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户外工作者 这份中暑预防指南请收好

编辑:陶倩2022-07-14 09:42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建筑工人在高温天气中作业。

进入7月,就意味着马上要进入到三伏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进入7月份以来,深圳也开启“蒸煮模式”,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很多人明显感觉,外出几分钟就大汗淋漓,人们经常说“热死人了”。这句话,有时并非一句玩笑话。据报道,近日浙江多家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昨日,深圳市急救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以来,深圳120已接到46宗中暑报警。记者也从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了解到,5月以来,急诊科就陆续有市民因中暑送医。

“在深圳,每年7月、8月常见持续高温,中暑病例相对高发。”结合往年经验,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卓超洲介绍,连日来深圳气温持续攀升,市民必须警惕高温下发生中暑的危险。那么,如何怎么识别、防御、应对中暑?请看卓超洲医生来支招!

中暑轻则头晕

重则威胁生命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型。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后,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5℃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最让人警惕的是开头所述的热射病,如热射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卓超洲介绍说,热射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另一种为非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在送医的中暑患者中,多见在高温下作业的建筑工地的工人,高温下作业的从业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卓超洲特别提醒。

“六个小提醒”

教你防御中暑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气象局(台)7月10日8:30发布全市陆地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信号可能持续3-4天,提醒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那么,该如何预防中暑?卓超洲提醒,总体而言,由于高温持续,外出防天气中暑的同时,也要防范“情绪中暑”,可多吃些清火的食物,增加午休时间,也可适当放缓工作和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具体来说,不妨试试以下六个小方法:

1、适量饮水。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防晒。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涂擦SPF15及以上的防晒霜,戴宽檐帽、墨镜或使用遮阳伞。出行避开正午前后,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3、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且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

4、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绿豆汤、山楂汁、菊花茶、黄瓜汁等。

5、饮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6、减少外出。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特别是高龄老人、孕产妇、婴幼儿、有慢性疾病的人员,在高温天气尽可能减少外出。

出现中暑症状

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当有人出现中暑症状,现场救护很重要。卓超洲强调,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采取冰块或冷水擦拭身体以达到快速降温效果,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发现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2、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3、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部位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果发现是重症中暑:

1、应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及时拨打120;

2、用冰块、凉水浸湿毛巾、床单类物品,敷盖在其身上,降低身体温度。

记者 黄晓华/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