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本土纪录片《樟坑径76号》即将完成

编辑:陶倩2022-10-25 08:56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纪录片《樟坑径76号》视频截图。图为王兆宇(左)采访陈桂林之子陈智常(右)。

陈桂林征战起飞前驾驶的缅甸号飞机(翻拍)。

纪录片导演王兆宇在电脑前收集飞行员陈桂林和陈桂民兄弟的事迹。

纪录片导演王兆宇(右)外出进行采访。

多年前,当艺术工作者王兆宇第一眼看到位于观湖街道樟坑径上围村那杂草丛生、几近荒废的老宅时,他也没有想到,他与老宅的缘分竟超越了房子与租客的关系,直接与曾经的房主产生了跨时空的交集。

由王兆宇创作拍摄的纪录片《樟坑径76号》已接近创作尾声,很快,它将呈现在与龙华市民的眼前。这部爱国主义抗战纪录片讲述的是80多年前樟坑径上围村爱国飞行员烈士陈桂林、陈桂民两兄弟的英雄事迹。

《樟坑径76号》对王兆宇而言,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是他跨界纪录片拍摄的处女作,也是他作为76号房客,为曾经的房主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战火硝烟虽然早已远去,但英雄的故事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值得永远传承和纪念。

缘起

老宅“藏”着的故事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王兆宇偶然听到樟坑径上围村要打造艺术村。一时兴起,他携朋友一起来到了上围村转转,这一转就相中了一所老宅。“76号位置很好,后面有山,门前有小溪流。透过门缝往里瞧,还有小院子,感觉很像我东北老家的环境。”2016年4月,他不顾朋友反对,与房东签订了一份长达8年的租赁合约,与76号正式结缘。王兆宇曾是一名摄影师,经常奔波不同的拍摄地点,按要求拍出令人满意的画面。这样的生活,本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房东陈智常老人回村带来了抗战时期两个飞行员的爱国故事和一本有关空军抗战的书后,一切开始改变。

故事第一次发酵是2017年底,上围艺术村举办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展览吸引了众多学者、文化名人齐聚,其中就有曾任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的廖红雷。廖红雷对76号老宅发生的故事很感兴趣,并特地撰写稿件发表,引起了多方对抗战飞行员故事的关注。即便如此,王兆宇也并没有深入参与,“当时我对抗战历史没有太多的认知和了解。”

转折发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居家的日子里,王兆宇无意间翻阅了房东留下的书籍,并深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为了全面了解空军抗战的历史,王兆宇购买了几十本相关书籍,在家恶补那段历史。随着研究越深入,王兆宇渐渐察觉到问题所在:“大部分资料对两兄弟的事迹,都是只言片语,缺乏完整性。”他开始思考能够用何种方式补充和完善框架,让故事更加完整。就这样,拍摄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创作

所有的感动和付出在“路上”

王兆宇的想法,得到了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发起了一个拍摄纪录片的众筹活动,并筹集了首笔启动资金4万余元。

对王兆宇而言,拍摄纪录片,资金是一个难题,而更困扰他的是缺乏纪录片拍摄知识。拍摄纪录片,他还是个门外汉,需要更多“外援”的帮助。无论是前期资料收集整理,还是拍摄剪辑所遇到的问题,王兆宇的朋友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2019年王兆宇获悉可向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申请文创专项资金支持,他递交了项目申请,随后被挑选进入路演环节。“当时申请项目多达百个,只挑选10个最优项目路演。”王兆宇回忆,当时评委中就有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申晓力。申晓力对王兆宇说,要做好这个大项目,需随时做好自己垫付资金的准备。“我说哪怕申请并未不成功,项目得不到一分钱扶持,我也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办成。”王兆宇认为把《樟坑径76号》创作完成,其意义大于其他的一切。最终,《樟坑径76号》以路演第一名好成绩胜出,这更加坚定了王兆宇想要创作好作品的信心。

这三年,王兆宇放下了一切广告拍摄业务,全身心投入纪录片拍摄创作中。原计划一年半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因为疫情影响一拖再拖。“地方好找,但是人难约。光兰州的拍摄,我联系了不下10次。”广州、重庆、成都、南京、云南、兰州……王兆宇步履不停,走访多地,从掩埋在时光的历史碎屑中,淘出陈桂林、陈桂民两兄弟最珍贵的记录,用镜头回溯那一段惨烈的抗战历史,还原出两兄弟真实且鲜活的生平事迹。

“弟弟陈桂民立下多次功勋,最高升至上尉三级,先后获颁一星星序奖章、二星星序奖章。他也是林徽因所钟爱的九个弟弟之一,当陈桂民阵亡通知书和遗物寄到林徽因手中时,林徽因伤心不已,痛哭流涕。”王兆宇分享着他在历史钩沉中找寻真相时所听所想,其中哥哥陈桂林的故事中,还有一段详细的空军作战记录,“飞机几点几分起飞,参战情况等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那场空战,陈桂林的飞机中了8颗日本子弹,有一颗还直接射向陈桂林的肚子,幸而保险伞的铜扣挡了一下,才未对身体造成致命伤害。“当我真正去挖掘、研究时,才发现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我们所听到的故事。”

拍摄采访路上,王兆宇感触最深的就是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不少人总喜欢等待时机成熟再付诸实施。我认为,只要有想法,肯去做,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帮你一把。”或许,大家支持的不仅仅是王兆宇,还有两位抗战英雄。正因为这么多人还记得这段历史,并为之提供还原历史真相的帮助,才让这部纪录片有“出世”的可能。

绽放

记录所见所听所想讲好英雄故事

拍摄是充满艰辛的,但剪辑才是真正创作的开始。很多时候,王兆宇睡觉前还在思考,故事如何架构,内容如何衔接。目前纪录片分为两个版本,长篇90分钟,短片60分钟。90分钟版本初片出来时,不少专业人认为故事线成熟,但影像拍摄画面粗糙。吸取建议后,王兆宇又对纪录片进行精细打磨,推出了60分钟的短篇,“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通过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提升了我的家国情怀。现在的和平幸福年代,是由80多年前那群年轻人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换来的,我们不会遗忘,也不能遗忘。”

“首先是纪录片的题材好,其次他虽然没有拍摄过纪录片,但有良好的摄影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对项目是高度投入,持有饱满的热情。”作为王兆宇转型路上一个关键性人物,申晓力不仅肯定王兆宇想要拍摄《樟坑径76号》的想法,还为其在学习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宝贵建议。在看过长篇初片后,申晓力认为纪录片太集中于历史事件的呈现,而缺乏旁证视角。“历史旁证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大量的采访人物穿插进行细碎的、不连贯的脉络叙述,然后不断钩沉,并把画面拼接起来,达到视觉传达上的连贯感。”也正因为申晓力的专业建议,王兆宇重新走访多地,补拍了大量的人物采访,并持续优化完善,最终打磨短篇版本。

古人曾说,“人生四十不学艺”。王兆宇认为这句话放在今天不合适。“我在四十岁转型做纪录片导演,这是我人生规划中的重新定位。时代在变化,纪录片就是记录时代变化最好的方式。”王兆宇说,他走过很多城市,唯独深圳,令其最喜欢,也最热爱,因为深圳最大的魅力是能让不懈坚持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0年,申晓力作为文化名家被引进龙华,落户上围艺术村,成为了王兆宇的邻居,为他“取经”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身边有纪录片导师,令王兆宇倍感心安,也让他对深入研究纪录片拍摄更有信心。不仅如此,他更希望依托文化名家申晓力工作室平台所策划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能激发起龙华青年对纪录片拍摄的兴趣,从而加入这个队伍,与他还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导演一起,记录龙华好故事,传递龙华好声音。

记者 袁春燕/文 陈建华/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