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朱赤:29年不懈挖掘龙华历史文化宝藏

编辑:陶倩2021-05-19 09:23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朱赤在家中翻阅书籍。

1992年,当年轻的朱赤站在龙华这片热土上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在翻开的画卷里被描摹出什么图案。但自那一刻起,他与龙华就紧密相连了。

老党员档案

朱赤,1953年9月出生,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80年1月入党,曾担任《龙华报》记者、总编助理、龙华镇党政办副主任、大浪街道图书馆馆长、深圳市龙华区阳台山文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龙华区关工委委员等职务。

编写《龙华史志》

了解接触龙华本土历史

一本《龙华史志》是朱赤深入了解龙华本土历史的敲门砖。当年,受组织委托,朱赤牵头组建了一个由各部门人员构成的写作小组,分工合作,围绕龙华历史、革命事迹、组织结构、民俗风情等采写《龙华史志》。

编写过程中,朱赤第一次接触到龙华的革命史和本地史。“这本书历时近两年才完成,完成后大家都很高兴,但有人提出,得找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来题写书名。当时,大家想到了邹家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邹家华在震惊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中,随父亲邹韬奋一同被营救出来,在阳台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正是有这么一段渊源,邹家华对龙华情有独钟,一直关心着龙华的建设和发展。

组织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朱赤。随后,朱赤拿着公函踏上了进京之路。在北京,朱赤通过人大接待窗口,表达了来意,留下电话号码后就回旅馆等候答复。

几天后,朱赤的手机接到了一个未显示电话号码的来电,对方称邹家华副委员长已经知悉来意并答应为该书题名,并承诺题名后邮寄回深。

“我们当时提了两个请求,一是题写书名;二是拟了个序言,请领导审定。”朱赤回忆,返深十余天后,便收到了由机要交通寄过来的大信封,信封里不仅有“龙华史志”四个题字,邹家华还对序言进行了修改,并亲笔签名。

数次上京求墨宝

出书记录龙华发展变迁

邹家华关于龙华的题字,远不止《龙华史志》一书。“大营救纪念馆馆名、胜利大营救纪念墙、‘羊台叠翠’、‘羊台山森林公园’,都是我一趟趟跑北京后拿回来的。”朱赤说,2005年,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建成前一个月,朱赤接到任务,需再次赴京请邹家华为纪念馆题名。

不久后,龙华街道办修建龙华文化广场,并计划建胜利大营救纪念墙。墙建好后,由谁来题写“胜利大营救”几个字又一次难倒了大家。还是朱赤挑下重担,远赴北京拿回了邹家华的亲笔题字。后来,“胜利大营救”五个字在阳台山胜利大营救雕塑建成后,被移到了雕塑上。

朱赤还记得,深圳评选出“深圳新八景”后,他也去了一趟北京,请邹家华题了“羊台叠翠”四个字。后来,“羊台叠翠”四个字被复刻到阳台山山顶的大石上,从此成为阳台山一景。

在朱赤的书架上,摆放着多本朱赤参与编写的龙华史籍,包括《大浪文物图志》《人文龙华》《我们的家园:大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概览》《羊台山:母亲山、英雄山》,以及通过采访记录口述史实的《听龙华人讲改革开放的故事》《龙华记忆:我们的40年》以及《老街记忆:龙华墟影像志》等。

在编写众多书籍的过程中,朱赤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有关龙华的历史记录很少。为了填补这个时期龙华历史记录的空白,朱赤花了4年时间、十多次跑到广州查阅报刊资料,采访了200多人,最终出版了35万字的《深圳往事:龙华史话(1949-1979)》。

当好文化守望者

继续弘扬龙华本土文化

如果说挖掘历史是朱赤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素养所在,那么不遗余力地推广、宣传本土文化和革命历史,就是朱赤的使命体现。

作为深圳市讲习团、龙华区讲习团和区五老宣讲团的讲师,朱赤经常走进龙华的各大社区和校园开展文化自信、革命历史专题讲座。

随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升级改造重新开放,越来越多人来到纪念馆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历史。作为馆长,朱赤恪尽职守,一遍一遍讲解着大营救的故事。

“我始终觉得文化是民族的一股主要支撑力量,已深入到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各行各业的人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在行政岗位上数十年,朱赤为能够从事文化工作,为龙华文化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感到荣幸,“这与龙华历任领导、前辈对我的培养和教诲分不开。”同时,他也感激文化熏陶了他,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得以从无数革命先辈的事迹中,从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发展历史中汲取力量,“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觉浑身还有用不完的劲。”谈及以后,朱赤还计划再出书,从阳台山革命斗争史、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史等角度进一步深入挖掘龙华的红色资源,力争真实再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在龙华,值得挖掘的历史和资源还很多,事情越难,我越有兴趣。”

有人曾开玩笑地对朱赤说:“你退休后比上班还忙。”朱赤听后笑了,“忙”和“闲”是相对的,不愿意将“闲事”挂心头的他说,他更愿意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一份情怀,用心做好一名文化守望者,继续在挖掘和弘扬龙华本土文化的道路上前行。

记者 袁春燕/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