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区202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编辑:陶倩2021-03-11 09:1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闪亮龙华”经典怀旧歌曲演唱会。

观澜版画基地获评深圳十大特色街区,龙华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站在春天里回望,心潮澎湃。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龙华区着力构建文化创新引领区,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提供强大的宣传舆论支持和思想文化力量。

这一年,龙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牢记使命任务,敢打大仗硬仗,敢挑重担重任,积极凝心聚力,持续鼓劲造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出担当和作为。

这一年,龙华区扎根文化沃土,文艺精品“百花”绽放,惠民活动有声有色,文化场馆提量提质,文旅融合发展阔步向前。

高扬思想旗帜

知向何处则方向不惑,明所从来则动力充足。

一年来,龙华区宣传思想战线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对标对表示范学!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2020年全年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4次,发布《学习主题指引》24期。

落地开花结合学!理论宣讲生动活泼、创新不断——龙华区委讲师团正式成立,从全区选拔而出的40人组成一支全新队伍,走进基层,做龙华人身边的讲师。

宣传思想战线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高扬思想之旗、夯实精神之基提供有力支持,营造浓厚氛围。数字是生动的诠释,过去一年,龙华区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文章、视频共计420条,其中全国学习平台选登23条。

奏响抗疫强音

过去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殊斗争和严峻考验,龙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举全力做好宣传舆论工作,极大地增强了信心、温暖了人心、汇聚了民心。

权威发布有速度——疫情防控动态、医疗防疫知识、复工复产资讯……统筹各类媒体、各条战线、各个平台同频共振,共刊发新闻报道、推送服务信息约1.8万条,全网阅读超2亿次。

抗疫故事有深度——“龙眼视频”拍摄100余件作品,用镜头生动讲述战疫一线党员、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的感人事迹。

复工复产有力度——出台文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引、“惠企十六条”等政策,为观澜湖艺工场、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等8个园区的文产企业协调减免租金近千万元。

不仅发出一线的“声音”,还要到一线去!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选派4名处级干部,带领4个工作组,下沉社区支援一线工作。

立体展示“龙华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名片”,是城市软实力的主要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

去年,由龙华区宣传系统牵头制定的《龙华区进一步加强公共关系、展示公共形象行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印发,五大机制、24条具体举措精巧布局,发出龙华“好声音”。

顺时应变,媒体融合蹄疾步稳。龙华区初步建成7大融媒传播平台,形成4大融媒品牌,正能量充盈、影响力广泛。

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生动讲述龙华故事,产生“刷屏之效”。在2020年的深圳网络盛典上,龙华区融媒体中心更是一举斩获最受欢迎政务新媒体、深圳年度融媒体优秀传播范例等8个奖项,龙华融媒发布新华号获评2020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县级融媒体新华号。

全年开展大型主题宣传70余次,报道和新媒体作品合计近4万件,其中重点报道1.1余万件。在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里,龙华,这座中轴新城的活力得以浓墨重彩地挥洒。

文明实践树新风

文明,是龙华发展的温暖底色。

走在龙华的街头巷尾,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环境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地面变得更干净了,卫生死角不见了,家门口的菜市场也更整洁更有序了……

“龙华越来越美了!”这是许多市民发自内心的赞叹。从文明基础相对薄弱的起点出发,龙华区沿路辛勤播种耕耘,走出一条具有“龙华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路径。

“两个农贸市场获得满分,市场周边背街小巷、城中村的测评,以及入户问卷调查都接近满分……”这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是龙华区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交出的,为深圳市夺取“六连冠”贡献龙华力量,龙华人步履铿锵!

文明实践,要以阵地为依托。如何“排兵布阵”,打通基层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龙华区给出的答案是,中心引领、统筹推进,着眼本土、打造特色。

去年9月,全新打造、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龙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向市民开放。新时代文明体验展厅,文明工坊、文明宣传阅览室、道德模范工作室……每一天都有市民结伴而来游览参观,每一个周末都有一场趣味横生的讲座或活动在此开展。这里,正成为龙华区文明实践新地标。这里,也成为全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可观可感的样本。龙华区也以满分成绩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区验收。

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风,轻拂着龙华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文明之花——去年,张莹莹、辛钧辉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民治街道办事处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龙华中心小学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龙华区3人获评深圳市“十佳爱心人物”,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

文化事业活力迸发

阳台山上,客家山歌悠扬唱响;版画基地,古朴村落里与艺术邂逅;时尚创意小镇,穿行霓裳云影间……在龙华,“文化”是一个可观可感的词。

过去一年,龙华区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共有268件作品获得上级文艺奖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27项、市级228项。第三届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闪亮龙华”等品牌活动精彩开展,“闪亮龙华”经典怀旧歌曲演唱会直播的点击量突破400万人次,点赞数达218万。

过去一年,龙华区公共文化服务推陈出新——推动建设大型文体场馆13个,新增小型体育设施207套(件),建成社会足球场51片。建成全市首个数字化公共文体服务平台“龙华文体云”,举办文化惠民活动5000余场次。引进单霁翔、姜昆、巴特尔等5位名家并成立工作室。

过去一年,龙华区文旅融合发展活力迸发——高水平举办文化旅游节、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获评“新时代·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中国最美网红打卡地”两项殊荣,观澜版画基地、大浪时尚创意小镇获评深圳十大特色街区。加大产业帮扶力度,资助金额达2560万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站在新起点,龙华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异答卷迎接建党100周年。

记者 王雪敏/文 蔡维泽 陈建华/图

“十三五”龙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成就

在全市率先完成“学习强国”平台党员覆盖率100%,平台注册人数5.15万

在全市率先建成并运行融媒体中心,工作经验获得全市推广

高标准完成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

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及互联网行业党委,探索“嵌入式+赋能清单”互联网行业党建新模式

基本建成“十分钟文体服务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型文体场馆14个

文化旅游产业贡献度显著提高,形成永丰源陶瓷、观澜红木、大浪服饰、观澜版画四大知名文产品牌

推动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深圳队主场、华南首个风洞飞行等项目落户龙华,文旅融合不断走深走实

文艺精品创作屡获嘉奖,各类奖项中,国家级52项、省级157项、市级448项

2020这一年

龙华宣传思想文化成绩单

宣传报道

●刊发新闻报道、推送服务信息约1.8万条,其中原创报道近1万条,全网阅读量超2亿次

●“龙眼视频”栏目独立摄制新媒体视频100余条

●在中央主流媒体刊发龙华区相关宣传报道900余篇

●组织开展“文明战疫”行动,广泛宣传卫生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

文明创建

●以满分成绩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区验收

●建立“4+6+50+8”四级架构和“1+9+N”文明实践队伍,开展活动近8000场

●成功举办第七届“闪亮龙华人”、第三届“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

●张莹莹、辛钧辉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民治街道办事处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龙华中心小学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龙华区3人获评深圳市“十佳爱心人物”,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

形象展示

●统筹开展全区公共形象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媒体深入融合改革,初步建成7大融媒传播平台,形成4大融媒品牌。龙华十分、龙华新闻在电视新闻和纸媒发布方面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龙华网充分发挥全资讯门户网站作用;龙华之声填补了龙华区音频传播的空白,“龙华融媒发布”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关注量双双突破40万,“脸书龙华”是市外宣办唯一特许由区融媒体中心开展、运营的官方脸书账号,开创区级外宣工作先河,抖音直播间“DOU爱龙华”迅速崛起,用户突破30万,点播视窗“直通龙华”、龙眼视频形成互补,大大提升了融媒服务功能

舆论引导

●创新打造“书记信箱——龙眼问政”新媒体问政平台

●全年“书记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6132封,已办结6119封,办结率99.78%

●短视频作品《专家解答:5G基站辐射竟然还比不上晒太阳!》入选2020年度全国10部创意辟谣短视频优秀作品

出版管理

●积极协调解决737家新闻出版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工作机制

●建成覆盖6个街道、53个社区的扫黄打非基层站点

●完成全区84所中小学校“扫黄打非”站点规范化

文艺事业

●全市率先成立文学艺术行业党总支,纳管文艺协会党支部8个

●268件作品获得上级文艺奖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27项、市级228项

●高质量办好第三届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闪亮龙华”等品牌活动

●“闪亮龙华”经典怀旧歌曲演唱会直播的点击量突破400万人次,点赞数达218万

●舞蹈作品《烈火中的永生》获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扶持

文化服务

●推动建设大型文体场馆13个,新增小型体育设施207套(件),建成社会足球场51片

●建成全市首个数字化公共文体服务平台“龙华文体云”

●办文化惠民活动5000余场次,惠及居民近450万人次

●引进单霁翔、姜昆、巴特尔等5位名家并成立工作室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望野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文旅融合

●高水平举办文化旅游节、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获评“新时代·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中国最美网红打卡地”两项殊荣

●观澜版画基地、大浪时尚创意小镇获评深圳十大特色街区

●推进清湖文化产业园、数字王国、大浪商业中心三期等项目建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