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0-12-14 09:5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一个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社区治理样本,一个是英雄城市的战疫先锋社区,跨越千里结缘。
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右)向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左)赠送《让爱充满城市》版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终于盼到你们来了,欢迎回家!”12月11日上午,一辆中巴车缓缓停在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早早在此等候的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上前,满脸笑意、紧紧握住从车里走下来的武汉东湖一行人的手。
北站社区与东湖新城社区,一个在南海之滨,一个在荆楚大地,一个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社区治理样本,一个是英雄城市的战疫先锋社区,跨越千里结缘,缘起他们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社区。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了解社区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等情况。
2020年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在东湖新城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
牢记嘱托,携手共进。今年9月,两个社区在“云端”首次见面,开展线上共学。11月,他们在武汉见面,两个社区书记手拉手,签下《结对共建协议书》。不到一个月后,东湖新城社区就来深圳“走亲戚”了,要把“结对”这事办细办实。
“探亲”之旅
疫情后他们第一次出远门“笑脸相迎满怀希望”
12月10日下午,来自武汉东湖的“亲戚”走出高铁,跟随龙华区委组织部、民治街道和北站社区的精心安排,开启一次紧张又充实“探亲回访”之旅。
在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感受深圳的“爱才惜才”;在深圳市委党校参与“我的战疫我的城”党课;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见证基层“智”理的创新实践;听北站社区的湖北籍居民谈居家隔离期间得到的关爱点滴……深圳“速度”和深圳“温度”让来“走亲戚”的武汉朋友眼前一亮,感触良多。
“从家出来,又走进另一个家。”11日上午,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座谈会上,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夏银飞深情说道,“这是我们在疫情后第一次出远门,在战胜了那么多困难后,我们坐在这里,彼此笑脸相迎,对未来满怀信心。”
“未来”——在此时此地有明确的定义。两个同为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社区,将通过“结对子”,同策同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为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新路子,让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我和何书记是‘网友’,虽然线下见得不多,但在网上是天天见。”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幽默的开场语逗乐了现场的人,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北站社区,但“双城对话”在更早前、在“云端”就启动了。当天,陶久娣也受邀为北站社区党员群众,讲了一堂特别的党课。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你问我怕不怕?当然害怕,但紧要关头,保护居民的任务更加重要,你问我累不累?实话实说,累到崩溃,但危难时,守护社区的信念更加坚定,支撑着我不能倒下。”讲台上,这位获得“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的“小巷总理”眼里有着坚定的光芒。重温英雄城市的英雄事迹,不仅坚定了社区党员的理想信念,也让千里双城更加惺惺相惜。
缘起抗疫
从云端对话到线下共建“牵手”结出多项举措
“牵手”的缘分种子在更早前就开始播下。时间拨回2020年2月28日,夜晚十点,一档湖北省广播电台特别制作的《深圳您好!我是武汉》节目,在武汉和深圳的电台同步播出,呼应深圳发出的《武汉安心》音频节目。这场双城空中对话,饱含着两座城市互道珍重、互相加油、互相鼓劲的深厚情谊。
这样的互动让最艰难时刻的深厚情谊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持久绽放光芒。两座城市的两个社区,也从云端对话到线下共建,越走越亲近。
北站社区和东湖新城社区从今年7月初就开始多次线上交流,研究共建思路。11月16日,龙华区委组织部以及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委组团赴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龙华区委组织部为东湖新城社区精心准备的版画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此次会面,两个社区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书》,同时,北站社区也发出诚挚邀请,期待结对子的“亲戚”来深圳回访,推动双方结对共建工作走向深入。
不到一个月后,12月10日下午,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组织部、城乡工作办事处及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一行6个人搭乘高铁来了。
第二次会面,结对共建工作已经有了多项可喜举措落地。
12月11日,在双方的见证下,“名社区书记何新生工作室”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工作室”的思路正是来自此前的社区结对共建之行。
“在参观东湖新城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时,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中心设立有‘陶久娣名书记工作室’等实名化阵地,实实在在把党组织的形象和为民服务宗旨树立了起来。回来以后,我们认真研究,决定把学到的好做法在北站社区落地。”民治街道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名社区书记何新生工作室”的揭牌,就是要将工作室打造成为服务党员的红色家园、服务群众的亲民平台、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基地,进一步开创城市基层党建新局面。
当天,龙华区也向陶久娣颁发了“龙华区基层治理学院特聘讲师”证书和“民治街道社区参事会特聘顾问”证书。可以期待,不久后,来自武汉的“社区名书记”陶久娣会成为龙华基层治理课程讲台上的一名老师,成为民治街道基层治理中居民从“参与”到“参事”转变的见证者。
使命共建
像“走亲戚”一样多走动让结对做出实效
相聚时间很短,但共建的蓝图在长期的酝酿、交流、商讨中已经开始清晰明确。据悉,在深圳市委组织部、龙华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两地社区将把建立党员实践基地、建立共商共治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提到工作日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两社区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纽带,以让社区群众更有获得感为共同价值追求,继续深化两地社区结对共建工作,切实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了解、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
——共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组织建设联促,打造“党建云上家园”;党员队伍联管,建立“北站·东湖”党员实践锻炼基地;干部人才联育,实施人才“志合者计划”,组织两地社区人才进行双向交流,互派社区后备干部及各类人才进行学习锻炼。
——共同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安心行动联推,加大常态化疫情下心理服务力度;社会公益联做,加强两地居民互动交流;文化交流联动,促进社区之间文化交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共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以深化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为抓手,把人本价值作为推动社区工作的核心取向,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困难问题联解,建立共商共治机制,交流解决方案;主题论坛联办,共同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高铁直通联谊,定期组织两地代表互访交流;信息技术联用,进一步完善优化党建引领社区“智”理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
“从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到党员、工作人员,从社区青年、学生到居民,我们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学习融合。”何新生满怀期待地展望。
“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面对着相同的课题,高铁出行很方便,希望我们就像‘走亲戚’一样多来多往,让‘结对’做出实效,共同进步。”龙华区委组织部负责人热忱寄语。
记者 王雪敏/文 陈建华 通讯员 连志远 林庆炜/图
“何新生工作室”揭牌
共上一堂特别党课
参观党群中心
结对共建座谈
东湖新城社区
北站社区等单位代表赴武汉与东湖新城社区结对共建。
东湖新城社区是小区型社区,共计3300多户12765人。
今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中写道:“希望你们发扬连续作战作风,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
“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件件一桩桩帮助居民群众解决现实困难。”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陶久娣介绍,由社区工作者、下沉单位、辖区单位、报到党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社工团队、志愿者队伍组成的八支力量,以社区“大党委”为纽带,形成了“大党委”联席会议机制、工作队联动机制、单位包片责任机制和服务清单推进机制,有效解决社区治理“最后一道门”的难题。“我们社区‘大党委’有八支力量,共500多人,形成了新时代服务居民群众的‘主力军’,着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急、所盼。他们都是东湖新城的‘新社区人’。”陶久娣说。
深圳北站社区
登上过央视新闻联播的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时指出,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社区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去年10月份,我们社区推出了智慧指挥中心,率先试点运行党建引领社区‘智’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一网全面感知、一键接办诉求、一屏实时调度、一路护航安全。”深圳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介绍,社区利用“i社区”小程序、“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等助力社区服务,疫情期间还通过“战疫先锋”小程序、“疫查通”APP、智能门磁等应用程序,实现志愿者招募、人员排查和隔离人员管理等。今年2月,“党建+科技+治理”模式被列入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