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非遗传承人张彦立:显微世界 大匠十年磨真功

编辑:陶倩2021-01-12 09:59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张彦立进行微刻画创作。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这是唐代戴叔伦的一首诗,微刻画的非遗传承人张彦立把它刻在了磨成米粒大小的猛犽材料上。一粒米大小,要在上面刻字,不用放大镜想要清楚认出刻在上面的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在张彦立的刻刀下,刻得准确是必须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把字的形也刻出来,才算本事。由此可见,其微刻技术的功力有多深厚。

在龙华区新认定的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上,微刻画是其中一个项目。“微刻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刀代笔,可以在骨、核、玉、竹木、金银铜等材质上进行精细刻画创作,是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精细微小的一个门类。”作为微刻画的非遗传承人,张彦立坦言,如何让微刻画从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突围,通过创新表现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是目前他最为关注且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张彦立的“米雕”作品。


微刻讲究“意会神刻”

刻刀在各类工艺材料上刻画,有时候连创作者本人都会因为材料尺寸太小,难以看得清楚刻的图形和字体是否准确。对张彦立来说,创作精细的微刻画,并非靠看,更多是靠“意会神刻”。

不少人容易把微雕和微刻混为一谈。张彦立说,其实两者并不相同。微雕所呈现的图形和字体是凸出来的,而微刻则是凹进去的。而他更擅长微刻。

算算时间,从开始拜师学微刻画至今,已有十余年。“2009年,我认识了我的师父陈荫山先生。也正是那一年,我真正与微刻画结缘。”张彦立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拜师情形,学微刻画与其他的技艺不同,入门前需要一定的美术和篆刻基础。巧的是,这些基本功,他一早就已经练就。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因为基本功扎实,张彦立得以顺利拜入陈荫山门下,正式学习微刻画。“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最初学习微刻画也并不轻松,最难的环节莫过于对刻刀的把握。”刻刀代笔,笔是软的,刀是硬的,掌握的度把握不好,就没法精确刻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和字体。“刻画的范围大部分都是在几毫米内的,这对创作者而言,更增加了难度。”

说是“意会神刻”,但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用意念来刻画作品的。虽然张彦立有基础,入门后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定力和眼力。

“古代有纪昌射箭的故事,列举了训练眼力的方法。而我则用过吊铜钱和看色环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眼力。”张彦立称,吊铜钱时,他会在铜钱的圆孔中再放置一个小物体,每天盯着看,直到眼睛看到的孔内物体变大,才算训练有成效。而色环的方法则是在一定的距离内放置两个不同颜色的色环,通过长时间训练,把两个色环看成一个(放大、重叠)时,方算成功。

训练眼力的同时,也要训练定力。“所谓的心静,就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脉搏跳动的声音。”只有在几个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微刻画的学习和创作才能渐入佳境。

张彦立通过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微刻画作品。


走出微刻创新之路

打开张彦立创作所使用的工具包,可以看到各种微刻画所使用的工具。不仅有刻刀、刻画的材料,各种美术笔,还有不同的磨刀砂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刻画创作前,刻刀一定要先磨一磨。金刚砂纸磨第一道,无砂化纸上磨第二道。最后用一个抛光板对刀尖进行磨砂抛光处理。”刀尖磨锋利后,再在各种材料上创作,事半功倍。张彦立说,微刻画能使用的材料有很多,但他较常用猛犽,因为这是所有材料中最精细的一种。

微刻画作品《鹏城盛世图》。


用猛犽材料创作的《鹏城盛世图》可以称得上是张彦立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放大镜下,深圳数个地标式建筑跃入眼中。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一片“盛世”景观下,还刻有521字的《前海赋》。

据介绍,《鹏城盛世图》创作于2020年,曾入展《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2020深圳美术创意大赛》。作品尺寸为2×8cm。根据深圳地形特点,张彦立微刻出平安大厦、地王大厦、春茧体育馆、世界之窗、凤凰山、机场等地标式建筑。除此之外,还刻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以及深圳90后诗人易不问创作的《前海赋》。

除了《鹏城盛世图》外,张彦立还展示了他创作的“米雕”作品。“米雕作品应该是我所有创作的作品中最精细微小的作品了。相比于图形,刻字难度更大。”张彦立介绍道。

采访间,张彦立取下他所佩戴的项链饰品,外表没有什么奇特的项链,其实“暗藏玄机”。吊坠的底部有一个放大镜片装置,对着光,透过放大镜往里看,可以看到他所创作的一幅微刻画。张彦立介绍,这类创意饰品,需要先把微刻画内容创作出来,再结合饰品制作工艺,把两者相结合。目前,这类饰品因为新奇有创意,颇受欢迎。

除此之外,张彦立还在其他的工艺品中进行微刻画创作,如印章微刻画、金银材质长命锁微刻等。随着微刻画入选区级非遗项目后,张彦立明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门技艺,他希望从现在开始,能把微刻画与更多工艺技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我希望把微刻画从一般的展示工艺作品中脱离出来,让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林佳曼/文 记者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