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福城街道新和社区:用实干指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编辑:陶倩2021-12-24 09:16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市民在龙华图书馆阅读。


观澜大道和地铁4号线沿线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商圈不断成熟,还有新近开放启用的龙华图书馆,成为辖区居民的“精神家园”和“打卡圣地”,填补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的空白;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观澜河人工湿地和田背公园,是辖区居民出门就能享有的“绿色福利”……这里是福城街道的南大门——新和社区。

2020年12月,原茜坑社区一分为二,分设出新和社区,成为福城街道最年轻的社区之一。一年来,新和社区第一届党委班子立足社区实际,用心用情用力扮靓社区、充实社区底蕴,努力让辖区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如今,行进福城这个“南大门”,处处洋溢着现代感和自然气息。

社区为骑手开展急救培训。


为“一群人”设温情港湾

精准贴合群体需求,灵活就业群体获得感成色更足

新和社区辖区总面积4.0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4.8万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这里催生、聚集大量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

今年5月,新和社区落地实施灵活就业群体“小蜜蜂”关爱计划,第一个就是“歇脚屋”的建设,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充电、用餐、解压、反映诉求等一站式服务,为他们搭建温情的“避风港湾”。结合骑士节、中秋等节日,社区党委开展骑士嘉年华系列活动,链接公益资源,免费为辖区20余家单位300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清凉茶、防暑药品等物资,切实将温暖和关爱送给每一位劳动者。

以“歇脚屋”为窗口,从原来对社区不了解、不接触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群体愿意靠近社区党委,从心态上逐渐“回归社区”。

抓住心态的细微转变,社区党委积极引导灵活就业群体通过奉献、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等形式,有效形成服务闭环模式,以线上、线下宣传动员等方式持续引导外卖小哥加入社群,充分结合自身职业优势,引导他们把骑行路上发现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反馈至社区解决,逐步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我们这个群体现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区经常向我们送温暖、关爱,还慰问我们骑手中的困境家庭,很暖心。生活、工作都在新和,我也想为社区发展出一份力。”美团骑手袁林带着这样的初心出发,每日在送餐途中不忘“拍”社区乱象。

从“回归社区”到“反哺社区”,这一年来,像袁林这样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有149人,他们组成9支“小蜜蜂”义工服务队,像雷达一样精准定位社区内各种隐患和不文明现象。截至目前,“小蜜蜂”们通过微信群已上报200余条社区治理信息,这支队伍逐渐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12月,龙华区星级服务项目评选活动中,新和“小蜜蜂”关爱服务项目荣获五星级民生关爱类服务项目。

社区举办草坪音乐会。


打造成一个四星级宜居社区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居民幸福感更可持续

“你看,村子大变样,环境卫生更美了,住着也舒心!”黄吉秀阿姨住在竹村西区,她是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每晚准时出现在垃圾收纳点,引导居民正确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原有的老式垃圾桶都撤了,定点摆放自动式和重力式两款垃圾桶,通过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人们也自觉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这样的转变,在新和处处可见。今年8月,经过层层选拔,新和社区在全市453个申报社区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垃圾分类“百优社区”。成绩来自扎实行动,社区推出“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社区党委书记化身督导员,走进垃圾投放点,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社区为单元覆盖辖区内所有的单位、小区、城中村,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积极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志愿服务、宣讲实践等,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百优社区”称号的获得是新和社区努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新和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社区力量,从完善社区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活跃社区文化等方面开展宜居社区创建活动,以“绣花”功夫对竹村西区公园旁空地进行提升,对富民市场垃圾站旁大件物存放点进行升级改造,对社区道路进行精细化改造等;党员干部带头行走社区,分片包干开展垃圾分类各类宣传活动,增加路面果皮箱、派发垃圾分类筒、安装灭烟筒……从细微处着手,让社区环境更宜居,居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今年11月,经过综合评定,新和社区被评为“四星级宜居社区”。

一条新路通了居民心路

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居民安全感更有保障

早前,新和社区茜坑路边有一条无名小路,是通向社区工厂、园区的主要通道,因道路周边常停满车辆,导致该路段异常拥堵,行人、车辆通行非常不便。为解决这桩困扰企业、周边住户的烦心事,新和社区党委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和严谨讨论,决定从源头上解决拥堵问题:拓宽、划线、安装减速带……一番整治后,路宽了、车顺了,入眼整洁多了,行车也安全多了!周边住户口口相传点赞,周边企业专门送来感谢锦旗。

畅通一条无名小路,可赢得周边一片企业和住户的掌声。重新打通一条社区交通主动脉,能打通全社区居民的“心”路。因为,这背后体现的是社区党委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在新和,田茜路就是这样!

田茜路是田背村和茜坑老村村民出行的主干道,全长1186米。此前,这条道路坑洼不平、排水设施不完善、周边环境较差等问题突出,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通行。改造势在必行!问题在于怎么改。一方面,街道城建、工务部门和社区联动,社区党委践行“行军鞋”精神,走街串巷跟企业、居民协调,争取居民对施工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道路拓宽,地从哪里来?社区党委讲发展讲大局,上线“婆婆嘴”,协调田背腾盛和田背友德股份公司,贡献约2200㎡地块用于道路建设。

今年8月,田茜路全线贯通,道路铺上了沥青,道路两侧加宽加固,增设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机非分流;新增的井盖和排水口加强了排水能力,交通标志也换上了新装,道路两侧绿化采用四季常青、落叶少、遮阴效果好的香樟树,间隔种植簕杜鹃,给这条路增添无限绿意和生机……切实解决居民出行的问题。

路通,人心通!个体商户林先生就在田茜路边上经营生意,见证着道路的变化,“我在这附近住了十来年,以前是水泥路,现在铺上了沥青,还增设人行道,老人小孩经过安全有了保障,是个暖心工程!”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万小兰/文 记者 陈建华/图

扫码观看视频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