人以上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了彩超、DR影像机、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大件设备;建成了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的远程会诊。
2021年,平凉市对农村30种大病患者进行了动态排查摸底,累计救治大病患者9858人,完成了应治尽治;持续优化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四种慢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应签尽签;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健康服务,为3.45万名残疾人、5.65万名患病老人和1.3万名14岁以下患病儿童开展帮扶,做到了应管尽管。 (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
相关新闻
閸欏鍎忛柧鐐复LINKS
姒瑥宕曢弨鍨盎閸︺劎鍤�|鐟欏倹绠归弨鍨缂冿拷 |濮樻垶涓嶉弨鍨缂冿拷|姒瑥宕曢弨鍨缂冿拷|婢堆勬爱閺€鍨缂冿拷|缁傚繐鐓勯弨鍨缂冿拷|鐟欏倹绶堕弨鍨缂冿拷
濞e崬婀烽弬浼存缂冿拷|濞e崬婀烽弨鍨盎閸︺劎鍤�|缁傚繒鏁純锟�|缂冩绠圭純锟�|閸楁鍖楃純锟�|閻╂劗鏁純锟�|鐎规繂鐣ㄧ純锟�|姒瑥鐭栫純锟�|閸忓妲戠純锟�|閸ь亜鍖楃純锟�|鐎规繂鐣ㄩ崶浠嬫Щ缂冿拷
娴滅儤鐨純锟�|閺傛澘宕曠純锟�|娑擃厽鏌婄純锟�|娑擃厼宕曠純锟�|娑撴粍鏌熺純锟�|閸楁鏌熺純锟�|閸栨鏌熺純锟�|閺傜増姘純锟�|閼垫崘顔嗙純锟�|閹兼粎瀚勭純锟�|缂冩垶妲�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