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12-06 08:55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单霁翔在龙华作主题演讲。
12月5日上午,现任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单霁翔来到龙华区委党校,作主题演讲——《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从文物保护走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单霁翔的讲座,从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说起。
“文化、自然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单霁翔介绍,人类共同的遗产这种理念形成之后,1972年诞生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13年以后,中国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开始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故宫、敦煌莫高窟和泰山。
单霁翔对比了过去的文物保护语境与现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同之处,认为过去保护的是相对静止的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现在要关注生活、生产中的项目,如民族村寨、江南水乡、梯田等,使保护项目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过去保护桥、塔、古建筑,现在扩大到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城镇,由点到面;过去保护的是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现在保护的是承载着记忆的乡土建筑、劳作的工业遗产、老字号;过去保护的是古代的遗产、近代的遗产,现在这个时间线不再设限,要保护20世纪、21世纪,保护当代遗产;过去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文物锁起来”不如“让文物活起来”
2012年1月,单霁翔来到故宫博物院,成为了第六任院长。当时的故宫,99%以上的文物被锁在库房里,展示的文物不到1%。
保护故宫文物、传递文化的力量,是单霁翔肩上的重任。近年来,故宫一直在进行室内、室外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提升,在内里和外观得到改善后,单霁翔也逐步开始了把故宫文化推出去的计划。
“观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故宫在5G时代如何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单霁翔说,故宫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故宫文创产品、手游、“每日故宫”APP等,故宫文化,开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长期以来,故宫文物工作者对文物保护的思维就是锁起来,这种思维理念需要转变,“保护文物不是故宫文物工作者的专利,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只有人人都能享用这些文物、爱护这些文物,文物才最安全。”
单霁翔认为,要让文物“活起来”,应该让文物重回市民生活,展现其魅力。有魅力的文化遗产才能得到人们的呵护,得到人们呵护的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只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各地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才能汇聚更多的民众,才会有更多的民众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这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
据介绍,该活动由龙华区委党校、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
记者 袁春燕/文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