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深坑:烽火岁月里的“文化沟”

编辑:陶倩2021-12-10 09:06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游客参观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坑故事展。

2021年12月8日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

日前,龙华区发布“文化名人大营救”研究成果,发布新发现的抗日战争时期营救文化名人的4处革命遗址。其中,位于阳台山西北面的深坑是1942年初“文化名人大营救”中邹韬奋、茅盾、廖沫沙、丁聪、戈宝权、张铁生等50多位文化名人先后隐蔽过的地方。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来到革命遗址深坑,聆听革命故事,探寻那段峥嵘岁月。

数十位文化名人曾在此藏身

从龙华环城绿道冷水坑水库入口往上爬,沿着绿道行走约2公里,就来到了深坑。这是一处山窝,只见一条溪水蜿蜒从山坑边流过,山窝中躺着几块大石头,最大的一块长约2.5米、宽约2米。1942年初,邹韬奋等50多位文化名人曾藏身于此。

当时,在震惊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中,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廖沫沙、丁聪、戈宝权、叶以群、于伶、张铁生、胡绳、夏衍等滞留在香港的数百位文化名人从香港安全撤离,抵达了龙华白石龙。

据东江纵队老战士回忆,为了保护这批文化名人,当时游击队领导人决定采取分散隐蔽的办法,在阳台山半山窝的深坑、蕉窝及杨美村搭起了既安全又隐蔽的草寮,将文化名人安置到不同的草寮接待所进行隐蔽,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陆续转移到大后方。其中,邹韬奋、茅盾夫妇、胡绳夫妇、于伶夫妇和沈志远、张铁生等文化名人住进了深坑草寮。不久,报社、医务所及修械所也搬到了深坑,和住着文化名人的“招待所”为邻。

当时,深坑这个山窝周围长满了松树,草寮是刚搭起的,利用了五六棵大松树作为围墙的柱子,里面架了许多横杆,成了一张长约15米的平铺床,床上铺着稻草。当时,就只有这么一个营地。因为竹埔凹凸不平,茅盾说,“这是卧薪尝胆,对付日本侵略者,应该有这种革命精神。”

在深坑山寮,邹韬奋提出要把这支队伍变成一支文化游击队。茅盾说,作家与抗战相结合,是创造革命文学的最好机会。许多文化人对抗日游击队的政治工作和战士的文化学习帮助很大,他们经常给战士上文化课,给干部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国内形势。胡绳、戈宝权等还直接参加了游击队的政治工作。

后来,杨美村和蕉窝的两处招待所收缩后,这两处的文化名人也陆续搬到了深坑招待所。这时,在深坑招待所的四五个山寮里住了50多位文化名人。有邹韬奋、刘清扬、杨刚、周钢鸣、于伶、丁聪等,加上报社和警卫班,总共有七八十人。大家住在这个山窝里,无形中又形成了“文化沟”。

据东江纵队老战士回忆说,文化名人隐居在深坑期间,邹韬奋晚上经常躺在深坑最大块的石头上仰望天空。

后来,交通线打通后,文化名人被分批转移到大后方。邹韬奋、胡绳、吴全衡、黎澍等8人在此隐居近3个月,直到4月中下旬才撤离。

深坑如今已成为“红+绿”打卡点

日前,经过市、区文物、党史专家近半年的调查走访、深入研究,并经健在的东江纵队老战士回忆和指认,最终发现并确认深坑这处曾掩护了数十位文化名人的革命遗址。

在探访中,记者看到,在深坑革命遗址旁,已经建起了龙华环城绿道党群服务驿站。大浪街道将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与阳台山的绿色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创建了大浪“红+绿”打卡点——“阳台薪火-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坑故事展”。故事展以“阳台薪火”为主题,以文化名人大营救时间轴为主线索,介绍了从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到1942年4月的文化名人大营救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现场还展出了丁聪在1987年创作的《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此外,十一块展板通过一组组老照片,详细介绍了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背景、计划、线路、过程以及文化名人被营救后的生活。不少爬山、行走绿道的游客,在该处驻足品读,了解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与精神。

大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名人大营救在广东人民抗战史上影响深远,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同时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深坑草寮接待所在此次营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时文化名人居住时间最长的地点,也是邹韬奋等一批文化精英当时的藏身之处。虽然现今草寮接待所遗址已改变,但这个时隔80年挖掘出的深坑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日前举行的龙华区第二次党代会、区两会上,深坑等革命遗址的发现也引起了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有代表建议,要继续挖掘保护阳台山红色资源,加快将新发现的4处革命遗址申请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积极纳入白石龙“红色游径”建设,进一步论证探索开拓更加生动活泼的展演形式,全面形成“山上遗址+山下历史纪念馆+特色红色剧场”的展演链条,打响深圳红色文化品牌。

接下来,大浪街道将继续做好对深坑等阳台山红色资源的挖掘、开发、保护,推进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

记者 周德萌/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