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深圳设计团队筑梦“飞扬” 80、90设计师设计北京冬奥会火炬

编辑:刘晓宇2022-02-02 10:25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的冬奥会火炬,其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犹如一条舞动的丝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殊不知,这样一个火炬外观设计出自阿里巴巴一支年轻的设计团队。

李文思说:“我们在选中方案上进行深化修改,尽量保持原方案核心特征——即‘中国心’、飘带卷曲而上的动态、瓷火的概念、科技奥运的特点;同时增加更为发散变化的特征,例如雪花的概念、双奥之城、北京的特征应用等等,在形态上实现更大突破。”

8月5日至13日是阿里火炬设计团队的“蜜月期”,设计小组在北京“轻松愉快”地工作了一周,直到13号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一行到项目室听取第一轮设计方案的汇报,然后将方案全部否定,设计小组才发现被当头一棒——尽管调整数版方案,但北京奥组委仍然觉得“整体感觉还需大胆放开思路”,无法达到预期。

“我们此时才发现,囿于此前的入选方案,大家无法放下原有设计束缚,形成了思维定式。团队成员意识到,火炬设计不是做传统的工业设计,火炬首先是一个国之礼器。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转译诠释,成为设计阶段最大的挑战。但一名设计师想要走得更远,做好中国设计,必须把文化这一短板补齐。”李文思说。

8ddc0d9134b65e25e5cc3e9e49fa0ed2_55790c6232b8971fb2bee6ce52be1978.png

陷入“魔咒”

“我们来北京之前,以为之前的方案既然进入前三,应该也八九不离十,大家都认为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和修改即可,没想到第一次汇报方案就被全部推翻,从那天开始,我们几乎是两天一小改,四天一大改。”洪文明告诉记者。

奥组委在8月13号的反馈,对项目组意味着一切都要回到起点。而这时,离下一个汇报节点(17日),只剩下4天时间。

8月13日开始,设计团队一边头脑风暴,一边调整策略。

吴光浩回忆说,他们彻底清空了项目室,擦掉了此前的所有板书,也清空了自己,决定好好“寻根”。设计团队又一次像最初出发那样,将“哲学”“全球”“中国”“北京”“奥运”等关键词写在项目室的墙上,从新开始。

8月17日凌晨5点,经过前面三天三夜的激烈讨论和脑暴,设计团队在新的设计策略下,分别完成了基于“心、合、联、融”这四个方向的方案设计,向奥组委进行第二次汇报。

4042a7c7836c7510420607062d5d5331_b462bd7d3a380a0d26a996e90991cd0c.png

在这一次评审中,组委会领导普遍反馈这里面“联”的方案的外形设计有较大的突破,飘带缠绕和中空的形式新颖,既有红旗漫卷的形象语意,也有中国传统的虚空之意;同时对这个方案的出火形式也极有兴趣,这种基于中空形式的环绕向上的燃烧结构,和往届火炬完全不同;并对阴韵丹律的配色体系表示认同。但组委会也同时表示,目前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飘带向上的形式过于规则。对于飘带的形式依然是接下来需要重点要调整的点。

8月18号,设计团队稍作调整后便即刻重新出发,他们将“心”方向作为保底方案作完善。“联”方向作为重点优化方向完善,全员投入,提出尽可能多的造型上的演化方案。

设计团队针对飘带的旋转效果,手边的任何东西都成为设计的载体,他们直接用触手可及的材料做雕塑验证,纸片、香蕉、口罩、泡沫都成为飘带最直接的展现材料。

[编辑:刘晓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