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1-08-24 14:5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龙平社区“移动帐篷”团队。
6月21日晚,在大浪街道龙平社区抗疫一线,雨夜中的一顶“移动帐篷”刷爆了龙华人的朋友圈,也感动了一众网友。事后,这顶“移动帐篷”引起中央、省、市、区媒体关注,其中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的新闻栏目以“暴雨夜中最温暖的避风港”为题报道了这温暖一幕,并为此点赞。
日前,在第二季度“奋斗·星光龙华”优秀典型评选活动中,龙平社区“移动帐篷团队”(温建珠、蔡孟西、黄洪、曾少武、董东、陈俊炜)获评第二季度“奋斗·星光龙华”优秀典型,是10个龙华奋斗榜样中唯一的集体。
暴风雨中,社区干部用“移动帐篷”为群众挡雨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6月21日晚大浪街道龙平社区和平里二期的核酸采样点,温建珠、蔡孟西、黄洪、曾少武、董东、陈俊炜六人则是“移动帐篷”的当事人。
据龙平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温建珠介绍,当时,龙平社区正在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当天晚上10点15分左右,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许多前来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因没带雨具,被困在核酸检测点外面。当时,他正在小区排队处统筹居民群众扫码登记的工作,看到很多老人、小孩都没有带雨具,便立即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四人一组撑起用于遮阳的移动帐篷,分批将等候的群众护送到可以遮雨的核酸检测排队区,爱心接力来回20多趟。
“当时雨势极大,排队入口离核酸检测点有近200米的距离,现场排队的不仅有老人、小孩,还有坐轮椅的居民。”温建珠表示,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通过移动帐篷将群众护送到可以遮雨的地方。
龙平社区工作站专职工作者董东是当晚现场工作人员之一,也是“移动帐篷”的当事人。他说,当时自己看到风雨中的“移动帐篷”也非常感动,现场居民都在感谢工作人员,举起手机拍摄记录。
当晚,当核酸采样点工作告一段落,已经是次日凌晨。居民都已经安全返回家中,龙平社区居民群、工作群反而热闹了起来。温建珠、董平等人回到家才发现,一段十几秒的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疯传,而视频中的内容正是他们当晚用“移动帐篷”护送群众的情景。
原来,现场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了这一幕并传到微信群和朋友圈,这段十几秒的小视频感动了许多网友,很快刷爆了龙华人的朋友圈。大家纷纷为这一幕点赞,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点赞。
央视点赞,称之为“暴雨夜中最温暖的避风港”
在刷爆龙华人的朋友圈的同时,社区干部用“移动帐篷”为群众遮风挡雨的感人一幕也引来各大媒体关注。
6月2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等多个新闻栏目以“暴雨夜中最温暖的避风港”为题报道了这温暖一幕,为此点赞。在报道中,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采样点的工作人员不仅坚守在岗,更开动脑筋、就地取材,为前来采样的居民搭起了移动的大伞。”
经过各大媒体的报道,“移动帐篷”的感人一幕很快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这风雨同舟、携手并肩的场景,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情与共鸣:“暴风雨的深圳夜,社区防疫干部为群众撑起了一片天”“疫情下,我们绝不退却,因为党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基层工作人员辛苦了,用手为大家撑起一片天”“基层干部与群众百姓心连心、同抗疫的缩影”“英雄一直在前行的路上为我们遮风挡雨”“抗疫人员,辛苦你们了,看着屏幕的画面好感动”……
据了解,温建珠、蔡孟西等六人在基层工作已多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都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并且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采访中,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温建珠等人说,那段时间,社区的许多干部都是每天连续作战在抗疫一线,长期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许多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都是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大家都非常给力,非常辛苦,而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移动帐篷’的发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温建珠等人说,一直以来,龙平社区党委始终绷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根弦,以仆民之心、载舟之情、奋斗之志、励我之气,努力打造有思想、有灵魂、有志气、有温度的暖心社区。今后,他们将会延续平凡而不平庸的“移动帐篷”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在基层工作中践行使命担当。
记者 周德萌/文 蔡维泽/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