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精细化管理品质化提升促龙华市容蝶变

编辑:陶倩2020-01-07 10:0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龙华区建成垃圾分类九大类分流体系。

北站中心公园。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三年奋进,硕果累累。

2017年1月7日,深圳市龙华区正式成立。三年来,全区城管系统砥砺奋进,以建设“美丽龙华”为重点,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经过持续攻坚发力,339个城中村实现综合治理全覆盖;9大类分流体系逐步健全,垃圾减量达720吨/日;白石龙音乐公园、北站中心公园等一批精品公园建成开放,全区公园总数达137座;环城绿道启动段39.3公里全线贯通,全国首条“人才”主题绿道示范段1.3公里正式开通……

新市貌:三年综合治理,城中村展现新活力

提起城中村,很多人的印象仍停留在脏乱差:楼房排列紧凑、巷道窄小脏乱、店铺装修简陋……

随着综合治理全面铺开,龙华区越来越多的城中村旧貌换新颜,上围艺术村等特色村落悄然崛起,变身网红打卡地。

“十大治理”补齐基础短板。为全方位、无死角破除老旧城中村“基础难题”,龙华区持续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339个城中村纳入综合治理范围,从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理、生活污水等十个方面进行精准整顿,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截至2019年底,14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已基本完工,治理面积约572.62万平方米,其余199个城中村正加速实施。

“一村一策”塑造特色精品。在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过程中,龙华区坚持贯彻“标准+”整治理念,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注入文化、品位等特色元素,着力推动城中村特色化发展。上围艺术村通过文化创意解决城中村融合发展难题;观澜古墟通过对160处清末明初阁楼式商铺危房和古碉楼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华丽变身;三年来,越来越多极具特色的城中村加速崛起,成为龙华城市“新地标”。

“物管进村”推动多元管理。过去一年,龙华区充分鼓励各街道探索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新围新村试点“物管进村”,聘请专业物管公司进驻,建立新平台、新队伍、新机制,物业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除纳入旧改的9个村外,所有城中村都不同形式引入了物业管理。接下来,龙华区将立足实际,积极推广“物管进村”经验,力争到2020年底,辖区所有城中村都能实现“三个一”目标:建立1支合格的物业管理队伍、建设1个完善的物业管理平台、推出1套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实现城中村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新风尚:三年提速扩面,垃圾分类渐成热潮

垃圾分类关系广大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龙华区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逐步细化9大类分流体系,加强公众教育引导,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城区。

“百名讲师+万名督导”。垃圾分类,首先是居民在意识层面于惯性的一场斗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垃圾分类必由之路。去年初,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策划部署了“百名讲师、万名督导”计划,以先培训出100名优秀督导讲师为基础,由百名讲师在各个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培训专职上岗的督导员开展督导活动。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为全区培养出近万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目前,这一队伍还在日益扩大,他们分布在各物业住宅小区,像一粒粒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持续示范带动全体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文澜苑是龙华区第一个“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小区,从遍地设桶到楼层撤桶,从随时投放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每一次变革对居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经过持续不懈努力,160个“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小区完成创建,同时实现了全区机关单位、企业、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平里小区作为首个示范点,推动垃圾分类从传统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该小区投放了三台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设备,集智能操作系统、自动称重、语音播报、大数据平台等互联网科技于一身,让垃圾分类投放变得更高效便捷,居民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新名片:三年品质锻造,绿色地标初现雏形

位于深圳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四面环山、一水润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自成立行政区以来,区城管部门以提升民生幸福活力为目标,深入践行“工匠”精神,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城市精品景观。

“公园之城”名副其实。近年来,龙华区持续深入打造多样化公园体系,不断提速建设各类主题公园,白石龙音乐主题公园、清湖文化公园等一批精品公园相继建成开放。

其中,北站中心公园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建设历时近2年,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开园。北站中心公园内设“四大片区”,包括形象展示区、交流活动区、活力运动区、自然山林区,服务周边约50万居民和众多往来深圳北站旅客。交流活动区设有开敞大气的花海景观和精美水景,十分方便附近居民游览观赏;活力运动区设有阳光大草坪、儿童活动场地以及足球场、网球场,有效满足孩子们运动玩耍需求。整个公园集生态、休闲、运动、人文于一体,自建成以来,不少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全区公园总数达137座,逐步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

“龙华绿环”初具规模。截至2019年底,龙华区现有绿道已达242公里。与北站绿廊、大脑壳山公园、观澜河“一河两岸”并列龙华“四大绿色地标”的135公里环城绿道,历时三年攻坚建设,已全线贯通39.3公里,打通龙华绿环脉络,成为市民休闲游憩好去处。“人才”绿道是龙华环城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首条以“人才”命名的主题绿道,该项目全长约6.6公里,目前1.3公里示范段已建成开通。北站绿廊完成61万平方米建设,玉龙滨水公园(大脑壳山公园一期)、观澜河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预计2021年底龙华四大“绿色地标”可初步建成。

数绩

综合治理:339个城中村实现综合治理全覆盖。

垃圾分类:9大类分流体系逐步健全,垃圾减量达720吨/日。

公园建设:全区公园总数达137座。

绿道建设:环城绿道启动段39.3公里全线贯通,全国首条“人才”主题绿道示范段1.3公里正式开通。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