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张莹莹和“雨燕”团队让一个个特殊家庭重拾有温度的生活

编辑:刘婷2021-06-16 09:49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原标题:张莹莹和“雨燕”团队让一个个特殊家庭重拾有温度的生活

解开心结笑对人生

张莹莹把残障人士带到海边,让他们重拾有温度的生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06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 齐洁爽/图)2011年,张莹莹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下了飞机,就有志愿者一路帮她提着行李送到大巴车上,“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让她回味了很久。

有一次,地铁的无障碍电梯突然故障,张莹莹只得向路过的行人求助。“帅哥!”她对着前面的背影喊了一嗓子,没想到前面四五个人齐刷刷地回头,这让她有点不好意思,“你们能不能来一位帮我把代步车抬下去,我自己可以走一段。”没想到,回头的这几位小伙子一齐向她走来,“没事儿,你坐着,我们连车带人给你一起抬下去。”说到这一段,张莹莹笑得特别开心,说:“在深圳,我的回头率可高了!”

从只身逐梦,到创建残障者多元就业创业平台,一路上,来自陌生人的暖意始终包围着张莹莹,也因为关爱的流动,她的努力让更多的残障家庭重拾了有温度的生活。

因为理解,一句话打开一扇心门

王毓旋是一位智力残障儿童的妈妈。搬到深圳无障碍公租房龙悦居4年,张莹莹和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就帮了她4年。

这位敏感的妈妈格外关注与残疾儿童相关的一切信息。2017年刚刚入住小区,她就留意到,小区的每栋楼、每部电梯口都贴有一张显眼的群二维码,并附有便民信息和群简介——每一户残障家庭都可以进群交流,获取就业、保障等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信息。这是张莹莹创建的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最直接、最有效的助残第一步。

王毓旋那时仍心存抵触,但张莹莹拎着手信到家拜访,一句话就打消了她的顾虑。“孩子在家吗?”在获得肯定的答复后,张莹莹对她说:“让爸爸带孩子出去玩会儿吧,我们来说说话。”就是这个细节,让王毓旋一下敞开了心扉。“她提前了解到我们家孩子有些‘不一样’,不希望谈话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多多少少他是听得懂一些的。”王毓旋认为,是莹莹自己的经历,让她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和家长的处境。

“让身患残疾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就这样,在张莹莹的开导下,王毓旋入了群,与许许多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家庭抱团取暖,迈出了打开心扉的第一步。

帮扶周到,她让残障家庭拥有笑容

来深十年,张莹莹深深感受到“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的人文氛围,初来乍到便注册了义工。而“多元、融入、平等、参与”,也成为了张莹莹从事志愿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自小患病的经历,和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张莹莹意识到,助残事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每一个个体,对于残障家庭的帮扶和开导,也是她的工作内容。

王毓旋告诉记者,在张莹莹的感召下,她开始带着儿子走出家门,参与“雨燕”举行的残障家庭聚会。后来,张莹莹推动成立了“满天星艺术团”,开设有声乐班、拉丁舞班、乐器班、沙画班、儿童舞蹈班、轮椅舞班等,并全部免费向残障家庭开放。王毓旋的儿子找到了兴趣点,开始学习非洲鼓。同时,“雨燕”团队还会为孩子们找机会上台演出,提供与外界交流的场合,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老师们都很有耐心,语速和课程进度都会放慢。家长们也会给彼此的孩子以鼓励,蹲下来跟着孩子的思维聊天。我儿子现在到了周末都渴望来这里上课。”如今,这个从前习惯性咬手指,不分场合脱衣裤的智力残障孩子,几乎戒掉了所有坏习惯,就读于普通学校五年级,乖巧而更加自信。

“只要愿意学,就让孩子来,能够融入这个社会,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这是张莹莹告诉许多残障儿童家长的话。但她从不说自己在找资金、拉资源时付出了多少。“她不仅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对我们这些家长也十分上心。莹莹请来了插画师、茶艺师、咖啡师,让我们这些残障孩子的家长周末能够出来免费学习。一方面是修身养性,一方面多一个技能,就有多一份收入的可能。”王毓旋告诉记者,自己这个家长群体大多是全职带娃,家庭收入相对微薄,且面对身患残疾的孩子,内心也十分煎熬。但在IC爱创空间,王毓旋和儿子都重获了笑容。“接受他的缺陷,也要看到他的发光点。儿子笑了,我也放开了。”

就这样,张莹莹和她的“雨燕”团队打开了一个个残障家庭的心结,帮助更多残障者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拥有精彩人生。

[编辑:刘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