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双减”已一年 龙华区做实顶层设计减量增效

编辑:陶倩2022-07-20 07:13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振能学校落实“双减”运动会跳远比赛。(资料图片)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每一个人的期待。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教育界的年度“C位”,它正在改变着一个行业,重塑每一个家庭。

一年来,龙华教育以“双减”为抓手,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推动“双减”落地,实现教育提质增效。一个个具体实践举措,体现了奋斗龙华的教育改革担当、勇气和责任,丰富了奋斗龙华的内涵和精神。

顶层设计为纲

制定相应实施政策

落实“双减政策”,龙华区教育局既谋划顶层设计,亦根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实施政策。

“双减”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实际上,“双减”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根本上是要从“育分”转向“育人”,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那么怎样落实“双减”任务?

在顶层设计上,区教育局首先制定治理机制,找准牵住牛鼻子的要害,第一时间成立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龙华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专班,建立自区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全链条工作群,确保治理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上下一致。

区教育局自去年8月底全面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培训时间、内容等方面加强管理,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动态更新龙华区校外培机构白名单。同时,建立完善龙华区校外培训机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龙华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区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机构有关工作,充分体现区委区政府对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作业减量提质

学生丰富了课余生活

作为教育部一号工程,龙华“双减”如何“圳式”落实?探索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作业减下去,能力涨上来!

龙华区教育局通过调查发现:74.8%的家长认为本学期与上学期相比,孩子作业量明显改观,72.9%家长认为孩子每天书面作业时间少于1小时。

提质才是目的。为此,各学校设计了作业清单,由“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构成,既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创意的作业越来越多,教师结合学生特点,从身边生活入手,积极布置趣味作业。

为满足多样需求,龙华区教育局制定《龙华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课后服务的各项工作。

“双减”也让家长少了负担、家庭更为融洽,孩子放学后可以继续留在班上写作业或参加社团活动,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解决了家长过早接送孩子的烦恼和辅导作业的负担。

“双减”政策出台后,龙华区义务教育阶段每周5节体育课,并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学校每天要安排至少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阳光体育1小时,保障学生每天2小时(校内1小时+校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极大改善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学校内部求变,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龙华区教育局联合各相关单位,以社区为单位成立由街道执法、教育、市监和网格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小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全区56个社区进行拉网式大排查,确保所有培训机构规范有证。

龙华区教育局采取分类引导和上门宣讲相结合,有序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通过采取电话沟通、网络解答、上门宣讲等方式,区教育局从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营转非”、资金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

开展教育公益行动

组建新型教育服务矩阵

无奋斗,不龙华。奋斗之城的龙华教育,如何奋斗体现担当和责任?

去年11月3日下午,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在武汉举行,龙华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在智能教育专场发表《融入数字时代的龙华课改密码》主题演讲时表示,龙华教育顺利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从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到深化改革跨越发展,再到高质量创新发展。

今年1月25日,龙华区教育局与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科大讯飞、云思智学、翼鸥教育ClassIn、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等机构单位在线下线上同步举行“‘益’创教育未来·2022年寒假教育公益行动发布会”。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公益服务行动是龙华教育落实“双减”政策的又一大事,也是龙华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开启的探索和尝试,在教育创新方面做出的先行示范。

这一年来,龙华教育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具有深圳教育优质特色服务模式变革,并联合多家教育科技企业,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创新的新型教育服务矩阵。

龙华教育锚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形成‘积极教育+人工智能’全球示范”发展目标,将继续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重大机遇,联合先进技术力量,营造良好教育数字生态,努力搭建全国领先的课程改革智库和成果孵化平台,力争成为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领域有影响力的未来城市范例,办全国最好的区域教育。

记者 张瑜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