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汤志伟:用“深圳+”速度 推动高研院快速成长

编辑:陶倩2022-10-26 09:3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汤志伟。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汤志伟讲开学第一课。

2019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次年5月,受学校的委派,汤志伟带领筹建团队肩负着全校师生、校友的殷切期望和建设一流电子信息研究院的重大使命来到深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开始了创业生涯,用“深圳+”速度推动高研院快速成长。

以人才培养为根基,坚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2年过去,汤志伟将电子科技大学基因与深圳、龙华本土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200多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成国家、省、市、区级科研平台40个,承担国家、省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联合攻关项目近200项,在深研究生规模达到1300余人。

为深圳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2年多过去了,汤志伟依旧能够想起高研院刚筹建时的样子。那时,作为过渡场地的银星科技园二期2号楼还是毛坯房。为了确保学校在当年9月如期开学,汤志伟带领高研院工作团队在市、区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不眠不休,攻坚克难,抢抓时间进度,全力推进场地改造、实验室建设、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服务方面,经常加班研讨工作方案,做到对接服务“一人一策”,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帮助科学家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为深圳科技创新发挥力量。

“在高研院,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底盘和根基。”开学后,如何将大湾区创新发展优势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相融合,让高研院成为高新技术的新源头、创新人才的新基地、成果孵化的新引擎,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学生,成为摆在汤志伟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经过深入思考,汤志伟带领高研院积极与深圳市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度协同,探索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本着让学生在学校能够“转角遇到大师,回头碰到知名企业家”的理念,高研院以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和助力重点产业发展为牵引,构建了“2+3+6”联合培养体系,围绕两个能力提升(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培养主体(政府、企业、高等研究院),六个共同举措(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共同遴选培养对象,共同建设实验环境和基地,共同确立创新研究课题,共同攻克关键技术,共同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此外,与世界领军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等试点开展“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特色班,为深圳培育引领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及卓越工程师。目前,汤志伟正在推进将“双导师制”变成“三导师制”,聘请优秀企业家作为研究生的人生成长导师,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以及对产业行业的真知灼见,激发学生潜力和对未来的感知力。

不仅如此,高研院还成立了深圳市成电高研科教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动拓展社会资源,积极汇聚各界爱心,助力人才全方位成长。

探索多种引才模式汇聚一流人才队伍

“高校发展,人才是关键。”两年多来,汤志伟带领高研院坚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积极探索引才新模式。

汤志伟将做好发展布局当作引才第一步。经过研究分析,他和团队布局从电子信息材料、芯片、器件、整机、系统到软件、协议、标准的学科链条,现阶段要聚焦发展包括电子信息材料与集成电路、下一代无线通信、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先进测试与高端仪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量子信息与光电器件、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工业软件与信息安全、海洋电子信息九大科研领域,实现优势学科引领科技创新。

找准发展定位,高研院紧抓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机遇,先后建立“校地联合”双打引才、“校企联合”合作引才和“1+N+X”成建制引才模式等。多种引才模式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自身人才、学科、平台优势,深圳市产业环境、人才政策优势,以及企业衔接市场创新优势,迅速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2020年,高研院取得了招收博士的资格。目前,高研院已建立一支以国内外院士、IEEE Fellow领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200余人的高水平队伍,其中国家级人才35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8人,构建了一支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的人才梯队。

“尽管已经快速汇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这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未来5年,我们还需要引进1500名左右各类人才。在引才方面,我们仍将推出更多务实举措,为人才打造能够实现其理想的发展之地。”

勇担国家使命强化产业支撑服务

“我们是带着使命来到深圳的!”汤志伟说:“我们一要在战略必争领域和科技创新‘无人区’抢占制高点,帮助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二要聚焦产业需求,强化对龙华和深圳产业的支撑服务。”

据介绍,两年多来,高研院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未来前沿引领技术,打造科技创新集群,快速形成引领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创新高地。已承担科技部、军科委、广东省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联合攻关项目等近200项;省、市、区重点实验室及企业联合科研平台34个,推动筹建集成电路测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国家级平台。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的工业软件类重大科研项目,对标国际一流的HFSS、CST、Maxwell等EDA商业软件,解决电磁仿真软件“卡脖子”问题;石墨烯大规模薄膜制备及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最新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并与深圳市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在产业支撑方面,高研院优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的创新生态系统,带动全球更多创新资源聚集深圳,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为深圳市乃至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在龙华,深度参与电子信息重点企业落地服务,启动共建产业创新园,积极筹建国家级众创空间,成立成果转化办公室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落地大湾区校友服务中心,汇聚大湾区校友资源,推动发起50亿元的产业创新引导基金,鼓励师生及校友科技成果在深转化,形成政产学研用资创新生态,汇聚电子信息领域上下游资源,全力支撑龙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汤志伟表示,下一步高研院将继续深化“深度产学研”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通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通道,打通应用型人才到高层次人才通道,以建设国际一流电子信息研究院为愿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四链融合”,让高研院的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成为真正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高研院也将结合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为龙华、大湾区乃至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务实举措培养人才

他带着使命而来,为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发展带来无限希望。采访中,汤志伟院长提到很多务实举措,每一项都精准地契合着科学家、学生对学术研究、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位来自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既是一位知名学者,也是一位勇于拼搏的“创业者”,他带领团队将学者的缜密与企业家的创新突破相结合,迅速为高研院打造了一整套培养人才、招揽人才的好制度、好方法,让人不禁对高研院的未来,高研院对国家、地方科研发展的带动充满期待。

记者 金璐/文 陈建华/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