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籍侨胞捐资办学兴重教之风发展现代教育

编辑:陶倩2022-09-26 10:00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陈英豪。(翻拍)

陈千万。

陈桂兰跟记者讲述往事。


核心提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00多年前,祖籍龙华的华侨受到西方先进文化思潮的熏陶,率先认识到“振兴我族之出路在于兴学”的道理,通过捐资兴学、捐资助学等方式支持祖国家乡教育,举起了兴教旗帜,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征程。华侨的捐资办学加快了龙华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同时对促进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是诠释华侨对龙华教育事业的回馈。百年教育汇聚奔涌澎湃的力量,不断造就代代社会良才。华侨兴教的故事在龙华百年教育史上落下了厚重的一笔。沧桑巨变后,成为历史建筑文物的老校,依然矗立在龙华这片热土上,为龙华的教育事业亮起回望历史的明灯。同时与无数新学校一起,在新的百年征程中阔步前行,续写教育辉煌。

四所老校开创惠东宝教育先河

龙华观澜可谓是“教育之乡”,早在百年前,便开教育之先河,为国家、为龙华培育代代栋梁。

早在辛亥革命前,龙华私塾兴盛,涌现出坳顶私塾、源和书房、新围书厅、荣盛书房、芳埔寿记楼、石马径私塾、新围场私塾、大水田私塾八家由秀才任教的私塾,撑起了整个鳌湖地区的启蒙教育。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让旧式私塾退出历史舞台,华侨捐资兴办的新式学堂“登台”,为龙华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进深圳首家与华侨文化有关的观澜侨文化博物馆,入目满是华侨留下的痕迹,有华侨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书信书籍等,一个个华侨的面容以照片、文字形式重新出现在龙华人的面前,“无声”讲述着他们与家乡的故事。

“华侨界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尤为支持,早在1912年,观澜就有了第一所新式学校广培学校(后为广培小学)。”博物馆负责人翁艳芳介绍,早年华侨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在海外艰难谋生,他们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寄回家乡,兴建学校,借新式教育,改变乡人观念,振兴家乡发展。

1914年,观澜旅居欧美加等地的陈姓振能族华侨也认识到“振兴我族之出路在于兴学”的道理,捐资将振能族9间私塾合并,创办新式学堂永修学校,后改名振能学校,寄“振于无境,能而有为”之深意,并由旅居美洲、大洋洲等地振能族华侨筹集白银四万两建设新校舍;1917年,岗头华侨在观澜墟附近开办培英学校,以“培育英才”为理念,立志要把村里的后辈培育成长,成为国家英才;1920年,旅居南洋的大布巷华侨捐资兴建两百多平方米的维新学校,解决大布巷儿童入读初级小学问题。几经变迁、几度修葺,如今维新学校成了大布巷历史文化遗产,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短短几年时间,得海外华侨大力捐资兴教,广培、振能、培英、维新等四所学校在观澜大地上拔地而起,展露了观澜现代教育奠基时期的新曙光,也开创了惠东宝地区现代教育之先河。

华侨捐资掀起侨乡重教之风

20世纪20、30、40年代,是观澜教育迈向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华侨捐资兴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华侨重教风气旺盛的程度,从学校的数量和分布上可见一斑,校舍遍布观澜每一个角落。”翁艳芳有感于华侨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华侨之所以愿意大力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乃出自爱国、爱家乡的真心。20世纪20年代,先后出现华侨资助的观澜国民、库坑、厚安、笃志等学校;20世纪30年代,出现启明、德风、新田、福民、崇德、明智、茜坑、竹溪、元龙等学校;20世纪40年代出现马坜、大水田、桔岭、章阁、黎光、樟坑径、道德、九如学校。此外大水田、库桔、大和、桂花、观澜中心小学等学校也陆续兴建,分布覆盖观澜全域,充分展现了侨乡重教之风。

百年教育路,不仅打开了龙华人的眼界,也造就了数以万计的社会良才。广培的广兴教育引来人才辈出,其中有著名的木刻版画家陈烟桥,其幼年时期在广培学校接受启蒙教育,1943年曾与夫人林淑仪在广培任教;学子陈英豪考入复旦大学,后被派往牙买加工作并出任该国参议员;毕业于振能学校的佼佼者中有前深圳机场建设副总指挥陈干万,因创作邓小平巨幅宣传画而知名的画家陈炳林等;毕业于培英学校的沈盘棋到南洋发展,历任马来西亚沙捞越法院一级翻译官。这些学校不仅在观澜享有美誉,而且还远播海外。不少华侨把自己的子孙送回家乡接受教育,一时间颇有“国际学校”之风范。

新中国成立后,观澜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小学教育得到充实、提高、扩展和完善;中学教育上档次、上规模。彼时,广培、振能以及布吉乐民三所中学合并成为观澜中学,学生来自“三县十二乡”,周边地区的教育、体育、文艺、社区、乡村的重大盛事、聚会,都在观澜举行,观澜也由此成为惠东宝地区教育文化中心和教育文化的发祥地。

时代在发展,华侨对家乡的帮扶和捐助之举并没有中断。牙买加华侨领袖李光昌捐资五十万元为广培学校、大水田小学更新改造;印尼华侨陈开良发动侨胞两次集资建设振能小学教学楼;侨胞黄伟雄捐资建设库坑小学教学大楼,并捐赠“孔子”铜像……无数华侨与观澜侨乡的故事,被代代传唱。

华侨后代心系家乡甘做“育人园丁”

如果说20世纪20、30年代,华侨用攒下来的钱为家乡大兴教育之风,如陈桂兰一辈的华侨后代,则以教育为己任,切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以日复一日的心血培育祖国未来之花。

今年已86岁高龄的陈桂兰谈起自己的教育经历仍记忆犹新。陈桂兰的父亲是振能公第八代世孙,早年赴牙买加生活创业,赚了钱便加入投资家乡教育事业的队伍。陈桂兰5岁时父亲去世,12岁被母亲送回松元厦,就读振能学校,后升入初中(当时叫宝三中,即后来的观澜中学)。1959年,陈桂兰作为观澜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班学生之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英语系。据陈桂兰回忆称,首届毕业生大部分都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人数居当时宝安县及惠阳地区前列。

考入名校后的陈桂兰经历了休学返乡养病、务农等生活磨砺,于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得到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回到母校观澜中学成为最早的本地籍英语老师。“当时教师工资一个月才30块钱,任教三个月后又增加了5块钱补助。”谈起当时观澜的教育环境,陈桂兰表示虽然教育之风兴盛,但人们的生活普遍贫穷,“天黑了点煤油灯看书,热了左手握书本,右手摇蒲扇。”正因为家乡面貌落后,学子们铆足劲刻苦学习,希望考出观澜、考出深圳去看看这个世界。

任教一年后,陈桂兰接到了母亲的来信,邀请她回牙买加探亲,并希望她能留在牙买加,一家团聚。但异国他乡的生活早已不是陈桂兰所盼,她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她的教育岗位。陈桂兰寄信回来托问时任观澜中学校长,如果回国,是否还要其返校教书。得到的回复是:“要,你马上回来。”陈桂兰的心放下了,她赶在开学前回国,此后一直坚守教师岗位直到1991年退休。

“我教的学生中不乏名人,从政从商都有,他们有了成就后,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家乡的教育事业。”陈桂兰的儿子陈晓斌旅居法国二十年,2012年回国定居后也接过了祖辈投资家乡建设、教育的接力棒,以己之力发动海外侨胞踊跃为家乡建设发展做贡献。

如今,陈桂兰依然保持着常回母校看看的习惯,并时刻关心着龙华的教育事业发展。“我每年关注全国各地高考情况,看见有高考状元出现,我打心里高兴。”刻在陈桂兰骨子里的教育情怀久久未曾消散,看着龙华热土上越来越多新校成立并投入使用,她感慨万分:“现在发展(速度)了不起,兴建了这么多新学校,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郭宝华/文 记者 陈建华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