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在深圳植树 在深圳造梦

编辑:熊三有2024-03-12 10:41内容来源:晶报

新闻提要

3月12日,是全国第46个植树节。这个日子,看似一个动作提醒:植树节,去种一棵树吧。但与此同时,了解植树节背后的故事及其意义,比单纯种一棵树更重要。

坝光银叶树林。银叶树可称作“海边植物之王”,高达20米以上。

2005年2月,周炜种下银叶树种子。

2023年植树节,周炜与当年种下的银叶树合影。

今年3月5日,“依丽一家亲”群体种植家庭树活动。周炜的母亲(图片中坐轮椅者)现年93岁,老人家自2006年参加种树后再次看望银叶树群落。

银叶树种子。

2022年7月22日,晶报08-09版《元故事》,2023年4月7日,晶报06-07版《文化湾区》,深度报道凌道扬的故事。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2日讯晶报记者 罗婉 李跃/文 周炜/图)

春风拂新绿,植树正当时。

3月12日,是全国第46个植树节。这个日子,看似一个动作提醒:植树节,去种一棵树吧。但与此同时,了解植树节背后的故事及其意义,比单纯种一棵树更重要。

植树节,是由一个叫凌道扬的深圳人倡导设立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植树节与深圳相关。

它是由一个叫凌道扬的深圳人倡导设立的。

这里要说一下著名的“布吉凌家”。这是一个传奇家族,其声名始于1844年出生的凌启莲。凌启莲重视教育,生有八子三女,长子凌善元曾开办香港“从谦学校”,六子凌善永,1900年赴美属夏威夷群岛谋生,执教于当地华人学校,是中国近代最早学习并熟悉运用西方会计知识的那一批人物之一。七子凌善安是当时教育界的“泰斗”,曾任国子监英文老师,教过光绪皇帝,后来担任过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八子林善芳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任詹天佑手下广九铁路华段桥梁工程师。

凌启莲的孙辈中,更是人才济济。其中最著名者,就是凌道扬。他是大清帝国首届沪上美庚款留学生,中国近代林业科学的先驱。

而凌道扬与林学的结缘,其实非常偶然。1909年,凌道扬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的京师大学堂担任英文教员。1910年,他本来只是受命陪同两名清室贵胄子弟一起赴美国麻省农学院习农科。

当时,美国学者梅耶发表报告称中国山西五台山地区正因滥伐森林导致水涝旱灾频发,时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还就此在国会上作了一个关于自然保护重要性的演讲,这让凌道扬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也让他对美国锐意振兴林业和林业教育深有感触,于是立志研读林学。农科结业后,他顺利考入了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并在1914年获林学硕士学位,是中国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人。

凌道扬曾自述从美国学成回国时的情形:“已有之林木,旦旦而伐之,荒芜之山麓,一任若彼濯濯耳,故所谓森林,遂未之见,所谓造林,尤未之闻。时至今日,直接则实业之母材缺乏,间接则地方之保安寡赖,膏腴大陆,沦为贫瘠之邦,有心人何忍漠然置之?”

归国后,凌道扬一度供职于北洋政府农商部山林司。1916年,其所著《森林学大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民国林业研究和林业教育史上最早的林业科学学术著作和教科书之一。张謇在为其所作序言中写道:“凌君道扬,学森林而有实行之志,其所述林学大意,于世界森林状况言之甚详,且深知中国木荒之痛,其书足供有志森林者之参考。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书其求艾之径也夫?”

在书中,凌道扬提出“森林实施方法之建议”,包括注重教育、因势利导、政府提倡三方面。显然,政府提倡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他应当时的大元帅黎元洪之邀,参与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森林法》的制定。

这期间,最为历史津津乐道的是,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联名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议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此倡议为北洋政府采纳,并于次年在全国推行。此后,凌道扬于1917年发起创建中国第一个林业科学研究组织——中华森林会。1921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林业科学刊物《森林》创刊。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较大,清明节作为植树节仅对北方地区适合,对南方来说已经太晚,已经过了植树的最佳时机。如当时的湖南省都督谭延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定在每年的春分为植树节。1928年,在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之际,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的决定”。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凌道扬一边树木、一边育人,定居香港后,曾任崇基学院校长、联合书院院长,并在任内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一个甲子后,香港中文大学回到了凌道扬的家乡深圳龙岗,开枝散叶。2022年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徐扬生校长正式宣布,经大学决议,学校的第五所书院正式命名为“道扬书院”。

深圳,发现了比恐龙还古老的植物

当年,凌道扬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大量与林业有关的文章,如《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水灾根本救治方法》《中国今日之水灾》《森林与旱灾之关系》《种森林以防灾害》等,获得广泛影响。

多年后,在他的家乡深圳,科学家在世界自然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IT技术,不是新能源技术,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兰花。2006年6月22日,一篇名为《一个兰花的自发授精策略》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由于这篇文章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的独特价值,《自然》杂志专门在英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全新的研究发现成果,并在杂志副封面上对该论文作了特别介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深圳的植物家底颇为丰厚。据统计,目前深圳有野生维管植物280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潮间带生物115种,渔业资源13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09种。穿山甲、小灵猫、勺嘴鹬、黑脸琵鹭等15种野生动物和仙湖苏铁、紫纹兜兰2种野生植物为深圳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1998年,在深圳的塘朗山首次发现了一种叫桫椤的植物。

桫椤名列中国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最早的桫椤出现在侏罗纪后期,是最早出现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蕨类植物的后裔,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亿5000多万年,曾是恐龙的主要食物之一。第四冰川期后,与恐龙和许多古动植物一样曾经遭受毁灭性破坏,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

在深圳生长的2500多种高等植物中,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还有直接以深圳命名的植物5种——深圳槭树、深圳香荚兰、深圳拟兰、深圳耳草、深圳假卫矛。

深圳十分看重这样的自然生态家底。早在2005年11月1日,深圳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及《深圳市基本生态线范围图》,在国内首次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虽然,这条生态保护红线后来经过了一系列优化调整,但仍然是深圳生态保护的一道坚实屏障。深圳十分看重这样的自然生态家底。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深圳开始大力进行公园之城建设,目前公园数量达到1200多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2022年底,深圳荣获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漂来的银叶树种子,在深圳找到了家

接着,我们来说一个在深圳植树的故事吧。

500多年前,有一颗银叶树的种子顺着水流,漂到了深圳最东面的坝光海湾。那里是一片铺满白沙的海湾,四周青山环抱,山上山泉淙淙。淡水,向海湾流入大海。这里有非常适合银叶树生命成长的环境,它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1998年,周炜第一次来到大鹏的坝光,便被它田园牧歌般的美深深吸引。他在《我心中的银叶树》一文中用三次“震惊”描述了初见坝光时的惊喜。“在一次台风天,狂风巨浪中只有银叶树傲然挺立,漫天银色的叶子随风摇摆,这棵树所爆发的强大生命力摄人心魄。”这个终生难忘的情景,至今仍是他的一个“深圳情结”。

“银叶树是海漂特性种子,就是在海里自由漂荡,漂到哪儿就在哪里扎根。它有自己的选择,这取决于它的生长环境。”1988年,周炜从辽宁来到深圳,他热爱和感激这座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我们从全国各个地方选择了深圳,这里的土壤和气息,把我们留了下来,我们的命运伴随着祖国的发展强盛、深圳的繁荣进步。”在他心中,深圳人有着银叶树的特征,而深圳这座城市具有海洋般的胸怀和品格。

2003年9月8日这一天,台风“杜鹃”给深圳海岸带来了狂风暴雨。周炜赶到了银叶树林,走入十几米时,一段巨大的树干突然躺在他面前。这棵树,恰恰是那棵常为他遮风挡雨的古树。他常躲入树下的神秘树洞,穿梭回童年的梦境。倒下的树干仿佛给了周炜当头一棒,在那一刻,他明白了必须为这片树林做点事。

“银叶树叶子的正面是绿色,背面是银色的。”这成为了周炜把银叶树介绍给别人的口头禅,他也成为了第一代的“银色守护者”。围绕着银叶树的朋友越来越多,周炜开始思考怎样身体力行地保护好这片银叶树群落。他拍图片、拍影像、办展览,为建立银叶树自然保护区公园四处奔走,筹资建起了银叶树林保护栈道,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洋环保公益组织“深圳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通过各类媒体扩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银叶树需要爱护。

2005年1月,周炜与父母、孩子、朋友三代人一起在坝光原有的银叶树群落范围外部区域海边撒下了第一批银叶树的种子。多年来,周炜与妻子史依丽以公益的形式,发动深圳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守护坝光的海和银叶树群落的行动中来,组织了不同规模的银叶树种植活动。2024年3月5惊蛰这一天,周炜陪同他93岁的妈妈李华回到银叶树林,他们一起种植了一棵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家庭树”。如今,多年前种下的银叶树已经亭亭如盖,长到八米多高。在周炜心中,这片银叶林就像是生命的一种延续,“这就是我们保护银叶树林的意义。”

目前,坝光古银叶树群是全球保存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登记在册古树33株,平均树龄超200年,最大树龄超500年。这些树木不仅美丽而且具有极高的生态科学价值,常年栖息着50多种野生鸟类,与周边的海滩、湿地连成一体,共同构成了坝光盐灶古银叶树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珍稀植物群落重点保护对象。

2023年9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古银叶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红树林古树群。同年7月,选址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片区的深圳海洋大学开工建设。周炜急切呼吁道:“深圳海洋大学应该为这片珍稀的银叶树群落建设一个学科或者科研机构,为这片世界上最珍稀的银叶树林的健康发展做科研,并为其未来保驾护航。”周炜还畅想,未来扩大银叶树种植的面积,让大鹏坝光海湾成为世界上最特别的一片银叶树海湾。“当然,这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

深圳固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基因优势”与生态家底,要让细水长流、青山常在,除了政策的约束与规范,还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相传,来守护这一抹珍贵的绿色,这从保护深圳红树林的行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如今,站在坝光海边望去,从盐灶到产头再到田寮下,绵延数公里的海岸线上,高低错落地长满了银叶树、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红海榄等红树和半红树。这是迄今为止深圳志愿者人工保育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人工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片红树林。数据显示,多年来,志愿者接力在坝光红树林片区种下红树逾20万株,成林面积达90亩。

在周炜看来,银叶树群落位于深圳东面的坝光红树林片区,而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地址靠近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深圳湾水域,在深圳的西面。彼此坐落于深圳东西两端,形成深圳红树林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格局。“这正是深圳这块风水宝地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深圳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是我们这一代深圳人的光荣,我们要守护好它。”

2020年,由深圳市大鹏新区重点区域建设发展中心创建的坝光自然学校成立,依托坝光生态本底开设“山海林河”自然教育体系。2023年,坝光自然学校启动基于公民科学方法的银叶树保育项目,推出“银叶树保育计划”,开展“把银叶树宝宝带回家”品牌活动,让市民把银叶树宝宝认养回家进行培育,并在学校开发的银叶树保育小程序记录项目全过程,让公众了解和参与银叶树保育。

就在今年植树节前夕,坝光自然学校与南方科技大学致新书院合作,带领师生40余人来到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开展红树林劳动教育活动,种植下银叶树、秋茄、木榄、红海榄等30多棵红树。坝光自然学校副校长欧薇表示,“周炜老师是坝光银叶树的第一代保护人,坝光自然学校的成立是从周炜的手中接过银叶树保护的接力棒,通过自然教育的方式,让银叶树的保护得以薪火相传。”

2021年年底,《深圳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印发,标志着林长制在深圳全面推行。深圳67.2万公顷林地和3.69万公顷的湿地被划为各级林长重点保护区域,制定规划期保护目标,并纳入林长任期考核。目前,深圳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全域覆盖,全市共设立林长1772名。

今年1月,深圳发布2024年第1号林长令,吹响了春季造林绿化的号角。深圳一系列亲民的宣传工作也在进行中——借用深圳本土原创的森林保护动漫“熊出没”卡通人物作为深圳林长社会宣传推广IP;在深圳龙岗儿童乐园规划设计林长制主题乐园,打造一个可以让小朋友沉浸式体验“小林长”的娱教平台;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联合深圳市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设立了“城市绿化五年百万树木”公益项目,鼓励群众及社会团体种植树木;同时,探索推行“林长+树长”制,林长也是辖区每一株古树的树长,对古树的“生老病死”负有管护责任……

爱林、造林、护林,在一代代守护山林、树木育人的深圳人身上,涌动着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编辑:熊三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