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援建扶贫车间让东兰群众家门口就业

编辑:陶倩2019-11-07 09:09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东里村集体经济开发项目“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

陈毅强

员工在扶贫车间的流水线上工作。

子母扶贫车间的“母车间”,目前已经投入生产。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朱良骏 张尉心/文 莫荣宝 罗越/图

“进车间上班,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照顾老人小孩都不耽误!”广西河池东兰县三石镇的张秀娥,如今在镇上的青春制衣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得益于深圳市龙华区为当地援建“子母扶贫车间”,因地制宜引进制造业投资兴厂、创造就业,许多像张秀娥这样,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想外出打工又没条件出去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日子有了奔头。“子母扶贫车间”正在照亮东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大路。

易地搬迁:贫困户走出大山住进新居

东兰县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县。曾几何时,数以万计的乡亲走不出大山,也世代斩不断“穷根”。为了能让广大居住在山区的群众摆脱贫困,东兰县委县政府提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搬迁不易。东兰县城本身就是个“山城”,坐落在狭长的九曲河河道两侧,纵深基本不超过1000米,土地资源极其匮乏,继续往东拓展新城,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十三五”期间,东兰县规划投入6.98亿元,建设2.1平方公里功能齐全的向阳新城,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在东兰县向阳新城,数栋新建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这些新居以低廉的价格分配给贫困群众。根据贫困户家中人口,一口人只需缴2500元,全家封顶10000元,一个四口之家可以住上70-80平方米的住房,五口之家可以达到95平方米。今年初,首批962户困难群众完成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在新居一旁,一大片山地已被夷为平地,正在加紧建设东兰深圳龙华小学。为了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难的问题,2017年12月底,该校与住宅楼同步开建。学校总投资6506.87万元,其中深圳市、龙华区投入助建资金3000余万元。该校为36班完全制小学,设计容纳在校生规模约1620人。

学校于今年9月首批招生11个班,其中一年级6个班,二至六年级各一个班。目前,首批学生借址临近的国清中学开课,有望11月底搬进新校。龙华区第二小学陈秀红老师和丹堤实验学校赵越老师还响应区教育系统号召,主动请缨来到东兰深圳国清中学支教,分别授课英语和化学,与当地老师无私分享深圳教学经验,深受孩子们喜爱。

喜领高薪:

扶贫车间惠及当地逾万群众

贫困群众“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如何进而“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子母扶贫车间”模式提供了一条出路。

位于三石镇的“扶贫大车间”——东兰龙华高科技产业园,是粤桂扶贫协作示范项目,也是东兰县子母扶贫车间的“母车间”,目前已经投入生产;全县还有13个乡镇“扶贫车间”为“子车间”,今年11月底将全部建成。

东兰县充分发挥“子母扶贫车间”作用,从粤港澳大湾区采购电子信息产品原材料,通过大物流运至扶贫大车间进行机械加工成半成品,再通过小物流运至乡镇扶贫车间完成手工部分工序,而后运回产业园总装成电子产品,经过测试、检验、包装程序,经由大物流运至大湾区港口,借助“一带一路”出口到世界各地。

“‘子母扶贫车间’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原材料多跑路、就业人员少跑腿,东厂西移,东兰的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东兰县副县长、深圳龙华帮扶干部陈毅强说。

眼见为实。走进三石镇“扶贫大车间”,记者走进东兰汉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只见流水线上一派繁忙,员工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加工电子产品。在这大山深处的乡镇,眼前景象却与珠三角电子车间别无二致。

来自四合村的韦群宝今年只有27岁,已经是生产线上的“线长”,他告诉记者,在车间工作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相比在外打工可能赚的少一点,但不用离家漂泊,可以照顾老人、小孩,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黄意祥告诉记者,目前该厂有员工38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9人,车间满员时预计可安排2000人就业,其中大部分是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从务农到工厂流水线,贫困群众干的能否适应?”“这里主要生产苹果、华为等知名品牌手机零配件,这些电器零部件并不太复杂,即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也能完成。”黄意祥告诉记者,“熟练工人每月工资有2800-3500元,在东兰算是高工资了。”

“我们核算过,等整个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安排全县14个乡镇1万人以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约3300户13200人脱贫,全面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难题。”陈毅强充满信心地说。

真情帮扶: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自东兰县发展“扶贫车间”脱贫模式以来,深圳市、龙华区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仅东兰龙华高科技产业园“扶贫大车间”项目,市区两级就投入帮扶资金6500万元。预计到2020年,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可实现产值10亿元,实现“万人就业、万户受益、万家脱贫”。

为了提高东兰新产业工人的劳动技能,龙华区还在三石镇“扶贫大车间”旁,援建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东巴凤分院),计划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预计总投入3700万元,计划在校学生600人。办学模式将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以工养学、以学助工,3年毕业后可成为有大专文凭、有资格证书的技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乃至工程师,进而逐渐消除代际贫困。

留守儿童有陪伴、空巢老人有依靠、留守妇女有工作、扶贫产业有发展,东兰“扶贫车间”模式取得扎实成效,解决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2018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携手奔小康现场会在东巴凤召开,“子母扶贫车间”是现场参观点之一,2019年3月,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办联合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向贫困宣战》在东兰开拍,东兰子母扶贫车间模式是广西唯一入选的扶贫模式,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文频道CGTN面向全球播出。

结对子以来,深圳市、龙华区真情实意帮扶东兰,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多领域协作东兰发展,覆盖产业发展、教育、医疗、饮水、农产品、旅游、劳务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功,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全力协助东兰打赢脱贫攻坚战。

“饮水不忘打井人。东兰老区在深圳市、龙华区等各界的帮扶下,总体形成‘政府引进产业、群众就近就业、孩子专心学业’的良好格局,给东兰决胜脱贫攻坚战、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道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声。

本报记者探访广西首批脱贫摘帽村

拔哥故里党旗红脱贫致富谱新篇

“拔哥故里党旗红,能人引领致富路”。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阳光玫瑰”葡萄扶贫示范基地,连片的大棚从路边一直延伸至山脚下,这里是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广东深圳重点帮扶项目之一。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东里村。驻村第一书记梁贤欢告诉记者,该基地于2017年初建成,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经营,深圳帮扶100万元作为东里村集体资金入股,致富能人投入资金和技术,合作社群众以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形式参与进来。

致富能人梁达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基地始建时占地100亩,租用土地来自120多个农户,其中有25户是贫困户,给村民的年租金就有10多万元;果园里每年可创造4000多人次务工机会,可以解决32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年均增收至少8000元以上。

2018年葡萄园首次开园以来,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产量共有12万斤,其中游客采摘以及通过网络平台销售6万斤,另有6万斤销往深圳,仅对口帮扶东兰县的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就认购了1万斤,销售总额达220万元,一下子又帮助东里村入股的60户贫困群众每户增收3300元,实现“甜蜜”脱贫致富。

东里村是中国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红七军著名将领韦拔群的故乡,韦拔群家里17口人为革命捐躯。在广西,群众亲切地称韦拔群为“拔哥”,多年来,东里村以红色革命精神为引领,带动绿色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脱贫路上的一组数据,见证了近年来东里村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全村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443人减少到2017年的33人、2018年的8人,贫困发生率从28.1%下降到2.0%、0.52%,三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5人,并且成为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脱贫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村民陈增龙一家,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6年经过努力实现脱贫。“吃、穿、住房都不愁,主要是82岁老母亲身体长期患病,造成生活有一些困难。”陈增龙妻子陈乜宝告诉记者,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全家5口现在都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增龙在镇上务工、大儿子在广州打工,自己在家务农、养蚕,一年也有3600元补贴家用,女儿在县民族中学读初三,很用功,全家生活非常踏实、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深圳市委党校中青班专门到东里村开展“三同”实践锻炼,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东里村的发展倾注了深情。“在深圳帮扶资金支持下,葡萄园种植面积继续扩大,2019年扩种200亩,村里还发展油茶、蜜柚种植等特色产业。”梁贤欢说,如今,特色种养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托起了百姓“致富梦”,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东兰县副县长、深圳龙华帮扶干部陈毅强:

扶贫车间贵在“精准、落实、可持续”

“‘子母扶贫车间’模式为东兰发展发挥效能已越来越明显。”日前,广西河池东兰县副县长、深圳龙华帮扶干部陈毅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扶贫车间”除了对东兰经济拉动显著,还助力当地一批社会治理问题迎刃而解。

“‘扶贫车间’对东兰招商引资作用巨大。”陈毅强告诉记者,2018年,东兰县历史性实现了外汇收入零的突破,实现外汇收入58万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已经实现200万美元外汇收入,全年有望实现300万美元外汇收入。总结“子母扶贫车间”阶段性成果,陈毅强深刻认为,“子母扶贫车间”最大程度上契合了“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脱贫攻坚要求。

核心是精准:

选择路径贵在雪中送炭

只有真正来到了东兰,记者才能体会到东兰选择脱贫攻坚“路径”的考量。东兰县“九石一分地”,土地非常贫瘠,农产品产量不高,加之生产技术受限,保鲜期也不长,依靠农产品输出的传统扶贫模式不适合东兰,解决不了贫困问题。正如陈毅强所言,“贫困户吃饭都成问题,家里还能有农产品出品的,肯定也不是贫困户。所以要做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那么搞康养、旅游产业可不可行呢?陈毅强认为,那是长远的规划,见效慢,可能要几十年,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远水救不了近火。

“经过对东兰人力资源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地的主要劳动力想做工,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及中介机构,去到广东的很好的工厂做工,而留在东兰当地很多是需要照顾老人、小孩的劳动力,他们安排好生活的基础上,到扶贫车间生产线里工作,这部分劳动力就匹配上了,这就是精准。”陈毅强说。

关键在落实:

“深圳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打造“扶贫车间”,资金上有深圳市、龙华区大力援助,东兰县财政也倾力支持,但怎么招商引资,把好企业引到东兰来,并不容易。

陈毅强常和东兰县干部群众交流,为什么人家要到东兰投资?为什么不去南宁、桂林,不去柳州、贵港、防城港?非要到东兰这个山区来投资?办法就是做好服务抓落实,深圳精神、深圳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入驻“扶贫大车间”的汉科公司,原本打算外迁至菲律宾,东兰县方面获得这个消息后,决定尽全力吸引企业来东兰落户。东兰县多次赴东莞市长安镇与公司洽谈,可谓是“三顾茅庐”:当汉科公司提出,希望东兰县就营商政策出台专门的文件时,县委县政府在一个月内就出台了《东兰县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明确了“一减免二补助三奖励”的政策;企业希望一个月内把部分生产线搬到东兰,实现投产,东兰县如期交付了一座临时车间;企业希望半年之内能入驻东兰产业园,届时正式将总部迁入,东兰县也于今年3月如期交付。

确保可持续:

只要有订单,能管70年

“我们作为深圳来的扶贫干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帮贫困户养猪种地不是优势,一次性给贫困群众发钱更加不是扶贫长久之计。”陈毅强说,脱贫攻坚贵在找到可持续路径,“子母扶贫车间”的路子走出来了,只要有订单,可以管70年,这就是可持续。

如今在东兰,老百姓都说,在家就业好、照顾老和少、家庭幸福不得了;留守妇女有工作,也不用出门打牌消磨时间了,少了方方面面社会问题,这也是可持续。

记者还发现一个可持续,就是持续培养产业人才。东兰县通过引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东巴凤分院),年轻人上午学文化课、下午跟师傅实操,有工资领,周末和家人团团圆圆。三年之后,大专文凭有了,技工证书有了,不管是在家门口做工,还是外出工作,不再是作为普工一个月挣两三千块钱,而是作为技工、作为工程师,有望达到万元月薪,这样农民工的下一代再也不是农民工了,代际贫困也将逐渐消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